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051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20:34
在包括连接器(20)和嵌合在连接器(20)上的连接器盖(10)的连接器单元(30)中,连接器(20)包括引导装置(24),其在一个方向上引导电线(23),而连接器盖(10)包括按压装置(12),其按压在引导装置(24)上并且使引导装置(24)变形,从而限制由引导装置(24)引导的电线(23)的移动,从而从连接器(20)拉出的电线(23)朝向引导装置(24)引导电线(23)的那一个方向上。

Connector unit

In (20) and includes a connector fitted in the connector (20) of the connector cover (10) of the connector unit (30), (20) includes a connector guide device (24), the guide wire in one direction (23), and the connector cover (10) comprises a pressing device (12). The press in the guide device (24) and the guide device (24) deformation, thus limiting by the guide device (24) of the guide wire (23) mobile, which from the connector (20) out of the wire (23) toward the guide device (24) guide wire (23) that a party t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单元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4年10月29日申请的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4/079381、国际公开号为WO2015/064766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单元,其包括连接器和连接器盖,该连接器盖嵌合在连接器上,并且保护从连接器拉出或者退出的电线。
技术介绍
通常将连接器用于将电子设备与电线电连接在一起。依据连接器应用到的领域,连接器盖添加到连接器,不仅为了保护从连接器拉出或者退出的电线,并且为了防止电线缠住或者防止电线被容纳电子设备的外壳卡住,从而电线不仅被保护,而且利用连接器盖而指向一个方向。作为这样的连接器的实例,将通过使用图7来描述在车辆变速箱中使用的连接器。在图7中,参考标号70表示变速箱,并且参考标号60表示变速箱70的外壳。多个螺线管50置于外壳60内部以使未示出的齿轮移位,并且阳型的设备侧连接器40分别地设置在螺线管50中。另一方面,运送来自外部的驱动信号的电线23连接到阴连接器20,该阴连接器20嵌合在设备侧连接器40中。然后,通过将阳连接器与阴连接器连结在一起,驱动信号从外部分别地传输到螺线管50。这里,注意电线23连接到的阴连接器20,连接器盖10嵌合在各个连接器20上(后文中,连接器盖10和连接器20将合称为“连接器单元30”),不仅为了保护从连接器20拉出的电线23,还为了使电线23朝向一个方向(布线方向),从而防止从各个连接器20拉出的电线23缠住,或者在通过使用螺孔61而将未示出的盖装接到外壳60的密封变速箱70时,防止电线23被卡在外壳60与盖之间。例如,下面使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连接器盖作为连接器盖10。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A-2013-105524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通常地,从连接器拉出的电线从连接器直线地延伸(与拉出电线的连接器的平面大致垂直),并且因此,传统的连接器单元具有如下问题:即使从该连接器拉出的电线试图朝向一个方向,但是不易于使电线在一个方向上整齐地对齐。另外,传统的连接器单元具有如下问题:当因为诸如试图使电线朝向一个方向而拉动电线这样的原因而将力施加到电线时,力直接传递到连接器与电线之间的连接部,导致产生在连接器中端子的变形或者失效或者连接失效的担忧。然后,鉴于在传统连接器单元中存在的问题而做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从连接器拉出的电线简单并且容易地朝向一个方向。另外,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提供高可靠性的连接器单元,其中,使得即使当力施加到电线时,也难以发生连接器内的端子的变形或失效或者连接失效。此外,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以低成本实现高通用性的连接器。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以下构造而解决了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1)一种连接器单元,包括:连接器,用以执行电连接;以及连接器盖,其嵌合在连接器上并且保护从连接器拉出的电线,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在一个方向上引导从所述连接器拉出的所述电线,并且其中所述连接器盖包括按压装置,该按压装置通过按压以使所述引导装置变形,而限制由所述引导装置引导的所述电线的移动。(2)根据(1)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中所述引导装置从所述连接器的拉出电线的平面大致突出为L状。(3)根据(1)或(2)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像所述引导装置一样的多个引导装置,并且其中各个所述引导装置要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引导从所述连接器拉出的电线。(4)根据(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器盖还包括空间部,该空间部使得电线能够在一个方向上穿过该空间部。(5)一种连接器单元,具有:连接器盖,其容纳装接到电线的端子;以及连接器盖,其组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电线拉出开口,从而不仅在布线方向上引导从所述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并且保护所述电线,其中,所述连接器盖具有有底的筒状,并且两个电线插通口形成所述连接器盖的侧壁中,所述两个电线插通口构成入口或者出口,用以使从像所述连接器盖一样的不同的连接器盖导出的电线能够穿过该入口或者出口,从而在布线方向上引导,并且所述两个电线插通口还构成下述这样的出口:来自所述电线拉出开口的所述电线在布线方向上从该出口拉出。(6)根据(5)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器盖轴对称,并且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轴对称形状,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电线拉出侧端部的轴线与所述连接器盖的开口侧端部的轴线一致,使得所述电线拉出侧端部能够嵌合到所述开口侧端部内。(7)根据(6)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器单元还具有轴向旋转锁定部,该轴向旋转锁定部在多个位置处锁定所述连接器盖与所述连接器壳体,在所述多个位置处,所述连接器盖绕着其轴线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壳体旋转,从而相应地定向。(8)根据(5)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中在所述连接器盖中,与所述轴线呈直角的截面的外形是方形,并且其中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与所述轴线呈直角使得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所述电线拉出侧端部能够嵌合在所述连接器盖的所述开口侧端部中的截面的外形为方形。