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34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抛机,包括位于中部的基础部,在所述基础部的周围分布有上料工位、至少一个加工工位、下料与对接工位;所述基础部包括固定部以及安装于所述固定部上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包括沿所述固定部的周向分布的多个夹具组,每个所述夹具组包括第一夹具、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竖直下方的第二夹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在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在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沿水平轴线旋转的第一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沿水平轴线旋转的第二旋转电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磨抛机,采用了回转式结构,并且设置有延周向分布的多个夹具组,从而能够对不同工位的工件球体同时进行对应的操作,形成循环式加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Grinding and polish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lish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central department located in the base, around the base por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feeding station, at least one processing station, feeding and docking station; the base comprises a fixed part and a rotat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fixing part; the the rotating part along the fixed par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circumferentially distributed fixture group, each group comprises a first fixture, the fixture is positioned on the first vertically below the second fixture, for driving the first fixture in the vertical lifting movement of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used to drive the second fixtur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second lifting movement of the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first fixture along the horizontal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first rotating motor, to drive the second fixture along the horizontal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rotary motor second. By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grinding and polishing machine, using a rotary structur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ircumferentially extending fixture group distribution, which can also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ball on the workpiece, forming the circulating processing,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抛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抛机,属于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磨抛机常用于对玻璃、钻石、水晶等工件的磨切与抛光,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707189A公开的一种板式夹具磨抛机。现有技术中的磨抛机,使用时将上述工件的球体通过夹具夹持后在磨盘或抛光盘上按照预设角度进行磨削或抛光,多个球体分别被多个夹具头夹持或粘接固定于夹具头,夹具内设置有蜗轮蜗杆驱动机构,通过电机驱动多个夹具头自转从而调整切削或抛光角度,当对球体一侧的加工工序完成后,再将球体取下,调转夹持方向后再对另一侧进行磨削或抛光。而在每次加工工序中,通常只能对球体进行单独的磨、抛工序作业,从而导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的磨抛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磨抛机,包括位于中部的基础部,在所述基础部的周围分布有上料工位、至少一个加工工位、下料与对接工位;所述基础部包括固定部以及安装于所述固定部上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包括沿所述固定部的周向分布的多个夹具组,每个所述夹具组能够随着所述旋转部的整体旋转而到达所述上料工位、加工工位或下料与对接工位;每个所述夹具组包括第一夹具、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竖直下方的第二夹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在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在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沿水平轴线旋转的第一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沿水平轴线旋转的第二旋转电机;在所述加工工位设置有磨抛单元,所述磨抛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磨抛盘、位于所述第一磨抛盘竖直下方的第二磨抛盘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二磨抛盘靠近或远离所述基础部的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夹具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的夹具头自转以调整磨抛角度的第一调节电机,所述第一调节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夹具的夹具头;所述第二夹具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的夹具头自转以调整磨抛角度的第二调节电机,所述第二调节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具的夹具头。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用于安装夹具头以及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安装盒,所述第一调节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盒上,所述第一调节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杆,所述安装盒的旋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磨抛盘外侧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能够将所述第一磨抛盘的至少一部分显露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磨抛盘外侧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能够将所述第二磨抛盘的至少一部分显露的第二缺口。所述磨抛单元包括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基础部的方向上设置的轨道,以及安装于所述轨道上的滑座,所述第一、二磨抛盘安装于所述滑座上。在所述上料工位设置有上料单元;所述上料单元包括用于将工件球体压紧于所述第一夹具的夹具头上的压紧部,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夹具的夹具头进行加热或冷却的第一温度调节部。所述上料单元包括第一加粉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一夹具的夹具头添加粘粉;所述第一加粉机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紧贴设置的粉盒边框、中间滑板以及通孔挡板,所述粉盒边框固定于安装支架上,所述中间滑板能够在滑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靠近或远离所述基础部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粉盒边框滑动,在所述中间滑板的靠近所述基础部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能够随着所述中间滑板的移动而在所述粉盒边框竖直下方至所述第一夹具的夹具头竖直上方的区间内往复运动;在所述中间滑板与所述通孔挡板之间设置有随动弹簧;所述随动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间滑板与所述通孔挡板,给所述通孔挡板施加一个弹力使其能够跟随所述中间滑板往复滑动,并且当所述通孔移动至所述粉盒边框竖直下方时遮挡所述通孔,以及当所述通孔移动至所述第一夹具的夹具头竖直上方时与所述通孔相错开。