一种微生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270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按重量占比由以下物质组成:乳酸菌0.5%~1.5%、双歧杆菌0.5%~1.0%、果葡萄浆2%~5%、白砂糖3%~8%、淀粉3%~5%、维生素0.05%~0.15%、牛磺酸0.1%~0.3%、肌醇0.05%~0.2%、无机盐2%~5%、食用菌提取液20%~40%,其余为蒸馏水。食用菌提取液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酶等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抑制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微生物在发酵液中能够迅速繁殖并分泌出碳水化合物类、糖脂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类等功能性物质,促进肠胃消化,降低胆固醇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深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饮料行业的发展,饮料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饮料由发展初期的品牌、种类单一性,逐渐向多元化化发展;原料由单一、非天然性逐渐向复合、天然性发展等。市场上的饮料主要以乳饮料、碳酸饮料、果蔬饮料、茶饮料等居多,这给人们的选择提供了更丰富的渠道。但伴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意识的提高,具有营养与保健功效的产品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如何喝出健康成为近年来饮料行业发展的不断追求。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萜类、多糖、膳食纤维、核苷酸类等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功能,如抗肿瘤防癌、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抗疲劳、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已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并走向保健品行业。在市场上食用菌饮料虽未普及,但目前国内外已有相关性产品。其生产方法主要是菌丝体深层发酵法和食用菌提取液配制法。菌丝体深层发酵法,得到含有菌丝体的发酵液,通过浸提、过滤,再与辅料配制成食用菌饮料,但此种方法处理繁琐、潜在的成本大;食用菌提取液配制法,主要是通过鲜榨食用菌子实体并加入一些辅料,配制成食用菌饮料,但产品的质量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其成分按重量占比包括以下物质:乳酸菌0.5%~1.5%,双歧杆菌0.5%~1.0%,果葡萄浆2%~5%,白砂糖3%~8%,淀粉3%~5%,维生素0.05%~0.15%,牛磺酸0.1%~0.3%,肌醇0.05%~0.2%,无机盐2%~5%,食用菌提取液20%~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其成分按重量占比包括以下物质:乳酸菌0.5%~1.5%,双歧杆菌0.5%~1.0%,果葡萄浆2%~5%,白砂糖3%~8%,淀粉3%~5%,维生素0.05%~0.15%,牛磺酸0.1%~0.3%,肌醇0.05%~0.2%,无机盐2%~5%,食用菌提取液20%~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中的两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歧杆菌为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actis中的一种或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提取液为灵芝、白牛肝菌、银耳、香菇、猴头菇中的两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的成分组成为NaCl、柠檬酸鈉、KH2PO4、K2HPO4、CaCl2,其占比为1:1:1:1:0.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的成分组成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其占比为3:2:20:120。7.一种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生态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食用菌提取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兰祝玉洪姜大川曲嫣红
申请(专利权)人: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