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拳击搏击功能训练器,其包括固定器、弹性绳索以及击打物,被连接至所述弹性绳索的另一端,当击打物被击打而移动时,弹性绳索被拉长,当弹性绳索收缩时,击打物随着绳索的收缩而返回。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将固定器固定在头部上,通过击打物,击打物被击打而移动,弹性绳索随着击打物的移动而被拉伸,当弹性绳索收缩时,击打物随着绳索的收缩而返回,训练者可以在击打物返回的途中再击打击打物,由于击打物受力方向不同时会沿不同的轨迹运动,训练者能够再次击中击打物需要有一定的击打精准度,如此,经过多次训练可以使训练者的灵活性提到有效的提升,同时拳击搏击功能训练器携带方便,方便在不同的场合和空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体育训练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拳击搏击功能训练器。
技术介绍
拳击是一种广为流行的体育运动,在日常搏击训练中,人们经常会使用各种训练器械来辅助训练,以提高竞技水平。常见的训练器械如沙包,沙包以悬挂的方式设置,训练人员通过击打沙包实现力量训练。采用沙包存在携带和安装不方便的缺陷。再如申请公布号CN 102527014 A,名称为“拳击练习架”的中国专利技术新型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拳击练习架,支架的下部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三个角上,支架下端分别安装弹簧,弹簧上部安装海绵牛皮包。该拳击练习架充分利用弹簧的力学原理,使弹簧收缩与伸张均匀,人体腰部和上肢肌肉力量有多大,伸张压力就有多大,并且使全脚产生压力,加快腰部和上肢各部位血液循环,使腰部、上肢肌肉加强,提高锻炼身体的功能,对关节疼痛患者恢复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再如,申请公布号CN 102366668 A,名称为“拳击训练器”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拳击训练器,包括拳击体,连接固定拳击体的固定座,作为改进,所述的固定座与拳击体之间设有弹性连接体。上述这两个专利中公开的训练器可以移动和携带,然而其主要是用于搏击中的力量训练,难以训练搏击的灵活性和精准度。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方便、能够训练搏击的精准度和灵活性的拳击搏击功能训练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拳击搏击功能训练器,包括:固定器,用以固定在支撑物上;弹性绳索,其一端与固定器连接;击打物,被连接至所述弹性绳索的另一端,当击打物被击打而移动时,弹性绳索被拉长,当弹性绳索收缩时,击打物随着绳索的收缩而返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器为可围束在人体头部的束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束带的两端为自由端,设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件为魔术贴,魔术贴的公贴设置在所述第一自由端上,魔术贴的母贴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自由端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件为按扣,按扣的公扣设置在所述第一自由端上,按扣的母扣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自由端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束带上固定有连接带,连接带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束带上,连接带两端之间的部位与所述束带分离设置并形成过道,还包括第一挂圈和第二挂圈,第一挂圈与第二挂圈通过枢接件枢接在一起,第一挂圈挂置所述连接带上,所述弹性绳索的相应端系设在所述第二挂圈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击打物为球体,球体的内层为海绵芯层,夕卜层为橡胶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束带为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训练手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训练手套包括用以打击所述击打物的防护部、用以供训练者握持的握持部以及连接在防护部与握持物之间的衔接部,衔接部、防护部以及握持部共同围成供训练者手部穿过的通道。采用这种训练手套,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和使用。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将固定器固定在支撑物上,通过击打击打物,击打物被击打而移动,弹性绳索随着击打物的移动而被拉伸,当弹性绳索收缩时,击打物随着绳索的收缩而返回,训练者可以在击打物返回的途中再击打击打物,由于击打物受力方向不同时会沿不同的轨迹运动,训练者能否再次击中击打物需要有一定的击打精准度,如此,经过多次训练可以使训练者的灵活性提到有效的提升,同时拳击搏击功能训练器携带方便,方便在不同的场合和空间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固定器采用束带,在使用时,束带可以直接固定在人体的头部上,巧妙地以训练者自身的头部为训练器的支撑物,避免了打算训练时而找不到支撑物或固定点的情况,能够使训练者随时随地进行训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训练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0-束带11-第一自由端12-第二自由端13-固定段14-松紧段20-弹性绳索30-球体31-海绵芯层32-橡胶层40-连接带50-第一挂圈60-第二挂圈70-枢接件80-训练手套81-防护部82-握持部83-衔接部84-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1至图3,一种拳击搏击功能训练器,包括:固定器,用以固定在支撑物上;弹性绳索20,其一端与固定器连接;击打物,被连接至所述弹性绳索20的另一端,当击打物被击打而移动时,弹性绳索被拉长,当弹性绳索收缩时,击打物随着绳索的收缩而返回。为了更加方便携带,同时方便随时进行训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器为可围束在人体头部的束带10。束带10可以直接采用环状弹性带,该环形弹性带直接套在人体的头部上,在实施例中束带10选用革。在实施例中,击打物选用球体30,球体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采用海绵芯层31,外层为橡胶层32,通常可以在球体30上增设卡箍,将弹性绳索20固定在卡箍上。采用这种结构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拳击搏击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器,用以固定在支撑物上;弹性绳索,其一端与固定器连接;击打物,被连接至所述弹性绳索的另一端,当击打物被击打而移动时,弹性绳索被拉长,当弹性绳索收缩时,击打物随着绳索的收缩而返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继斌,潘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开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