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2246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纳米杀菌剂由聚丙烯酸丁酯基质与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组成。所述复合纳米杀菌剂粒子的直径是100~500纳米,电位分布是‑50~‑20mV。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稳定易于保存,对发展新型含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制剂、提高杀菌剂的使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科学和生物化学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还涉及所述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杀菌剂是一类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植物病害的农药,一般系指杀真菌剂。在国际上,杀菌剂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药剂的总称。据调查,全世界对植物有害的病原微生物(真菌、强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病毒、藻类等)有8万种以上。植物病害对农业造成巨大损失,全世界的农作物由此平均每年减少产量约5亿吨。水溶性杀菌剂是杀菌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农药最大的优点是使用非常方便,直接兑水稀释即可使用,而不需制成乳油、可湿性粉剂或粉剂等。然而,它们极易受光照、微生物降解和淋溶等多种环境和非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大量流失,只有少量农药才能够达到作物部位。因此,这类农药都存在着例如利用率低、有效成分释放速度快、药效持续时间短、对土壤染严重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类水溶性农药极易随雨水冲刷而流失,对居民饮水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实际有效提高地农药的利用率,是当前农药领域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纳米技术为解决这类农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纳米颗粒粒径一般在10-1000纳米之间,纳米颗粒粒径较小而比表面积大增加有效成分的吸收量和附着量,并且可以减少因为光照和氧化作用造成的有效成分降解。因此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农药领域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多。21世纪以来,关于纳米技术在植物保护和肥料方面应用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所述的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是由聚丙烯酸丁酯基质与一种或多种选自甲霜灵、精甲霜灵或霜霉威盐酸盐的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按照重量比1.0:0.05~10.0组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是由聚丙烯酸丁酯基质与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按照重量比1.0:0.5~8.0组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是由聚丙烯酸丁酯基质与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按照重量比1.0:1.5~8.0组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粒子的直径是100~500纳米,电位分布是-50~-20mV。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A、添加农用杀菌剂按照以克计农用杀菌剂与以毫升计稳定剂水溶液的比为1:8~12,把水溶性农用杀菌剂添加到浓度为以重量计0.2~0.8%葡聚糖稳定剂水溶液中,搅拌至澄清,再使用盐酸水溶液将其pH调节至2.0~3.0,得到一种混合物溶液;所述的水溶性农用杀菌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甲霜灵、精甲霜灵或霜霉威盐酸盐的农用杀菌剂;B、添加丙烯酸丁酯单体按照以毫升计丙烯酸丁酯单体与以克计农用杀菌剂的比1.0:0.05~10.0,往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溶液中添加丙烯酸丁酯单体,在室温下搅拌1~16h,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C、分离让步骤B终止反应的反应液在室温下静置,离心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弃去,得到的沉淀物用纯水洗涤、涡旋振荡,重复离心分离,得到所述的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盐酸水溶液的浓度是以重量计1~10%;所述稀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以重量计1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以毫升计丙烯酸丁酯单体与以克计农用杀菌剂的比是1.0:0.5~8.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步骤B终止反应的反应液在室温下静置0.5~1.5h。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离心分离时在离心机转速6000~15000rpm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25~60min。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得到的沉淀物按照沉淀物与纯水重量比1:2~4用纯水洗涤2~4次。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所述的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是由聚丙烯酸丁酯基质与一种或多种选自甲霜灵、精甲霜灵或霜霉威盐酸盐的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按照重量比1.0:0.05~10.0组成的。聚丙烯酸酯纳米粒子具有分子柔韧性高、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粒径分布均匀、载药量高、无毒、无环境危害等特点,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卫生、皮革工艺等
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聚丙烯酸丁酯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甲霜灵的化学名称是D,L-N-(2,6-二甲基苯基)-N-(2-甲氧基乙酰)丙氨酸甲酯,微有挥发性,在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较稳定,遇碱易分解,对病害具有保护、治疗及内吸等杀菌作用,耐雨水冲刷,持效期10~14天。精甲霜灵的化学名称是N-(2,6-二甲苯基)-N-(甲氧基乙酰基)-D-丙胺酸甲酯,对霜霉病菌,疫霉病菌,腐霉病菌所致的蔬菜,果树,烟草,油料,棉花,粮食等作物病害具有高效。霜霉威盐酸盐化学名称是N-(3-(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酸丙酯盐酸盐,为内吸性杀菌剂,用于防治白菜类霜霉病、萝卜根肿病、萝卜黑根病、白菜类白锈病、番茄土传病害。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甲霜灵、精甲霜灵或霜霉威盐酸盐都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并销售的甲霜灵、精甲霜灵、和霜霉威盐酸盐。在本专利技术中,聚丙烯酸丁酯基质含量为1.0时,如果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含量低于0.05,则使丙烯酸纳米粒包裹量不足;如果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含量高于10.0,则使大部分的水溶性农用杀菌剂无法包裹在聚丙烯酸纳米粒中。因此,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含量为1.0:0.05~10.0是合理的。优选地,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是由聚丙烯酸丁酯基质与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按照重量比1.0:0.5~8.0组成的。更优选地,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是由聚丙烯酸丁酯基质与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按照重量比1.0:1.5~8.0组成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激光纳米粒度仪常规检测确定,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粒子的直径是100~500纳米,电位分布是-50~-20mV。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A、添加农用杀菌剂按照以克计农用杀菌剂与以毫升计稳定剂水溶液的比为1:8~12,把水溶性农用杀菌剂添加到浓度为以重量计0.2~0.8%葡聚糖稳定剂水溶液中,搅拌至澄清,再使用盐酸水溶液将其pH调节至2.0~3.0,得到一种混合物溶液;所述的水溶性农用杀菌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甲霜灵、精甲霜灵或霜霉威盐酸盐的农用杀菌剂,它们已经在前面描述过,在此不再赘述。葡聚糖的基本作用是让新生成的纳米粒子稳定分散于体系中。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果葡聚糖稳定剂水溶液的浓度低于0.2%,纳米粒会容易团聚;如果葡聚糖稳定剂水溶液的浓度高于0.8%,则会生成的纳米粒过小,不易分离;因此,葡聚糖稳定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2~0.8%是恰当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含有葡聚糖稳定剂的农用杀菌剂溶液的pH值小于2.0,则无法生成纳米粒;如果含有葡聚糖稳定剂的农用杀菌剂溶液的pH值大于3.0,则生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是由聚丙烯酸丁酯基质与一种或多种选自甲霜灵、精甲霜灵或霜霉威盐酸盐的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按照重量比1.0:0.05~10.0组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是由聚丙烯酸丁酯基质与一种或多种选自甲霜灵、精甲霜灵或霜霉威盐酸盐的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按照重量比1.0:0.05~10.0组成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是由聚丙烯酸丁酯基质与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按照重量比1.0:0.5~8.0组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是由聚丙烯酸丁酯基质与水溶性农用杀菌剂包载组分按照重量比1.0:1.5~8.0组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纳米杀菌剂粒子的直径是100~500纳米,电位分布是-50~-20mV。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溶性农用复合纳米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A、添加农用杀菌剂按照以克计农用杀菌剂与以毫升计稳定剂水溶液的比为1:8~12,把水溶性农用杀菌剂添加到浓度为以重量计0.2~0.8%葡聚糖稳定剂水溶液中,搅拌至澄清,再使用盐酸水溶液将其pH调节至2.0~3.0,得到一种混合物溶液;所述的水溶性农用杀菌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甲霜灵、精甲霜灵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齐恩李成斌潘光飞祁康旭戴光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