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佳慧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地面压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969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地面压实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下端水平固定安装有底板,框架左侧壁上水平转动式设有第一限位轴,第一限位轴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U型曲轴,第二限位轴右端同轴固定安装有从动带轮,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第一U型曲轴和第二U型曲轴上均活动套设有滑动轴套,滑动轴套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内设有减震弹簧,插槽围绕压辊中心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插槽内均拆卸式安装有配重棒;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在压实过程中减震弹簧的受力形变伸长与压缩起到很好的缓冲减震作用,使得压辊的上下位移更加平稳,提高了压实效果,调节性和适用性更强,扩大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

A ground compaction devic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ound compaction device, a construction comprising a frame, the lower end of the frame level fixed bottom frame the left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orizontal rotating shaft limit, the first limit shaft fixed at the r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U crankshaft, second limit shaft end of the coaxial fixed driven right the belt wheel, the driven wheel and the driving pulley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belt; the first and second U type U type crankshaft crankshaft are sheathed with a sliding sleeve, the sliding sleeve is fixedly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limit sleeve, a spacing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slot on the damping spring, uniformly distributed to the central axis and peripheral pressure, installation a weight stick is removing the slot;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in the process of compaction of the damping spring force deformation elongation to the cushioning effect is good with the compression, which makes the pressure roller The upper and lower displacements are more stable, the compaction effect is improved, the adjustment and applicability are stronger, and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invention is enlar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地面压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地面压实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在建筑施工当中,在对地面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地面进行压实处理,以提高地面铺设垫层的紧实程度,进而保证地坪的浇筑效果,防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而形成地表的塌陷、凹坑等建筑缺陷的发生。现有的地面压实方式大多采用压辊在地面上的行走滚动式压实,但该方式对地面的压力较低,需要进行反复的碾压,地面的压实效率较低;同时针对不同施工要求的地面压实需要不同的压力,现有的地面压实装置缺少调节重量的功能,使用的局限性较大,不能满足建筑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地面压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地面压实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下端水平固定安装有底板,底板下端转动式设有行走轮;所述框架左侧壁上水平转动式设有第一限位轴,第一限位轴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U型曲轴,框架右侧壁上水平转动式设有第二限位轴,第二限位轴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U型曲轴,所述第一U型曲轴和第二U型曲轴之间通过框架内设置的水平轴水平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右侧外壁上水平向右延伸设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主动带轮,第二限位轴右端同轴固定安装有从动带轮,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第一U型曲轴和第二U型曲轴上均活动套设有滑动轴套,滑动轴套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内竖直滑动式设有伸缩轴,限位套筒内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上端固定在限位套筒上,减震弹簧下端固定在伸缩轴上端;所述底板上竖直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动架,限位滑动架内纵向设有滑槽,滑槽内水平滑动式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左右两端均与伸缩轴上;所述连接杆上同轴固定安装有压辊,压辊内沿着其中心轴线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插槽,插槽围绕压辊中心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插槽内均拆卸式安装有配重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水平轴左端固定在远离第一限位轴一端,水平轴右端固定在远离第二限位轴一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插槽为圆柱状孔槽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插槽的数量为六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配重棒采用Q235B材质制作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从动带轮位于框架右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第二限位轴的转动带动第一U型曲轴和第二U型曲轴围绕水平轴进行转动,在限位滑动架的限位作用下,实现连接杆带动压辊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带动压辊对地面的压实效果,对地面的压实效率高,压实过程中减震弹簧的受力形变伸长与压缩起到很好的缓冲减震作用,使得压辊的上下位移更加平稳,提高了压实效果;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可增减插槽内配重棒的数量,以实现压辊整体重量的调节,使得调节性和适用性更强,扩大了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向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压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