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搏击击打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207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体育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搏击击打训练器。它包括击打靶,击打靶的凸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击打槽,击打靶的凸面上装设有整体形状呈“V”字形的第一提手带,每条第一提手带的中部和两个端部均缝制于击打靶上,圆形击打槽的槽面上均贴附有击打标志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击打靶所具有的弯曲的弧形结构特点,可将击打靶的凹面贴附于守方人员的胸前或腹前以与人体的身体结构进行有效的融合,保证了使用的舒适性;利用提手带整体呈“V”字形的结构状态以及缝制的方式,可使双手牢固地握持击打靶;由于圆形击打槽的存在同时结合击打标志垫可为攻方人员提供比较醒目的击打标志,使其能够利用拳、脚、臂肘、膝盖准确地进行击打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A multifunctional boxing striking train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ports training instruments,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functional boxing striking trainer. It includes beating target beating target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convex circular groove on the convex hit, hit the target with the overall shape of a first hand provided V shape, with the central handle each of the first and two ends are sewn on the beating target, hit the groove on the circular groove surface are posted with a striking sign mat. The arc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beating target has curved, concave can be attached to the end of the beating target of the chest or abdominal personnel prior to the human body structure and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guarantees the use of comfort; the handle strip was \structure V\ shape and sewing the way, make your hands firmly grip the beating target; because the circular groove are combined with the hit hit mark pad can provide more eye-catching signs of hitting the attacking side, to make use of fists, feet, elbows, knees and accurately hit the training,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搏击击打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体育训练器械
,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搏击击打训练器。
技术介绍
在进行诸如散打、拳击、武术等技击项目的训练时,拳法和腿法的训练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练习科目,而击打板或者击打靶等板状垫体训练装置是练习经常被使用的器械之一,通常情况下,在使用击打靶时,需要一人手持击打靶,练习者以拳击或者脚踹等方式击打击打靶,从而实现训练的目的。目前,现有的击打靶由于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其普遍存在诸如使用的舒适性及握持的牢固性较差(尤其是对于配合训练并手持击打靶的人员来讲)、实用功能单一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搏击击打训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搏击击打训练器,它包括一整体呈弧形板状结构的击打靶,所述击打靶的凸面中央开设有一圆形击打槽,所述击打靶的凸面上且位于圆形击打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一条整体形状呈“V”字形的第一提手带,每条所述第一提手带的开口方向均与圆形击打槽所在的方向相背,且每条所述第一提手带的中部和两个端部均缝制于击打靶上,所述圆形击打槽的槽面上均贴附有一击打标志垫。优选地,所述圆形击打槽的轴向截面形状呈圆台状。优选地,所述圆形击打槽的槽面的中心处镶嵌有一第一魔术贴,所述击打标志垫的表面上镶嵌有一与第一魔术贴对位贴合的第二魔术贴;所述圆形击打槽的槽面上且环绕第一魔术贴开设有一整体形状呈圆环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在圆形击打槽的径向方向的截面形状呈“T”形,所述击打标志垫的表面上形成有一对位嵌合于定位槽内的定位轨。优选地,所述击打标志垫包括一垫体,所述垫体为中空的圆盘状结构体,所述垫体内封装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填料板,所述第二魔术贴和定位轨均位于垫体的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击打靶的左右侧壁上还分别开设有一手指扣槽。