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185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具体的,精选水稻种,经臭氧消毒处理后,撒播于育苗盆内的黑土中,育苗期间,水稻出苗后,向黑土内浇灌苯基脲2000‑2200倍液使黑土湿度保持在80‑82%,将育苗处理得到的水稻苗移栽至稻田内,虾苗经干法培养和湿法培养依次循环交替进行培养后,放养至稻田内,放养后,每隔5天投喂一次饵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水稻种植塘内混养龙虾,不仅能够节约种养殖成本,还能显著提高种养殖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水稻都在热带、半热带和温带等地区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收获的稻粒称为稻谷,有一层外壳,碾磨时常把外壳连同米糠层一起去除,有时再加上一薄层葡萄糖和滑石粉,使米粒有光泽。碾磨时只去掉外壳的稻米叫糙米,富含淀粉,并含约8%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含硫胺、烟酸、核黄素、铁和钙。碾去外壳和米糠的大米叫精米或白米;目前在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已经有实例,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问题之一是水稻种植期为了防治病害难免会施用一些具有毒杀性的农药,而这类农药对小龙虾生长显然具有一定影响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如下: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具体的:(1)精选上一年所产水稻种,单层平铺于筛网上,在距筛网15cm范围内正上方设置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出气口正对水稻种,对水稻进行消毒处理;(2)将处理后的水稻种撒播于育苗盆内的黑土中,育苗期间,水稻出苗后,向黑土内浇灌苯基脲2000-2200倍液使黑土湿度保持在80-82%;(3)将育苗处理38-40天的水稻苗移栽至稻田内;(4)精选规格在0.5-0.7cm的虾苗,送至养殖池内初步培养,培养时间为10-13天,培养方法采用干法和湿法循环培养,干法培养即不在养殖池内放水培养,湿法培养即在养殖池内放水以刚好淹没小龙虾进行培养,每次干法培养时间为6-7小时,每次湿法培养时间为12-14分钟,湿法培养期间,控制水中溶氧量为1.5-1.8mg/L,干法培养和湿法培养依次循环交替进行;(5)将培养得到的虾苗放养至稻田内,放养后,每隔5天投喂一次饵料,所述饵料由豆粕、玉米、海带按1:5:1的重量比制作得到,具体制作时,将豆粕、海带、玉米粉碎至80-90目,添加去离子水至湿度达到97-99%,加小苏打调节pH至8.6-9,送入胶磨机进行高温胶磨,胶磨温度为92-95℃,磨盘间隙为120-130μm,向胶磨得到的物料中添加苹果酸进一步调节pH至6-6.2,送入造粒机中造粒,干燥,得到饵料。优选的,在距筛网10-12cm正上方设置臭氧发生器。优选的,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生量为40-42g/h,,处理时间为48-50分钟。优选的,向黑土内浇灌苯基脲2100倍液使黑土湿度保持在80%。优选的,湿法培养期间,控制水中溶氧量为1.7mg/L。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水稻种植塘内混养龙虾,不仅能够节约种养殖成本,还能显著提高种养殖收益,具体的混养前,分别对水稻苗和虾苗进行诱导培养,分别提高水稻苗和虾苗的抗病性,降低混养期间农药使用率,实现种养收益最大化;具体在混养期间,将稻种充分消毒后进行诱导培养,诱导培养期间以向黑土内浇灌苯基脲2000-2200倍液使黑土湿度保持在80-82%,苯基脲对水稻苗根具有一定刺激性,能够破坏水稻部分细胞壁,诱导水稻对细胞壁进行修复,加速非蛋白性物质在细胞壁沉淀,使细胞壁加厚并产生木质化,从而提高水稻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光谱抗性;精选规格在0.5-0.7cm的虾苗,送至养殖池内初步培养,初步培养期间,采用干法和湿法混养方式对虾苗进行培养,能促进虾苗积累虾青素,保证放养时的虾苗中具有高含量虾青素,从而提高小龙虾的抗病性;由豆粕、玉米、海带制作饵料时,将豆粕、海带、玉米粉碎至80-90目,添加去离子水至湿度达到97-99%,加小苏打调节pH至8.6-9,送入胶磨机进行高温胶磨,胶磨温度为92-95℃,磨盘间隙为120-130μm,胶磨处理过程能提高豆粕、海带、玉米粉的粘性,最终所得到的饵料溶于水中不易融化降解,延长龙虾采食时间,降低饵料对池塘的污染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具体的:(1)精选上一年所产水稻种,单层平铺于筛网上,在距筛网10-12cm正上方设置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出气口正对水稻种,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生量为40g/h,处理时间为48分钟;(2)将处理后的水稻种撒播于育苗盆内的黑土中,育苗期间,水稻出苗后,向黑土内浇灌苯基脲2000倍液使黑土湿度保持在80%;(3)将育苗处理38天的水稻苗移栽至稻田内;(4)精选规格在0.5-0.7cm的虾苗,送至养殖池内初步培养,培养时间为10天,培养方法采用干法和湿法循环培养,干法培养即不在养殖池内放水培养,湿法培养即在养殖池内放水以刚好淹没小龙虾进行培养,每次干法培养时间为6小时,每次湿法培养时间为12分钟,湿法培养期间,控制水中溶氧量为1.5mg/L,干法培养和湿法培养依次循环交替进行;(5)将培养得到的虾苗放养至稻田内,放养后,每隔5天投喂一次饵料,所述饵料由豆粕、玉米、海带按1:5:1的重量比制作得到,具体制作时,将豆粕、海带、玉米粉碎至80目,添加去离子水至湿度达到97%,加小苏打调节pH至8.6,送入胶磨机进行高温胶磨,胶磨温度为92℃,磨盘间隙为120μm,向胶磨得到的物料中添加苹果酸进一步调节pH至6,送入造粒机中造粒,干燥,得到饵料。