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电极层形成用分散液和半导体电极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897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得到具有不容易发生裂纹的多孔质层、进而转换效率高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电极层形成用浆液。半导体电极层形成用浆液含有粒径不同的2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粒子。将浆液涂布、烧成之后得到的半导体电极层即使是3~10μm的膜厚,也不容易发生裂纹,能够获得高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半导体电极层形成用分散液和半导体电极层
本专利技术涉及形成即使是10~20μm的厚膜也不容易发生裂纹的多孔质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的光电转换元件。
技术介绍
随着对地球温室化、化石资源枯竭问题的关心日益提高,对以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在全世界都成为了热门课题。太阳能电池是能够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转换器件,由于以太阳光作为能量来源,所以使用有限的化石资源的必要性变小,并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问题得到了抑制,对地球环境影响极小。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构成材料,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现在使用硅半导体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硅型太阳能电池)最为普及。但是,在硅型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时需要高纯度的半导体材料,此外需要用于形成pn结的精细工序,所以制造工序数量多,需要大的装置,存在太阳能电池制造工序中能耗大、制造成本高,甚至环境负荷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该太阳能电池中一直研究的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参照[非日本文献1][日本专利1]),自从グレッツェル等提出来以来,由于使用的材料价格便宜,而且能够以较简单的工艺来制造等优点,所以期待其能够作为环境负荷少的太阳能电池被实用化。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半导体电极层形成用分散液和半导体电极层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电极层形成用浆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一次粒径不同的两种以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而成的浆液,一次粒径中一种的众数粒径为1~50nm,另一种的众数粒径为1~13nm,并且液中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微粒的分散粒径为1~200n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26 JP 2014-2657691.一种半导体电极层形成用浆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一次粒径不同的两种以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而成的浆液,一次粒径中一种的众数粒径为1~50nm,另一种的众数粒径为1~13nm,并且液中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微粒的分散粒径为1~200nm。2.一种半导体电极层形成用浆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一次粒径不同的两种以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而成的浆液,一次粒径中一种的众数粒径为1~50nm,另一种的众数粒径为1~13nm,并且所述浆液含有高分子分散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电极层形成用浆液,其特征在于,高分子分散剂是丙烯酸系共聚物、丁醛树脂、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含羟基羧酸酯、高分子量多元羧酸的盐、烷基多元胺系、多元醇酯系中的任1种以上。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电极层形成用浆液,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微粒是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铌、氧化钨、钛酸锶中的1种以上。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澄代春山泰三
申请(专利权)人:御国色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