(9)根据(5)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中在所述连接器盖中,与所述连接器盖的所述开口侧端部的所述轴线呈直角的截面的外形是圆形,并且其中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与所述轴线呈直角使得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所述电线拉出侧端部能够嵌合在所述连接器盖的所述开口侧端部中的截面的外形为圆形。(10)根据(1)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器盖还包括转动限制突起,该转动限制突起与穿过所述电线插通口的所述电线进行抵接,其中在所述连接器盖相对于穿过所述电线插通口的所述电线转动的情况下,所述转动限制突起与所述电线进行抵接,以从而限制所述连接器盖的所述转动。(11)一种连接器单元,包括:连接器,其容纳电连接到从干线分支的分支线的末端的端子;以及连接器盖,其形成为具有底壁和侧壁的有底的筒状形状,并且所述连接器盖组装到所述连接器的存在拉出所述分支线的拉出平面的端部,所述连接器盖在所述分支线和所述干线布线的方向上引导所述分支线和所述干线,其中所述连接器盖具有:电线插通口,该电线插通口形成在彼此面对的所述侧壁中;以及转动限制突起,其形成在所述底壁中,并且所述干线穿过所述电线插通口,并且所述分支线从所述电线插通口拉出,并且其中在所述连机器该相对于所述干线转动的情况下,所述转动限制突起与所述干线进行抵接,从而限制所述连接器盖的转动。(12)一种连接器单元,包括连接器和嵌合到所述连接器的电线拉出端的连接器盖,其中所述连接器盖在排除两个横向侧表面的情况下是中空长方体部件(包括中空的正方体部件),其中第一嵌合部设置在顶部和底部的每个上,该第一嵌合部包括作为其部件的向下延伸部以及向上延伸部,向下延伸部从嵌合到所述连接器的所述中空长方体部件的顶部的嵌合端的末端向下延伸,向上延伸部从嵌合到所述连接器的所述中空长方体部件的底部的嵌合端的末端延伸,并且第二嵌合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器的嵌合到所述连接器盖的嵌合端处,从而分别嵌合到所述第一嵌合部,并且其中电线分布分隔肋设置为从所述中空长方体部件的所述顶部向下延伸,或者从所述中空长方体部件的所述底部向上延伸。(13)根据(12)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中来自所述连接器的电线穿过电线方向限制部,该电线方向限制部形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接器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容纳装接到电线的端子的第一连接器壳体;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布线方向的相对侧,该第二连接器包括容纳装接到电线的端子的第二连接器壳体;第一通过部,该第一通过部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引导至所述布线方向侧;以及第二通过部,该第二通过部用于将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引导至所述第一通过部侧,其中所述第一通过部将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拉出并由所述第二通过部引导的所述电线连同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一起向所述布线方向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29 JP 2013-223892;2013.11.21 JP 2013-241201.一种连接器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容纳装接到电线的端子的第一连接器壳体;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布线方向的相对侧,该第二连接器包括容纳装接到电线的端子的第二连接器壳体;第一通过部,该第一通过部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引导至所述布线方向侧;以及第二通过部,该第二通过部用于将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引导至所述第一通过部侧,其中所述第一通过部将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拉出并由所述第二通过部引导的所述电线连同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一起向所述布线方向引导。2.一种连接器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容纳装接到电线的端子的第一连接器壳体;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布线方向的相对侧,该第二连接器包括容纳装接到电线的端子的第二连接器壳体;第一通过部,该第一通过部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引导至所述布线方向侧;以及第二通过部,该第二通过部允许所述第一通过部引导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以及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定位成不相对于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的布线对齐成直线。3.一种连接器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容纳装接到电线的端子的第一连接器壳体;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布线方向的相对侧,该第二连接器包括容纳装接到电线的端子的第二连接器壳体;第一通过部,该第一通过部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引导至所述布线方向侧;以及第二通过部,该第二通过部允许所述第一通过部引导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以及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其中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拉出并由所述第二通过部引导的所述电线,以与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并由所述第一通过部引导至所述布线方向的所述电线的布线不一致的方式穿过所述第一通过部,并且连同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一起被引导至所述布线方向侧。4.一种连接器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容纳装接到电线的端子的第一连接器壳体;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布线方向的相对侧,该第二连接器包括容纳装接到电线的端子的第二连接器壳体;第一通过部,该第一通过部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引导至所述布线方向侧;以及第二通过部,该第二通过部用于将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拉出的所述电线引导至所述第一通过部侧,其中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拉出并由所述第二通过部引导的所述电线、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第二通过部以与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拉出并由所述第一通过部引导至所述布线方向侧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山雅隆高桥健治高桥一荣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