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设备及其飞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945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设备的飞臂系统,包括主臂、飞臂主体、平台总成、变幅油缸、变幅连接机构、调平油缸和调平连接机构,变幅油缸的首端铰接主臂,变幅连接机构同时铰接主臂的末端、变幅油缸的末端和飞臂主体的首端,调平油缸的首端铰接飞臂主体,调平连接机构同时铰接飞臂主体的末端、调平油缸的末端和平台总成的底端,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通调平油缸的无杆腔,变幅油缸的无杆腔和调平油缸的有杆腔连通。使平台升举空间和高度作业的范围及区域更广更大。避免使用传感器加电气系统程序控制,简化系统结构,保证人员安全。飞臂结构轻巧,结构强度稳定性良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飞臂系统的高空作业设备。

Aerial work equipment and its flying arm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y jib system for high altitude opera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arm, arm flying platform assembly, luffing cylinder, luffing connecting mechanism, leveling cylinder and leveling connection mechanism, the first end is hinged with the main arm luffing cylinder luffing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end of the end, connecting the main arm luffing cylinder hinge the main body and fly jib head end, the first end is hinged with the leveling cylinder flying arm body, leveling end, also articulated fly jib main leveling cylinder en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platform assembly, luffing cylinder rod chamber leveling cylinder rodless cavity, luffing cylinder rodless cavity and leveling cylinder rod chamber. Make the platform lift space and height of the scope and scope of the work more wide and larger. Avoid the use of sensors and electrical system program control, simplify the system structure, ensure personnel safety. The flying arm has light structure and good structural stability.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n aerial work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flying arm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空作业设备及其飞臂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空作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设备的飞臂系统。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飞臂系统的高空作业设备。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车等高空作业工程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空作业工程机械通常都具有用来载人或者载物的工作平台,将人或物体送上需要的位置高度。会在主臂与平台总成之间连接有飞臂主体,是一种小型的辅助工作臂,可操纵工作平台做小幅度上下运动,使升降操作更加精确、灵活。在举升过程中,平台相对于飞臂转动,使平台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由于四杆机构特性的限制,飞臂的变幅角度小,使平台升举空间和高度受到限制。飞臂需要与调平系统相连接。主臂和飞臂在变幅时,两者必须有相对联动,是靠水平传感器保证,若传感器失效会导致工作平台发生倾斜,降低操作舒适度和威胁操作人员的安全。飞臂所处位置对结构轻量化要求较高,结构抗旁弯能力弱,变形量大。飞臂在上下变幅到位时受结构铰点位移量小,区域敏感,作业时在这一区域容易受到较大冲击,降低操作人员的舒适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稳定安全的飞臂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设备的飞臂系统,提高变幅角度且稳定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飞臂系统的高空作业设备,提高变幅角度且稳定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设备的飞臂系统,包括主臂、飞臂主体、平台总成、变幅油缸、变幅连接机构、调平油缸和调平连接机构,所述变幅油缸的首端铰接所述主臂,所述变幅连接机构同时铰接所述主臂的末端、所述变幅油缸的末端和所述飞臂主体的首端,所述调平油缸的首端铰接所述飞臂主体,所述调平连接机构同时铰接所述飞臂主体的末端、所述调平油缸的末端和所述平台总成的底端,所述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调平油缸的无杆腔,所述变幅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调平油缸的有杆腔连通。优选地,所述变幅连接机构包括主臂延长部、飞臂延长部、变幅连杆和变幅二连杆,所述飞臂延长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飞臂主体的首端,所述主臂延长部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臂的末端,所述主臂延长部的末端铰接所述飞臂延长部的首端,所述变幅二连杆的首端铰接所述变幅油缸的末端,所述变幅二连杆的末端铰接所述飞臂延长部的末端,所述变幅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主臂延长部的中部,所述变幅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变幅二连杆的中部。优选地,所述调平连接机构包括主体延长部、平台延长部、调平连杆和调平二连杆,所述主体延长部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飞臂主体的末端,所述主体延长部的末端铰接所述平台延长部的首端,所述平台延长部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总成的底端,所述调平二连杆的首端铰接所述调平油缸的末端,所述调平二连杆的末端铰接所述平台延长部的中部,所述调平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主体延长部的中部,所述调平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调平二连杆的中部。