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9061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凹底培养盒和自动化培养机;其中,凹底培养盒上下开口,凹底培养盒的内壁靠下的位置形成凹底,凹底与凹底培养盒内壁密封连接;自动化培养机包括顶盖、支撑部和底座,顶盖通过支撑部与底座连接,顶盖和底座之间的距离大于凹底培养盒的高度;自动化培养机还包括:控制系统、震荡摇床、温度调节装置、PH值调整装置、投食装置和更换培养基的装置;震荡摇床、温度调节装置、PH值调整装置、投食装置和更换培养基的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工作;凹底培养盒能够放置在震荡摇床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生物培养装置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了PH值、水温、水质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

A biological cultur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iological culture device, including: base training box and automation training machine; the base training box open, concave wall culture down position box form a concave inner box sealing connection concave and concave culture; automatic cultivating machine comprises a top cover, a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base, through the roof the suppor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base is greater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op cover and the base culture box height; automatic cultivation machine also comprises a control system, vibration shaker,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pH adjusting device, feeding device and replacement of medium; vibration shaker,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pH adjusting device, switching device for food device and medium replacement work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ontrol system; base culture box can be placed on the table on the shock. The biological cultivation device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utomation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pH value, water temperature and water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培养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物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水蚤、水螅、涡虫等生物在科研和实际生产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实用价值,毒理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中经常可以见到这类生物的身影。另外,水蚤、水螅、涡虫等生物也是一种优良的鱼类饲料。目前在这些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主要由科研人员进行PH值、水温等的参数监控,以及换水和投食等任务,导致科研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人为主观因素较多,不利于科学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培养装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凹底培养盒和自动化培养机;其中,凹底培养盒上下开口,凹底培养盒的内壁靠下的位置形成凹底,凹底与凹底培养盒内壁密封连接;自动化培养机包括顶盖、支撑部和底座,顶盖通过支撑部与底座连接,顶盖和底座之间的距离大于凹底培养盒的高度;自动化培养机还包括:控制系统、震荡摇床、温度调节装置、PH值调整装置、投食装置和更换培养基的装置;震荡摇床、温度调节装置、PH值调整装置、投食装置和更换培养基的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工作;凹底培养盒能够放置在震荡摇床上。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培养装置包括水位探头,水位探头设置在顶盖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震荡摇床设置在底座上,包括侧壁和底壁,底壁上表面上凸形成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与侧壁之间形成容置槽,容置槽的尺寸与凹底培养盒的圆柱筒下部的尺寸相匹配;该固定结构的上表面具有与凹底培养盒的凹底相匹配的形状。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探头、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和冷却金属板,冷却金属板纵向设置在震荡摇床侧壁上表面上,并且围绕凹底培养盒设置,冷却液从冷却液入口进入冷却金属板内部,并从冷却液出口流出。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金属板,加热金属板设置在震荡摇床圆柱形固定结构的上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PH值调整装置包括PH值探头、PH值酸性调整液入口、PH值碱性调整液入口、PH值酸性调整液储液盒和PH值碱性调整液储液盒,PH值探头、PH值酸性调整液入口和PH值碱性调整液入口均设置在顶盖的下表面,PH值碱性调整液储液盒中的碱性调整液通过第一防腐蚀管道与碱性调整液入口连通,PH值酸性调整液储液盒中的酸性调整液通过第二防腐蚀管道与酸性调整液入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投食装置包括投食口和储食盒,投食口设置在顶盖的下表面,储食盒通过第三输送管道与投食口连通。进一步地,更换培养基的装置包括灯、液体抽取软管、液体抽取软管接头、培养基入口和培养基供应设备,灯设置在顶盖的下表面,培养基入口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培养基供应设备连通;液体抽取软管一端密封安设于液体抽取软管接头处,液体抽取软管另一端靠近底座,液体抽取软管接头为中空结构,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废弃液回收装置连通。