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外壳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141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外壳及烹饪器具,其中该金属外壳包括呈筒状的金属围板,所述金属围板具有连接缝,所述金属围板上设置有覆盖所述连接缝的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属外壳可实现金属外壳的连接缝的隐藏,提高了金属外壳的整体美观性。

Metal housing and cooking utensi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tal shell and cooking utensils, wherein the metal shell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metal panel, the panel has metal joints, the metal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cover of the connecting joint control panel. The metal shell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hiding of the connecting seam of the metal shell, and improves the overall beauty of the metal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外壳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家电
,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外壳及应用该金属外壳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金属外壳广泛应用于压力锅、电饭煲等家用器具,其具有质感好,强度高,耐久性强等优点,也有利于产品内部结构的散热。如图1所示,现有的金属外壳为了简化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通常将连接缝110暴露在金属外壳100的表面,这样的设计使得金属外壳100的整体感被破坏,美观性降低。对于金属外壳100的连接往往采用卷边铆接的方法,卷边铆接的方式也破坏金属外壳100表面处理的效果,如拉丝、抛光等表面处理工艺会在连接缝110处断开,而连接缝110暴露使得金属外壳100表面处理痕迹外露,导致整个金属外壳100美观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外壳,旨在提高金属外壳对控制面板支撑结构的稳固性以及金属外壳的整体美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金属外壳,包括呈筒状的金属围板,所述金属围板具有连接缝,所述金属围板上设置有覆盖所述连接缝的控制面板。优选地,所述金属围板上设有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连接缝的安装槽,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优选地,所述金属围板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自由端及位于外侧的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沿所述金属围板的周向重叠,所述第一自由端的末部和第二自由端的首部之间形成所述连接缝。优选地,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于相重叠部分通过铆接结构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铆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自由端并依次相连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自由端并依次相连的第五侧边及第六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围成插口,所述第六侧边插入所述插口内。优选地,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均设置有卡槽,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有对应所述卡槽的凸起,所述凸起插设于所述卡槽。优选地,每一所述卡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配合的第二连接孔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金属外壳、及分别抵接所述金属外壳沿轴向两端的外壳罩和底座,所述外壳罩伸入所述金属外壳内,且中部设有容置所述内锅的空腔,所述金属外壳为上述的金属外壳。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金属外壳的连接缝处安装控制面板,金属外壳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于安装槽的上下两侧都设置有重叠部分,即连接缝对称设置于安装槽的上下两侧,当控制面板安装于金属围板时,金属围板可对控制面板上下两侧进行支撑并连接固定,使得控制面板于金属围板上的安装结构比较稳固,同时,控制面板将连接缝进行遮盖,实现金属外壳的连接缝的隐藏,也提高了金属外壳的整体美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金属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金属外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金属外壳的金属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金属外壳的金属外壳的连接缝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金属外壳153第三侧边110连接缝154第四侧边10金属围板155第五侧边11第一自由端156第六侧边12第二自由端157插口13连接缝16卡槽14安装槽17第一连接孔15铆接结构20控制面板151第一侧边21第二连接孔152第二侧边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金属外壳。参照图2至图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金属外壳,包括呈筒状的金属围板10,金属围板10具有连接缝13,金属围板10上设置有覆盖连接缝13的控制面板20。金属围板10可由金属片材卷曲而成,其围成圆筒状结构。并且在连接缝13所在位置设有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连接缝13的安装槽14,而将控制面板20安装在安装槽14内。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金属围板10的连接缝13处安装控制面板20,控制面板20安装于金属围板10后将连接缝13进行遮盖,实现对金属围板10的连接缝13的隐藏,当金属围板10进行拉丝、抛光等表面处理后,控制面板20将金属围板10连接缝13处的加工痕迹进行遮盖,提高了整个金属外壳结构的整体美观性。具体地,金属围板10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自由端11及位于外侧的第二自由端12,第一自由端11和第二自由端12沿所述金属围板10的周向重叠,连接缝13形成于第一自由端11的末部和第二自由端12的首部之间。进一步的,安装槽14位于所述第一自由端11和第二自由端12重叠部分的面积占其(即安装槽14)总面积的比例大于50%。由于金属围板10重叠部分的面积比较大相应的其强度较大,有利于安装槽14有足够的强度支撑控制面板20。本实施例第一自由端11和第二自由端12于安装槽14的上下两侧都设置有重叠部分,即连接缝13对称设置于安装槽14的上下两侧,当控制面板20安装于金属围板10时,金属围板10可对控制面板20上下两侧进行支撑并连接固定,使得控制面板20于金属围板10上的安装结构比较稳固。进一步地,第一自由端11和第二自由端12于二者相重叠部分通过铆接结构15固定连接,每一所述铆接结构15以安装槽14的上下两侧边的中点的连线为轴线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位于安装槽14上下两侧的每一处铆接结构15均设于安装槽14的上下侧边的中部,并且连接缝13形成于铆接结构15的一侧,铆接结构15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金属外壳及烹饪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的金属围板,所述金属围板具有连接缝,所述金属围板上设置有覆盖所述连接缝的控制面板,所述金属围板上设有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连接缝的安装槽,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金属围板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自由端及位于外侧的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于沿所述金属围板的周向重叠,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于相重叠部分通过铆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围板支撑所述控制面板的上下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的金属围板,所述金属围板具有连接缝,所述金属围板上设置有覆盖所述连接缝的控制面板,所述金属围板上设有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连接缝的安装槽,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金属围板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自由端及位于外侧的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于沿所述金属围板的周向重叠,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于相重叠部分通过铆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围板支撑所述控制面板的上下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由端的末部和第二自由端的首部之间形成所述连接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自由端并依次相连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自由端并依次相连的第五侧边及第六侧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柏锋梅若愚龚俭龙周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