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琦钿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722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包括底部支撑板和顶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表面在对立的两侧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电磁用中空壳体,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一铁芯,所述铁芯的侧面固定在线圈的内部,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在位于所述铁芯的正上方设置有电磁用中空结构,所述电磁用中空结构的内部放置一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上表面放置一电磁用活动板,所述电磁用活动板上表面的顶部固定一电磁用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钢板耗能、气体流动和电磁作用相结合,从而形成多种动力混合式的减震效果,能够将三种减震的优点相结合,能够在起到有效减震的同时,降低震动所造成的能量,实用性能强。

A multi power hybrid shock absorber for building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ariety of hybrid type shock absorber of a building, includ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late, wherei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upport plate in opposite are arranged at both sides of the hollow shell with electromagnetic and integral structure, the electromagnetic hollow shell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one side of the core. The iron core is fixed on the insid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with a hollow shell is positioned above the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structure of electromagnetic, the electromagnetic inside the hollow structure of a permanent magnet on the surface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placed an electromagnetic movable plate, wherein the electromagnetic surface fixed to the top an electromagnetic movable plate with a push rod. The invention can make the steel plate energy dissipation, gas flow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combined to form a variety of dynamic hybrid damping effect,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hree kinds of shock absorption, can play an effective shock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vibration caused by energy, strong practical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包括基座、钢板、固定环、滚轮、支撑座、轨道和螺旋弹簧,所述基座上表面的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的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设有多组所述钢板,位于最高的所述钢板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滚轮,所述支撑座底表面的两侧在与滚轮相对应的部位设有所述轨道,所述滚轮放置在所述轨道中,所述钢板和支撑座的另两侧之间设有所述螺旋弹簧,通过钢板件的耗能将能力抵消,然而,由于该装置中钢板组的数量较少,所以其抵消的能量比较少,此外,该装置中一点放置比较重的物体,便很有可能破换钢板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包括底部支撑板和顶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表面在对立的两侧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电磁用中空壳体,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一铁芯,所述铁芯的侧面固定在线圈的内部,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在位于所述铁芯的正上方设置有电磁用中空结构,所述电磁用中空结构的内部放置一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上表面放置一电磁用活动板,所述电磁用活动板上表面的顶部固定一电磁用推杆,所述电磁用推杆的杆体贯穿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且其顶端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表面的中心和顶部支撑板底表面的中心之间固定一气体流动减震机构,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表面另一对立两侧均固定一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设有从下至上的第一环形钢板、第二环形钢板和第三环形钢板,所述第一环形钢板、第二环形钢板和第三环形钢板为圆弧结构,且弧度一致,所述第一环形钢板、第二环形钢板和第三环形钢板从上往下长度依次递减,位于最高的第三环形钢板的两端固定有滚轮连接机构,所述顶部支撑板底表面的两侧在与滚轮连接机构相对应的部位设有所述轨道,所述线圈的控制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一51单片机的控制输出端。作为优选,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包括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一中空结构、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活塞板、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推杆、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二中空结构、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连接孔、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锥形孔、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螺纹连接结构、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螺纹杆、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锥形阀芯板和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旋转板。作为优选,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的底部固定在底部支撑板上表面的中心,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纵向的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一中空结构,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一中空结构的内部安装一能够上下移动的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活塞板,且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活塞板的侧面套接一密封圈,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活塞板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推杆,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推杆的顶部贯穿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且顶部固定在顶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横向的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二中空结构,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的内部设置一连通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一中空结构的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连接孔,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连通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连接孔和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二中空结构的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锥形孔,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的一端内部通过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螺纹连接结构连接一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螺纹杆,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螺纹杆在位于内部的端部固定一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锥形阀芯板,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螺纹杆在位于外部的一端固定一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旋转板。