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胆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14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胆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所述内胆包括内胆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内胆本体周侧的下手持部,所述下手持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内胆本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上手持部,所述上手持部具有朝上的上端面和朝下的下端面,其中,所述下手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手持部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10mm至60mm以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胆因包括上手持部和下手持部,用户操作时因具有两个着力点,更容易端稳所述内胆。

Inner container and cooking utensil with the inner contai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ainer and has the cooking utensils, the liner comprises a liner body and hands are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al side of the liner body part, the hand holding part has an upper surface and a lower surface, wherein the liner body has an opening, the opening edge to extend to form a holding part. The hold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end and the upper end face and the upward downward, the start between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hand holding part holding portion of the vertical distance within 10mm to 60mm. The inner lin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n overhand holding part and a hand holding part, and when the user operates, the inner liner is easier to be stabilized because of two force po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胆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内胆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随着电器烹饪行业的发展,电饭煲、电压力煲等煲类产品越来越普及。现有的煲类产品通常包括内胆、煲体和煲盖,内胆收容在煲体内,煲盖盖合在煲体上用以闭合内胆。为了方便内胆的取放,业内也有在内胆上设置提手的技术方案。如公开号为CN10213303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即公开了一种带有提手的内胆,它是在内胆上设有一对提手,方便用户用双手握住提手将内胆提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常有需要用户仅用一只手将内胆提起的场景,如当内胆外表面有水时,需一手将内胆端平,另一只手用抹布去擦拭内胆外表面的水。这时,对于上述内胆,因内胆的一侧只有提手这一个施力点,一只手不易将内胆端平,无法进行单手操作。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端取的内胆及其烹饪器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胆,其包括内胆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内胆本体周侧的下手持部,所述下手持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内胆本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上手持部,所述上手持部具有朝上的上端面和朝下的下端面,其中,所述下手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手持部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10mm至60mm以内。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手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手持部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15mm至40mm以内。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手持部为自所述内胆本体周侧向外延伸设置的凸环,所述上手持部为自所述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的翻边。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边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落于所述凸环内。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凸环超出所述翻边的距离为4mm至12mm以内。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手持部的上表面的最外端与所述上手持部的上端面的最外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90度。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边凸伸出所述开口边缘的距离为3-15mm。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手持部与下手持部之间的内胆侧壁为弧形壁或竖直壁或弧形壁与竖直壁的组合。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手持部自所述开口边缘向外呈倾斜向上延伸。本技术内胆因包括上手持部和下手持部,用户操作时因具有两个着力点,更容易端稳所述内胆;因设有上手持部,避免了用户因手指抠持在内胆开口边缘内侧而造成硌手或污染烹饪腔的情形;所述下手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手持部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10mm至60mm以内,因而更方便用户的提取操作,不仅方便单手端取内胆,而且符合人体手部的人体力学设计,提升了用户体验。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内胆的烹饪器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内胆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内胆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内胆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内胆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内胆一实施例的膜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内胆;1-内胆本体;10-烹饪腔;101-开口;11-底壁;12-侧壁;2-下手持部;210-上表面;212-下表面;3-上手持部;310-上端面;312-下端面;40-基体;41-氮化层;42-附着层;421-氧化物;422-附着物;43-不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胆100及具有该内胆100的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煲或炒菜机等厨房烹饪用产品。所述内胆100包括内胆本体1,以及设于内胆本体1上的下手持部2和上手持部3。请参见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内胆第一实施例的图示,所示内胆本体1包括底壁11以及自所述底壁11的四周向上延伸设置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与所述侧壁12围成用以容纳食材的烹饪腔10,所述内胆本体1具有一开口101,其与所述底壁12相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胆本体1呈外凸的弧形结构,即所述侧壁12呈向外鼓胀的形状。所述下手持部2是自所述内胆本体1的侧壁12周侧向外延伸设置,所述下手持部2位于所述开口101边缘与所述底壁1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手持部2为围绕所述内胆本体1的侧壁12一周的凸环,所述凸环为薄板状,其具有一定厚度,由于下手持部2是供用户手指进行操作,因而凸环厚度不宜设置地较小,一来避免割伤手指或硌手,影响使用舒适度;二来,其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优选地,所述凸环的厚度为3mm-8mm。所述凸环呈水平设置,其具有相对的上表面210与下表面212,所述凸环的厚度是指所述上表面210与所述下表面212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凸环也可自所述侧壁12向外呈倾斜向下延伸,如此设置,当用户手指按捏在所述下手持部2的下表面212时,手指不易发生滑脱,端持内胆更稳固。所述上手持部3是自所述内胆本体1的开口101边缘向外延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手持部3为自所述内胆本体1的开口101边缘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为具有一定厚度的薄板状,其具有上端面310和下端面312,所述上端面310与所述下端面31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所述翻边的厚度。所述凸环的厚度大于所述翻边的厚度。所述翻边自所述开口101边缘向外呈倾斜向上延伸,如此设置,当用户手指按捏在所述上手持部3上时,内胆不易滑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所述翻边设置为水平延伸。所述翻边凸伸出所述开口边缘的距离为3-15mm,方便手指端取,解决了因翻边太窄而硌手的问题。请重点参见图3,所述下手持部2的下表面212与所述上手持部3的上端面310之间的垂直距离H在10mm至60mm以内,优选地,所述下表面212与所述上端面310之间的垂直距离H在15mm至40mm以内。将所述下手持部2的下表面212与所述上手持部3的上端面310之间的垂直距离设置在上述尺寸范围内,是符合人体手部的人体力学设计的,方便用户双手或单手端取内胆,提升用户体验。所述上手持部3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落于所述下手持部2内,即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上手持部3的最外端与所述下手持部2的最外端齐平或位于所述下手持部2的最外端的内侧。优选地,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下手持部3超出所述上手持部2的距离D为4mm至12mm以内。请继续参见图3,所述下手持部3的上表面310的最外端与所述上手持部2的上端面210的最外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B,所述B的范围为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90度。即,经过如上设置,所述上、下手持部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胆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胆,其包括内胆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内胆本体周侧的下手持部,所述下手持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内胆本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上手持部,所述上手持部具有朝上的上端面和朝下的下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手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手持部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10mm至60mm以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胆,其包括内胆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内胆本体周侧的下手持部,所述下手持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内胆本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上手持部,所述上手持部具有朝上的上端面和朝下的下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手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手持部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10mm至60mm以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手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手持部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15mm至40mm以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手持部为自所述内胆本体周侧向外延伸设置的凸环,所述上手持部为自所述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的翻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落于所述凸环内。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陈修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