实施例2、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具体的:(1)精选上一年所产水稻种,单层平铺于筛网上,在距筛网10-12cm正上方设置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出气口正对水稻种,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生量为41g/h,处理时间为49分钟;(2)将处理后的水稻种撒播于育苗盆内的黑土中,育苗期间,水稻出苗后,向黑土内浇灌苯基脲2100倍液使黑土湿度保持在81%;(3)将育苗处理39天的水稻苗移栽至稻田内;(4)精选规格在0.5-0.7cm的虾苗,送至养殖池内初步培养,培养时间为12天,培养方法采用干法和湿法循环培养,干法培养即不在养殖池内放水培养,湿法培养即在养殖池内放水以刚好淹没小龙虾进行培养,每次干法培养时间为6.5小时,每次湿法培养时间为13分钟,湿法培养期间,控制水中溶氧量为1.7mg/L,干法培养和湿法培养依次循环交替进行;(5)将培养得到的虾苗放养至稻田内,放养后,每隔5天投喂一次饵料,所述饵料由豆粕、玉米、海带按1:5:1的重量比制作得到,具体制作时,将豆粕、海带、玉米粉碎至88目,添加去离子水至湿度达到98%,加小苏打调节pH至8.8,送入胶磨机进行高温胶磨,胶磨温度为94℃,磨盘间隙为125μm,向胶磨得到的物料中添加苹果酸进一步调节pH至6.1,送入造粒机中造粒,干燥,得到饵料。实施例3、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具体的:(1)精选上一年所产水稻种,单层平铺于筛网上,在距筛网10-12cm正上方设置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出气口正对水稻种,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生量为42g/h,处理时间为50分钟;(2)将处理后的水稻种撒播于育苗盆内的黑土中,育苗期间,水稻出苗后,向黑土内浇灌苯基脲2200倍液使黑土湿度保持在82%;(3)将育苗处理40天的水稻苗移栽至稻田内;(4)精选规格在0.7cm的虾苗,送至养殖池内初步培养,培养时间为13天,培养方法采用干法和湿法循环培养,干法培养即不在养殖池内放水培养,湿法培养即在养殖池内放水以刚好淹没小龙虾进行培养,每次干法培养时间为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1)精选上一年所产水稻种,单层平铺于筛网上,在距筛网15cm范围内正上方设置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出气口正对水稻种,对水稻进行消毒处理;(2)将处理后的水稻种撒播于育苗盆内的黑土中,育苗期间,水稻出苗后,向黑土内浇灌苯基脲2000‑2200倍液使黑土湿度保持在80‑82%;(3)将育苗处理38‑40天的水稻苗移栽至稻田内;(4)精选规格在0.5‑0.7cm的虾苗,送至养殖池内初步培养,培养时间为10‑13天,培养方法采用干法和湿法循环培养,干法培养即不在养殖池内放水培养,湿法培养即在养殖池内放水以刚好淹没小龙虾进行培养,每次干法培养时间为6‑7小时,每次湿法培养时间为12‑14分钟,湿法培养期间,控制水中溶氧量为1.5‑1.8mg/L,干法培养和湿法培养依次循环交替进行;(5)将培养得到的虾苗放养至稻田内,放养后,每隔5天投喂一次饵料,所述饵料由豆粕、玉米、海带按1:5:1的重量比制作得到,具体制作时,将豆粕、海带、玉米粉碎至80‑90目,添加去离子水至湿度达到97‑99%,加小苏打调节pH至8.6‑9,送入胶磨机进行高温胶磨,胶磨温度为92‑95℃,磨盘间隙为120‑130μm,向胶磨得到的物料中添加苹果酸进一步调节pH至6‑6.2,送入造粒机中造粒,干燥,得到饵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1)精选上一年所产水稻种,单层平铺于筛网上,在距筛网15cm范围内正上方设置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出气口正对水稻种,对水稻进行消毒处理;(2)将处理后的水稻种撒播于育苗盆内的黑土中,育苗期间,水稻出苗后,向黑土内浇灌苯基脲2000-2200倍液使黑土湿度保持在80-82%;(3)将育苗处理38-40天的水稻苗移栽至稻田内;(4)精选规格在0.5-0.7cm的虾苗,送至养殖池内初步培养,培养时间为10-13天,培养方法采用干法和湿法循环培养,干法培养即不在养殖池内放水培养,湿法培养即在养殖池内放水以刚好淹没小龙虾进行培养,每次干法培养时间为6-7小时,每次湿法培养时间为12-14分钟,湿法培养期间,控制水中溶氧量为1.5-1.8mg/L,干法培养和湿法培养依次循环交替进行;(5)将培养得到的虾苗放养至稻田内,放养后,每隔5天投喂一次饵料,所述饵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
申请(专利权)人:金寨新天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