优选地,它还包括第二提手带,所述击打靶的顶侧壁和底侧壁上分别装设有两个相互间呈对称分布的第三魔术贴,所述第二提手带的两端通过两个相对应的第三魔术贴贴附于击打靶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利用击打靶所具有的弯曲的弧形结构特点,可将击打靶的凹面贴附于守方人员的胸前或腹前以与人体的身体结构进行有效的融合,保证了使用的舒适性;利用提手带整体呈“V”字形的结构状态以及缝制的方式,可使双手牢固地握持击打靶;由于圆形击打槽的存在同时结合击打标志垫可为攻方人员提供比较醒目的击打标志,使其能够利用拳、脚、臂肘、膝盖准确地进行击打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另外,利用击打靶的结构特点也可为训练人员的背部提供倚靠支撑,以便于训练人员进行诸如举杠铃等力量训练;其结构简单、功能丰富,有助于提升练习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击打标志垫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搏击击打训练器,它包括一整体呈弧形板状结构且由诸如橡胶等材料发泡而成的击打靶1,在击打靶1的凸面中央开设有一圆形击打槽2,同时在击打靶1的凸面上且位于圆形击打槽2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一条整体形状呈“V”字形的第一提手带3,每条第一提手带3的开口方向均与圆形击打槽2所在的方向相背,并且每条第一提手带3的中部和两个端部均缝制于击打靶1上,在圆形击打槽2的槽面上均贴附有一击打标志垫4。由此,攻守双方可利用训练器进行相互配合的搏击训练,具体为:利用击打靶1所具有的弯曲的弧形结构特点,将击打靶1的凹面贴附于守方人员的胸前或腹前以与人体的身体结构进行有效的融合,保证了训练器使用的舒适性,同时,利用第一提手带3整体呈“V”字形的结构状态以及缝制的方式,将双手伸出并使手掌掌心朝向击打靶1的凸面,然后弯曲手持并使手指穿插到形成于第一提手带3与击打靶1的凸面之间的缝隙内,实现对训练器的牢固握持(可参见图3所示的状态);而由于圆形击打槽1的存在同时结合对击打标志垫4可为攻方人员提供比较醒目的击打标志(当然,为增强训练效果,本实施例的击打标志垫4的表面最好能够选用比较醒目的颜色),使其能够利用拳、脚、臂肘、膝盖准确地进行击打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另外,由于整个训练器的整体呈弧形板状结构,也可将两个训练器进行较差叠置放置(当然,也可将一个训练器放置于其他支撑物上),训练人员可依靠在击打靶1上,利用击打靶1的结构特点为训练人员的背部提供倚靠支撑,以便于训练人员进行诸如举杠铃等力量训练(具体可参见图4所示的状态)。为方便攻方人员进行定位击打,同时保证击打时的舒适性,本实施例的圆形击打槽2的轴向截面形状呈圆台状。为增强击打标志垫4的可拆装性,在圆形击打槽2的槽面的中心处镶嵌有一第一魔术贴5,相应地,在击打标志垫4的表面上镶嵌有一与第一魔术贴5对位贴合的第二魔术贴6;同时在圆形击打槽2的槽面上且环绕第一魔术贴5开设有一整体形状呈圆环形的定位槽7,定位槽7在圆形击打槽2的径向方向的截面形状呈“T”形,相应地,在击打标志垫4的表面上形成有一对位嵌合于定位槽7内的定位轨8。由此,在进行击打标志垫4的装配时,可利用魔术贴之间的对位贴合关系将击打标志垫4定位在圆形击打槽2内,然后按压击打标志垫4的边沿使定位轨8卡合在定位槽7内,从而实现击打标志垫4与击打靶1之间的快速装配;反之,也可快速地将两者进行分离拆卸。出于击打标志垫4属于经常受力的部件,为增强攻方人员击打时的舒适性以及延长击打标志垫4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击打标志垫4包括一垫体41,垫体41为中空的圆盘状结构体,在垫体41内封装有由诸如海绵、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填料板42,而第二魔术贴6和定位轨8均位于垫体41的表面上。为丰富整个训练器的使用方式,以满足不同类型的训练科目,在击打靶1的左右侧壁上还分别开设有一手指扣槽9;由此,守方人员将手掌抓扣在手指扣槽9内,从而稳定地抱住击打靶1,以变换击打靶1的凸面或者凹面,从而使攻方人员可以击打击打靶1的不同表面。另外,为增强整个训练器的可携带性以及使用方式的多样性,本实施例的训练器还包括第二提手带11,在击打靶1的顶侧壁和底侧壁上分别装设有两个相互间呈对称分布的第三魔术贴10,第二提手带11的两端通过两个相对应的第三魔术贴10贴附于击打靶1上。由此,可极大地丰富训练器使用方式,如:当将第二提手带11通过两个设置于击打靶1的顶侧壁上的第三魔术贴10装配于击打靶1上时,可利用第二提手带11提携整个训练器,便于训练器的携带移动;当将第二提手带11通过分别设置与击打靶1的顶壁面上和底壁面上的魔术贴装配于击打靶1上时,则可利用第二提手带11直接将训练器挂靠在人体的背部或者胸前,以便于攻方人员进行击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功能搏击击打训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搏击击打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整体呈弧形板状结构的击打靶,所述击打靶的凸面中央开设有一圆形击打槽,所述击打靶的凸面上且位于圆形击打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一条整体形状呈“V”字形的第一提手带,每条所述第一提手带的开口方向均与圆形击打槽所在的方向相背,且每条所述第一提手带的中部和两个端部均缝制于击打靶上,所述圆形击打槽的槽面上均贴附有一击打标志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搏击击打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整体呈弧形板状结构的击打靶,所述击打靶的凸面中央开设有一圆形击打槽,所述击打靶的凸面上且位于圆形击打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一条整体形状呈“V”字形的第一提手带,每条所述第一提手带的开口方向均与圆形击打槽所在的方向相背,且每条所述第一提手带的中部和两个端部均缝制于击打靶上,所述圆形击打槽的槽面上均贴附有一击打标志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搏击击打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击打槽的轴向截面形状呈圆台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搏击击打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击打槽的槽面的中心处镶嵌有一第一魔术贴,所述击打标志垫的表面上镶嵌有一与第一魔术贴对位贴合的第二魔术贴;所述圆形击打槽的槽面上且环绕第一魔术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