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竹三维加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37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竹三维加工平台,包括计算机、环形框架、支撑架、二维移动平台、刀具以及用于驱动刀具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待加工原竹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环形框架的前后两侧,支撑架的下端固定于环形框架的左右两侧,二维移动平台固定于支撑架的顶部,驱动装置的上端固定于二维移动平台上,刀具的上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相连接,待加工原竹位于刀具的下部,二维移动平台的控制端及驱动装置的控制端均与计算机相连接,该加工平台能够根据需要在原竹上加工出各种形状的断面。

A three dimensional processing platform for raw bamboo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ree-dimensional processing platform of bamboo, including computer, ring frame, a supporting frame, a two-dimensional mobile platform, tool and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cutter on the move; to be processed bamboo by the fixed part is fixed to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circular fram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fix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annular frame. The top two mobile platform fix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upper end of the driv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mobile platform, the tool and the upper end of an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lower machining tool is located in Yuan Zhu, the control end of two-dimensional mobile platform and drive control terminal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mputer, the processing platform according to the in the bamboo is processed with various shapes of cross s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竹三维加工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竹材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原竹三维加工平台。
技术介绍
在全球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竹子由于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及产量高等特点,已经大量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尤其是在一些多地震地区或旅游观光区,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原竹上加工弧形断面或折形截面,然而现有加工技术中只能够通过切割的形成加工出平面形状的断面,因此严重的影响了原竹的使用灵活性,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加工平台,该加工平台能够根据需要在原竹上加工各种形状的断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原竹三维加工平台,该加工平台能够根据需要在原竹上加工出各种形状的断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原竹三维加工平台包括计算机、环形框架、支撑架、二维移动平台、刀具以及用于驱动刀具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待加工原竹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环形框架的前后两侧,支撑架的下端固定于环形框架的左右两侧,二维移动平台固定于支撑架的顶部,驱动装置的上端固定于二维移动平台上,刀具的上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相连接,待加工原竹位于刀具的下部,二维移动平台的控制端及驱动装置的控制端均与计算机相连接。还包括若干用于支撑环形框架的支撑杆,其中,各支撑杆的上端与环形框架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固定件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两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环形框架前后两侧的上表面上,固定件包括底座及扣合件,其中,底座固定于环形框架上,底座的上表面及扣合件的下表面均为弧形结构,扣合件的一端与底座的一端通过轴连接,扣合件的另一端与底座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相连接,待加工原竹位于底座上,扣合件扣合于底座上将待加工原竹进行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及扣合件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垫层。还包括圆形卡扣件,刀具上端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驱动装置输出轴的下端面开有方形凹槽,刀具的上端插入于所述方形凹槽内,环形卡扣件的下端套接于刀具上端的侧面,环形卡扣件的上端套接于驱动装置输出轴的侧面上。环形卡扣件与驱动装置输出轴的侧面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刀具为切刀。所述切刀的刀面为锯齿形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原竹三维加工平台在具体操作时,先绘制待加工原竹断面的形状,计算机根据待加工原竹断面的形状通过二维移动平台带动驱动装置在水平面内移动,同时驱动装置带动刀具上下移动实现对待加工原竹的切割,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绘制断面的形状,以在原竹上加工出各种形状的断面,操作简单、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竹建筑中。进一步,底座的上表面及扣合件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垫层,防止底座及扣合件扣合过紧而损坏原竹。进一步,切刀的刀面为锯齿形结构,便于对原竹进行切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环形框架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件8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环形框架、2为二维移动平台、3为驱动装置、4为支撑架、5为刀具、6为支撑杆、7为待加工原竹、8为固定件、9为底座、10为扣合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原竹三维加工平台包括计算机、环形框架1、支撑架4、二维移动平台2、刀具5以及用于驱动刀具5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3;待加工原竹7通过固定件8固定于环形框架1的前后两侧,支撑架4的下端固定于环形框架1的左右两侧,二维移动平台2固定于支撑架4的顶部,驱动装置3的上端固定于二维移动平台2上,刀具5的上端与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相连接,待加工原竹7位于刀具5的下部,二维移动平台2的控制端及驱动装置3的控制端均与计算机相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若干用于支撑环形框架1的支撑杆6,其中,各支撑杆6的上端与环形框架1的底部相连接;固定件8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两个固定件8分别固定于环形框架1前后两侧的上表面上,固定件8包括底座9及扣合件10,其中,底座9固定于环形框架1上,底座9的上表面及扣合件10的下表面均为弧形结构,扣合件10的一端与底座9的一端通过轴连接,扣合件10的另一端与底座9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相连接,待加工原竹7位于底座9上,扣合件10扣合于底座9上将待加工原竹7进行固定;底座9的上表面及扣合件10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垫层。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圆形卡扣件,刀具5上端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驱动装置3输出轴的下端面开有方形凹槽,刀具5的上端插入于所述方形凹槽内,环形卡扣件的下端套接于刀具5上端的侧面,环形卡扣件的上端套接于驱动装置3输出轴的侧面上。环形卡扣件与驱动装置3输出轴的侧面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刀具5为切刀;所述切刀的刀面为锯齿形结构。另外,所述驱动装置3还能够带动刀具5进行转动,该刀具5可以为钻头。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先将待加工原竹7放置于底座9上,再将扣合件10扣合于待加工原竹7上,然后通过螺栓固定,从而实现原竹的固定,绘制待加工原竹7断面的形状模型,然后将待加工原竹7断面的形状模型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控制二维移动平台2带动驱动装置3在水平面内移动,同时驱动装置3带动刀具5上下移动,通过刀具5切割原竹,以实现待加工原竹7的加工,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工出弧形断面、锯齿形断面及平面形断面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原竹三维加工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竹三维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环形框架(1)、支撑架(4)、二维移动平台(2)、刀具(5)以及用于驱动刀具(5)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3);待加工原竹(7)通过固定件(8)固定于环形框架(1)的前后两侧,支撑架(4)的下端固定于环形框架(1)的左右两侧,二维移动平台(2)固定于支撑架(4)的顶部,驱动装置(3)的上端固定于二维移动平台(2)上,刀具(5)的上端与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相连接,待加工原竹(7)位于刀具(5)的下部,二维移动平台(2)的控制端及驱动装置(3)的控制端均与计算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竹三维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环形框架(1)、支撑架(4)、二维移动平台(2)、刀具(5)以及用于驱动刀具(5)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3);待加工原竹(7)通过固定件(8)固定于环形框架(1)的前后两侧,支撑架(4)的下端固定于环形框架(1)的左右两侧,二维移动平台(2)固定于支撑架(4)的顶部,驱动装置(3)的上端固定于二维移动平台(2)上,刀具(5)的上端与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相连接,待加工原竹(7)位于刀具(5)的下部,二维移动平台(2)的控制端及驱动装置(3)的控制端均与计算机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竹三维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用于支撑环形框架(1)的支撑杆(6),其中,各支撑杆(6)的上端与环形框架(1)的底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竹三维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8)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两个固定件(8)分别固定于环形框架(1)前后两侧的上表面上,固定件(8)包括底座(9)及扣合件(10),其中,底座(9)固定于环形框架(1)上,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际平寇跃峰田黎敏魏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