作为优选,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螺纹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内部的内螺纹结构和设置在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螺纹杆杆体上的外螺纹结构,且所述内螺纹结构与外螺纹结构相啮合。作为优选,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锥形孔的结构尺寸和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锥形阀芯板的结构尺寸对应相同。作为优选,所述滚轮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环形钢板两端内部的滚轮连接机构用通孔结构、滚轮连接机构用旋转轴、滚轮连接机构用轴承、滚轮连接机构用轴承安装凹槽和滚轮连接机构用滚轮。作为优选,所述滚轮连接机构用通孔结构的内部插入一所述滚轮连接机构用旋转轴,所述滚轮连接机构用旋转轴在位于所述滚轮连接机构用通孔结构内部的轴体通过滚轮连接机构用轴承固定在所述滚轮连接机构用轴承安装凹槽的内部,且所述滚轮连接机构用轴承安装凹槽设置在所述滚轮连接机构用通孔结构的两端,所述滚轮连接机构用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一所述滚轮连接机构用滚轮。作为优选,所述滚轮连接机构用滚轮放置在导轨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将钢板耗能、气体流动和电磁作用相结合,从而形成多种动力混合式的减震效果,能够将三种减震的优点相结合,能够在起到有效减震的同时,降低震动所造成的能量,实用性能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中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中滚轮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部支撑板、2,顶部支撑板、3,电磁用中空壳体、4,铁芯、5,线圈、6,电磁用中空结构、7,永磁体、8,电磁用活动板、9,电磁用推杆、10,气体流动减震机构、101,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102,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一中空结构、103,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活塞板、104,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推杆、105,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二中空结构、106,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连接孔、107,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锥形孔、108,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螺纹连接结构、109,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螺纹杆、110,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锥形阀芯板、111,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旋转板、11,固定环、12,第一环形钢板、13,第二环形钢板、14,第三环形钢板、15,滚轮连接机构、151,滚轮连接机构用通孔结构、152,滚轮连接机构用旋转轴、153,滚轮连接机构用轴承、154,、155,、16,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包括底部支撑板1和顶部支撑板2,所述底部支撑板1上表面在对立的两侧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电磁用中空壳体3,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3内部的底部设置有一铁芯4,所述铁芯4的侧面固定在线圈5的内部,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3在位于所述铁芯4的正上方设置有电磁用中空结构6,所述电磁用中空结构6的内部放置一永磁体7,所述永磁体7的上表面放置一电磁用活动板8,所述电磁用活动板8上表面的顶部固定一电磁用推杆9,所述电磁用推杆9的杆体贯穿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3、且其顶端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撑板2的底部,所述底部支撑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包括底部支撑板(1)和顶部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板(1)上表面在对立的两侧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电磁用中空壳体(3),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3)内部的底部设置有一铁芯(4),所述铁芯(4)的侧面固定在线圈(5)的内部,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3)在位于所述铁芯(4)的正上方设置有电磁用中空结构(6),所述电磁用中空结构(6)的内部放置一永磁体(7),所述永磁体(7)的上表面放置一电磁用活动板(8),所述电磁用活动板(8)上表面的顶部固定一电磁用推杆(9),所述电磁用推杆(9)的杆体贯穿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3)、且其顶端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撑板(2)的底部,所述底部支撑板(1)上表面的中心和顶部支撑板(2)底表面的中心之间固定一气体流动减震机构(10),所述底部支撑板(1)上表面另一对立两侧均固定一固定环(11),所述固定环(11)内部设有从下至上的第一环形钢板(12)、第二环形钢板(13)和第三环形钢板(14),所述第一环形钢板(12)、第二环形钢板(13)和第三环形钢板(14)为圆弧结构,且弧度一致,所述第一环形钢板(12)、第二环形钢板(13)和第三环形钢板(14)从上往下长度依次递减,位于最高的第三环形钢板(14)的两端固定有滚轮连接机构(15),所述顶部支撑板(2)底表面的两侧在与滚轮连接机构(15)相对应的部位设有所述轨道(16),所述线圈(5)的控制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一51单片机的控制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包括底部支撑板(1)和顶部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板(1)上表面在对立的两侧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电磁用中空壳体(3),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3)内部的底部设置有一铁芯(4),所述铁芯(4)的侧面固定在线圈(5)的内部,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3)在位于所述铁芯(4)的正上方设置有电磁用中空结构(6),所述电磁用中空结构(6)的内部放置一永磁体(7),所述永磁体(7)的上表面放置一电磁用活动板(8),所述电磁用活动板(8)上表面的顶部固定一电磁用推杆(9),所述电磁用推杆(9)的杆体贯穿所述电磁用中空壳体(3)、且其顶端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撑板(2)的底部,所述底部支撑板(1)上表面的中心和顶部支撑板(2)底表面的中心之间固定一气体流动减震机构(10),所述底部支撑板(1)上表面另一对立两侧均固定一固定环(11),所述固定环(11)内部设有从下至上的第一环形钢板(12)、第二环形钢板(13)和第三环形钢板(14),所述第一环形钢板(12)、第二环形钢板(13)和第三环形钢板(14)为圆弧结构,且弧度一致,所述第一环形钢板(12)、第二环形钢板(13)和第三环形钢板(14)从上往下长度依次递减,位于最高的第三环形钢板(14)的两端固定有滚轮连接机构(15),所述顶部支撑板(2)底表面的两侧在与滚轮连接机构(15)相对应的部位设有所述轨道(16),所述线圈(5)的控制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一51单片机的控制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10)包括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101)、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一中空结构(102)、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活塞板(103)、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推杆(104)、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二中空结构(105)、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连接孔(106)、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锥形孔(107)、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螺纹连接结构(108)、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螺纹杆(109)、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锥形阀芯板(110)和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旋转板(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种动力混合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101)的底部固定在底部支撑板(1)上表面的中心,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中空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纵向的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一中空结构(102),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第一中空结构(102)的内部安装一能够上下移动的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活塞板(103),且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活塞板(103)的侧面套接一密封圈,所述气体流动减震机构用活塞板(103)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气体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钿
申请(专利权)人:陈琦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