2-第一限位轴、3-伸缩轴、4-连接杆、5-滑槽、6-配重棒、7-插槽、8-压辊、9-底板、10-行走轮、11-驱动轴、12-电机支架、13-减速电机、14-主动带轮、15-传动皮带、16-第二限位轴、17-从动带轮、18-第一U型曲轴、19-水平轴、20-第二U型曲轴、21-限位滑动架、22-滑动轴套、23-减震弹簧、24-限位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施工用地面压实装置,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下端水平固定安装有底板9,底板9下端转动式设有行走轮10;所述框架1左侧壁上水平转动式设有第一限位轴2,第一限位轴2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U型曲轴20,框架1右侧壁上水平转动式设有第二限位轴16,第二限位轴16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U型曲轴18,所述第一U型曲轴18和第二U型曲轴20之间通过框架1内设置的水平轴19水平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右侧外壁上水平向右延伸设有电机支架12,电机支架12上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13,减速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驱动轴11,驱动轴11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主动带轮14,第二限位轴16右端同轴固定安装有从动带轮17,从动带轮17与主动带轮14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15;所述第一U型曲轴18和第二U型曲轴20上均活动套设有滑动轴套22,滑动轴套22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24,限位套筒24内竖直滑动式设有伸缩轴3,限位套筒24内设有减震弹簧23,所述减震弹簧23上端固定在限位套筒24上,减震弹簧23下端固定在伸缩轴3上端;所述底板9上竖直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动架21,限位滑动架21内纵向设有滑槽5,滑槽5内水平滑动式设有连接杆4,连接杆4左右两端均与伸缩轴3上;所述连接杆4上同轴固定安装有压辊8,压辊8内沿着其中心轴线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插槽7,插槽7围绕压辊8中心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插槽7内均拆卸式安装有配重棒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通过行走轮10移动到需要进行地面压实的区域内,启动减速电机13,减速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驱动轴11转动,驱动轴11带动主动带轮14转动,主动带轮14通过传动皮带15传动从动带轮17转动,从动带轮17带动第二限位轴16转动,第二限位轴16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U型曲轴18、水平轴19、第二U型曲轴20和第一限位轴2转动,第一U型曲轴18和第二U型曲轴20围绕着第二限位轴16中线轴线转动,第一U型曲轴18和第二U型曲轴20通过滑动轴套22带动限位套筒24上下往复运动,限位套筒24通过减震弹簧23带动伸缩轴3上下往复运动,在限位滑动架21内部的滑槽5限位作用下,连接杆4带动压辊8实现上下往复式移动,当滑动轴套22移动到最高点时,压辊8上升到最高位置,当滑动轴套22从最高点位置向最低点移动时,压辊8从最高位置向下位移,实现对地面的冲击压实,第一U型曲轴18和第二U型曲轴20每转动一周,压辊8即对地面形成一次冲击压实作用,对地面的压实效率高;压实过程中减震弹簧23的受力形变伸长与压缩,使得压辊8的压实过程更加平稳,提高了路面的压实效果;推动框架1,在行走轮10的转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前行,能对地面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压实;由于施工规范的要求,当需要减少压辊8对地面的压实作用力时,可将若干个配重棒6从压辊8内的插槽7中拆下,此时压辊8的重量下降,对地面的冲击作用随之降低,压辊8的重量调节简单方便,实用性较强,适用于不同施工要求的地面压实作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施工用地面压实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施工用地面压实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下端水平固定安装有底板(9),底板(9)下端转动式设有行走轮(10);所述框架(1)左侧壁上水平转动式设有第一限位轴(2),第一限位轴(2)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U型曲轴(20),框架(1)右侧壁上水平转动式设有第二限位轴(16),第二限位轴(16)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U型曲轴(18),所述第一U型曲轴(18)和第二U型曲轴(20)之间通过框架(1)内设置的水平轴(19)水平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右侧外壁上水平向右延伸设有电机支架(12),电机支架(12)上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13),减速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驱动轴(11),驱动轴(11)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主动带轮(14),第二限位轴(16)右端同轴固定安装有从动带轮(17),从动带轮(17)与主动带轮(14)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15);所述第一U型曲轴(18)和第二U型曲轴(20)上均活动套设有滑动轴套(22),滑动轴套(22)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24),限位套筒(24)内竖直滑动式设有伸缩轴(3),限位套筒(24)内设有减震弹簧(23),所述减震弹簧(23)上端固定在限位套筒(24)上,减震弹簧(23)下端固定在伸缩轴(3)上端;所述底板(9)上竖直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动架(21),限位滑动架(21)内纵向设有滑槽(5),滑槽(5)内水平滑动式设有连接杆(4),连接杆(4)左右两端均与伸缩轴(3)上;所述连接杆(4)上同轴固定安装有压辊(8),压辊(8)内沿着其中心轴线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插槽(7),插槽(7)围绕压辊(8)中心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插槽(7)内均拆卸式安装有配重棒(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地面压实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下端水平固定安装有底板(9),底板(9)下端转动式设有行走轮(10);所述框架(1)左侧壁上水平转动式设有第一限位轴(2),第一限位轴(2)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U型曲轴(20),框架(1)右侧壁上水平转动式设有第二限位轴(16),第二限位轴(16)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U型曲轴(18),所述第一U型曲轴(18)和第二U型曲轴(20)之间通过框架(1)内设置的水平轴(19)水平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右侧外壁上水平向右延伸设有电机支架(12),电机支架(12)上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13),减速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驱动轴(11),驱动轴(11)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主动带轮(14),第二限位轴(16)右端同轴固定安装有从动带轮(17),从动带轮(17)与主动带轮(14)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15);所述第一U型曲轴(18)和第二U型曲轴(20)上均活动套设有滑动轴套(22),滑动轴套(22)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24),限位套筒(24)内竖直滑动式设有伸缩轴(3),限位套筒(24)内设有减震弹簧(2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吴佳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