进一步地,凹底培养盒为上下开口的圆柱筒,凹底为倒圆锥形凹底,倒圆锥形凹底的底部尖端不凸出于凹底培养盒下部圆柱筒的底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生物培养装置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了PH值、水温、水质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并且体积小巧轻便,经济成本小。再者,本技术提出的生物培养装置可根据培养对象将水温和PH值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水蚤研究中的无关变量,降低科研人员工作量,较好完成实验室条件下的高要求养殖和实验任务。另外,本技术提出的生物培养装置也可用于水蚤等生物的养殖阶段,自动纯化生物,自动完成换水和投食等繁杂的任务,较好完成水蚤等生物的保种传代与饲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生物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的圆柱形顶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技术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生物培养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凹底培养盒2和自动化培养机1。其中,凹底培养盒2为上下开口的圆柱筒,凹底培养盒的内壁靠下的位置形成倒圆锥形凹底203,凹底203与凹底培养盒2内壁密封连接,从而在凹底203和凹底培养盒2内壁之间形成可以容纳培养基的容器空间。凹底培养盒2被凹底分隔而成的上部圆柱筒201和下部圆柱筒202沿径向的壁厚可以相同或不同。凹底培养盒2的材质优选耐热无毒塑料。倒圆锥形凹底203的底部尖端不凸出于凹底培养盒下部圆柱筒202的底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技术实施例提到的圆柱形也可以用其他形状替代,例如正多边形等。自动化培养机1包括圆柱形顶盖101、支撑板102和底座103,圆柱形顶盖101通过支撑板102与底座103连接,图1中支撑板102将圆柱形顶盖101和底座103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这里的左右根据图1所示的左右来定义),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支撑板102也可以位于圆柱形顶盖101和底座103一侧,从而在圆柱形顶盖101和底座103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圆柱形顶盖101和底座103之间的距离大于凹底培养盒2的高度,以便凹底培养盒2能够放置在圆柱形顶盖101和底座103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自动化培养机1结构的划分仅是为了描述方便,并不表示圆柱形顶盖101、支撑板102和底座103只能为分体结构,圆柱形顶盖101、支撑板102和底座103也可以根据工艺条件和实际需求设计成一体成型结构。自动化培养机1还包括:控制系统(未图示)、控制探头105、测量探头104、液体抽取软管106、震荡摇床107、加热金属板108、冷却装置109、PH值调整液储液盒110、储食盒(未图示)和灯111。其中,控制探头105和测量探头104均设置在圆柱形顶盖101朝向右侧空间的下表面,控制探头105中设置有培养基入口1051、PH值调整液入口和投食口1054,PH值调整液入口包括NaHCO3调整液入口1052和NaCl调整液入口1053;测量探头104中设置有温度探头1043、PH值探头1042和水位探头1041。培养基入口1051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培养基供应设备连通。液体抽取软管106一端密封安设于液体抽取软管接头112处,液体抽取软管106另一端靠近底座103,优选地,液体抽取软管106的另一端应尽量靠近底座103,以便在凹底培养盒2放置在震荡摇床107上、液体抽取软管106放入凹底培养盒2中时,液体抽取软管106的另一端能尽量靠近凹底培养盒2的凹底203的底部;液体抽取软管接头112位于圆柱形顶盖101朝向右侧空间的下表面。液体抽取软管接头112为中空结构,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废弃液回收装置连通。灯111设置在圆柱形顶盖101朝向右侧空间的下表面,为凹底培养盒2中的生物提供光照。例如,可以利用生物的趋光性,将生物吸引到培养基液面附近,从而能进行培养基更换等操作。震荡摇床107设置在底座103上。震荡摇床107包括侧壁1071和底壁(未图示),底壁上表面上凸形成有圆柱形固定结构1073,圆柱形固定结构1073与侧壁1071之间形成环形槽1072,环形槽1072的尺寸与凹底培养盒2的下部圆柱筒202的底部尺寸相匹配,以便凹底培养盒2放置在震荡摇床107上时凹底培养盒2的下部圆柱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底培养盒和自动化培养机;其中,凹底培养盒上下开口,凹底培养盒的内壁靠下的位置形成凹底,凹底与凹底培养盒内壁密封连接;自动化培养机包括顶盖、支撑部和底座,顶盖通过支撑部与底座连接,顶盖和底座之间的距离大于凹底培养盒的高度;自动化培养机还包括:控制系统、震荡摇床、温度调节装置、PH值调整装置、投食装置和更换培养基的装置;震荡摇床、温度调节装置、PH值调整装置、投食装置和更换培养基的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工作;凹底培养盒能够放置在震荡摇床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底培养盒和自动化培养机;其中,凹底培养盒上下开口,凹底培养盒的内壁靠下的位置形成凹底,凹底与凹底培养盒内壁密封连接;自动化培养机包括顶盖、支撑部和底座,顶盖通过支撑部与底座连接,顶盖和底座之间的距离大于凹底培养盒的高度;自动化培养机还包括:控制系统、震荡摇床、温度调节装置、PH值调整装置、投食装置和更换培养基的装置;震荡摇床、温度调节装置、PH值调整装置、投食装置和更换培养基的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工作;凹底培养盒能够放置在震荡摇床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培养装置包括水位探头,水位探头设置在顶盖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摇床设置在底座上,包括侧壁和底壁,底壁上表面上凸形成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与侧壁之间形成容置槽,容置槽的尺寸与凹底培养盒的圆柱筒下部的尺寸相匹配;该固定结构的上表面具有与凹底培养盒的凹底相匹配的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探头、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和冷却金属板,冷却金属板纵向设置在震荡摇床侧壁上表面上,并且围绕凹底培养盒设置,冷却液从冷却液入口进入冷却金属板内部,并从冷却液出口流出。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森辛浩然甘学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