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滑轨以及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固定于所述中间滑板,所述第二滑块固定于所述通孔挡板。在所述下料与对接工位设置有下料及对接单元;所述下料及对接单元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二温度调节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温度调节部竖直下方的第三温度调节部。所述下料及对接单元包括第二加粉机构,所述第二加粉机构与所述第一加粉机构结构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的磨抛机,采用了回转式结构,并且设置有延周向分布的多个夹具组,从而能够对不同工位的工件球体同时进行对应的操作,形成循环式加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磨抛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磨抛机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部与旋转部框架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夹具组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处于对接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第一夹具与第一旋转电机、第一调节电机的安装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中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夹具组与上料单元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上料单元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中加粉机构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中加粉机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中加粉机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中夹具组与磨抛单元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中磨抛单元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中夹具组与下料与对接单元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中下料与对接单元的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磨抛机,包括位于中部的基础部1,在所述基础部1的周围分布有上料工位、至少一个加工工位、下料与对接工位。在所述上料工位设置有上料单元3。在所述下料与对接工位设置有下料与对接单元4。在所述加工工位设置有磨抛单元2,并且所述加工工位为四个,从而所述磨抛单元2也为四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所述磨抛单元2对工件的球体进行磨切或者抛光,例如可以设置为第一加工工位进行粗磨、第二加工工位进行精磨、第三加工工位进行粗抛、第四加工工位进行精抛。所述基础部1包括固定部11以及安装于所述固定部11上的旋转部12,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部11包括铸铁的基础底座111以及固定于基础底座111上的竖直轴112;所述旋转部12包括位于所述竖直轴112外侧的大体呈六棱形的夹具组支架121以及安装于所述夹具组支架121上并且延所述竖直轴112周向分布的多个夹具组122,每个所述夹具组122能够随着所述旋转部12的整体旋转而到达所述上料工位、加工工位或下料与对接工位。所述夹具组支架121上固定有工位旋转电机123,所述工位旋转电机12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旋转齿轮123a,在所述竖直轴112上固定有固定齿轮112a,所述旋转齿轮123a与所述固定齿轮112a相啮合,通过工位旋转电机123带动旋转齿轮123a转动从而能够驱动所述夹具组支架121转动。如图4、5所示,每个所述夹具组122包括第一夹具91、位于所述第一夹具91竖直下方的第二夹具9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91在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92在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91沿水平轴线旋转的第一旋转电机95、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92沿水平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磨抛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部的基础部,在所述基础部的周围分布有上料工位、至少一个加工工位、下料与对接工位;所述基础部包括固定部以及安装于所述固定部上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包括沿所述固定部的周向分布的多个夹具组,每个所述夹具组能够随着所述旋转部的整体旋转而到达所述上料工位、加工工位或下料与对接工位;每个所述夹具组包括第一夹具、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竖直下方的第二夹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在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在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沿水平轴线旋转的第一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沿水平轴线旋转的第二旋转电机;在所述加工工位设置有磨抛单元,所述磨抛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磨抛盘、位于所述第一磨抛盘竖直下方的第二磨抛盘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二磨抛盘靠近或远离所述基础部的动力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部的基础部,在所述基础部的周围分布有上料工位、至少一个加工工位、下料与对接工位;所述基础部包括固定部以及安装于所述固定部上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包括沿所述固定部的周向分布的多个夹具组,每个所述夹具组能够随着所述旋转部的整体旋转而到达所述上料工位、加工工位或下料与对接工位;每个所述夹具组包括第一夹具、位于所述第一夹具竖直下方的第二夹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在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在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沿水平轴线旋转的第一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沿水平轴线旋转的第二旋转电机;在所述加工工位设置有磨抛单元,所述磨抛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磨抛盘、位于所述第一磨抛盘竖直下方的第二磨抛盘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二磨抛盘靠近或远离所述基础部的动力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的夹具头自转以调整磨抛角度的第一调节电机,所述第一调节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夹具的夹具头;所述第二夹具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的夹具头自转以调整磨抛角度的第二调节电机,所述第二调节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具的夹具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用于安装夹具头以及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安装盒,所述第一调节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盒上,所述第一调节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杆,所述安装盒的旋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端。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磨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抛盘外侧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能够将所述第一磨抛盘的至少一部分显露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磨抛盘外侧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