优选地,所述变幅油缸的伸出端铰接所述变幅二连杆的首端,所述调平油缸的伸出端铰接所述调平二连杆的首端。优选地,所述变幅油缸设置于所述主臂末端的内部,所述调平油缸设置于所述飞臂主体末端的内部。优选地,所述飞臂主体中部、所述变幅二连杆中部和所述调平二连杆中部均设置有弯折。优选地,所述变幅连接机构和所述调平连接机构上设置有角度检测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设备,包括臂架以及安装于所述臂架的飞臂系统,所述飞臂系统具体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飞臂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设备的飞臂系统,包括主臂、飞臂主体、平台总成、变幅油缸、变幅连接机构、调平油缸和调平连接机构,变幅油缸的首端铰接主臂,变幅连接机构同时铰接主臂的末端、变幅油缸的末端和飞臂主体的首端,调平油缸的首端铰接飞臂主体,调平连接机构同时铰接飞臂主体的末端、调平油缸的末端和平台总成的底端,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通调平油缸的无杆腔,变幅油缸的无杆腔和调平油缸的有杆腔连通。通过两个油缸的连通方式及两个连接机构的铰接位置,实现大角度自动调平,飞臂的变幅角度可达较大范围,使平台升举空间和高度作业的范围及区域更广更大。避免使用传感器加电气系统程序控制,简化系统结构,保证人员安全。飞臂结构轻巧,结构强度稳定性良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飞臂系统的高空作业设备,由于上述飞臂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高空作业设备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飞臂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飞臂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设备的飞臂系统,提高变幅角度且稳定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飞臂系统的高空作业设备,提高变幅角度且稳定安全。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飞臂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飞臂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工作状态示意图。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飞臂系统中,包括主臂1、飞臂主体2、平台总成3、变幅油缸4、变幅连接机构、调平油缸5和调平连接机构,变幅油缸4的首端铰接主臂1,变幅连接机构同时铰接主臂1的末端、变幅油缸4的末端和飞臂主体2的首端,调平油缸5的首端铰接飞臂主体2,调平连接机构同时铰接飞臂主体2的末端、调平油缸5的末端和平台总成3的底端,变幅油缸4的有杆腔连通调平油缸5的无杆腔,变幅油缸4的无杆腔和调平油缸5的有杆腔连通压力源。其中各部件远离平台总成3的一端为首端,靠近平台总成3的一端为末端。具体地,变幅连接机构包括主臂延长部6、飞臂延长部7、变幅连杆8和变幅二连杆9,飞臂延长部7的中部固定连接飞臂主体2的首端,主臂延长部6的首端固定连接主臂1的末端,主臂延长部6的末端铰接飞臂延长部7的首端,铰接点为F,变幅二连杆9的首端铰接变幅油缸4的末端,铰接点为B,变幅油缸4的首端铰接主臂1,铰接点为A,变幅二连杆9的末端铰接飞臂延长部7的末端,铰接点为E,变幅连杆8的一端铰接主臂延长部6的中部,铰接点为D,变幅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变幅二连杆9的中部,铰接点为C。铰接点A、B、C和E形成了一个可变四边形结构ABCE,铰接点C、E、F和D形成了另一个可变四边形结构CEFD,通过变幅油缸4的伸缩改变A和B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四边形ABCE的形状,进而改变CEFD的形状,使E能够绕F转动,从而使飞臂主体2转动,达到举升的目的。调平连接机构包括主体延长部10、平台延长部11、调平连杆12和调平二连杆13,主体延长部10的首端固定连接飞臂主体2的末端,主体延长部10的末端铰接平台延长部11的首端,铰接点为M,平台延长部11的末端固定连接平台总成3的底端,调平二连杆13的首端铰接调平油缸5的末端,铰接点为I,调平油缸5的首端铰接飞臂主体2,铰接点为H,调平二连杆13的末端铰接平台延长部11的中部,铰接点为L,调平连杆12的一端铰接主体延长部10的中部,铰接点为K,调平连杆12的另一端铰接调平二连杆13的中部,铰接点为J。铰接点H、I、J和K形成了一个可变四边形结构HIJK,铰接点J、L、M和K形成了另一个可变四边形结构JLMK,通过调平油缸5的伸缩改变H和I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空作业设备及其飞臂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空作业设备的飞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臂(1)、飞臂主体(2)、平台总成(3)、变幅油缸(4)、变幅连接机构、调平油缸(5)和调平连接机构,所述变幅油缸(4)的首端铰接所述主臂(1),所述变幅连接机构同时铰接所述主臂(1)的末端、所述变幅油缸(4)的末端和所述飞臂主体(2)的首端,所述调平油缸(5)的首端铰接所述飞臂主体(2),所述调平连接机构同时铰接所述飞臂主体(2)的末端、所述调平油缸(5)的末端和所述平台总成(3)的底端,所述变幅油缸(4)的有杆腔连通所述调平油缸(5)的无杆腔,所述变幅油缸(4)的无杆腔和所述调平油缸(5)的有杆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作业设备的飞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臂(1)、飞臂主体(2)、平台总成(3)、变幅油缸(4)、变幅连接机构、调平油缸(5)和调平连接机构,所述变幅油缸(4)的首端铰接所述主臂(1),所述变幅连接机构同时铰接所述主臂(1)的末端、所述变幅油缸(4)的末端和所述飞臂主体(2)的首端,所述调平油缸(5)的首端铰接所述飞臂主体(2),所述调平连接机构同时铰接所述飞臂主体(2)的末端、所述调平油缸(5)的末端和所述平台总成(3)的底端,所述变幅油缸(4)的有杆腔连通所述调平油缸(5)的无杆腔,所述变幅油缸(4)的无杆腔和所述调平油缸(5)的有杆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连接机构包括主臂延长部(6)、飞臂延长部(7)、变幅连杆(8)和变幅二连杆(9),所述飞臂延长部(7)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飞臂主体(2)的首端,所述主臂延长部(6)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臂(1)的末端,所述主臂延长部(6)的末端铰接所述飞臂延长部(7)的首端,所述变幅二连杆(9)的首端铰接所述变幅油缸(4)的末端,所述变幅二连杆(9)的末端铰接所述飞臂延长部(7)的末端,所述变幅连杆(8)的一端铰接所述主臂延长部(6)的中部,所述变幅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变幅二连杆(9)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连接机构包括主体延长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良孙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星邦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