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机用塑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88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机用塑胶支架,属于电机装配制造技术领域,用于以解决现有的滚动轴承直接与支架轴承位配合的方式,存在由于支架强度不够而造成支架裂开的隐患;此外,在轴承室与轴承支架上加条状轴承套的方式,生产效率低,容易造成轴承支架变形的问题。包括电机支架、设置于电机支架中部的支架轴承室和滚动轴承,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架轴承室内,支架轴承室内设有圆柱形定位槽,圆柱形定位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环,圆柱形定位槽内设置有与圆柱形定位槽相匹配的轴承套。通过本实技术方案提供的轴承套,有效地提高了塑胶支架与轴承配合的强度,避免了生产过程中造成支架裂开以及支架变形的现象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电机用塑胶支架
本技术属于电机装配制造
,具体来说,是一种微电机用塑胶支架。
技术介绍
微特电机,全称微型特种电机,简称微电机,是指直径小于160mm或额定功率或具有特殊性能、特殊用途的微特电机。微特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中,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或用于传动机械负载,也可作为设备的交、直流电源。微特电机发展趋势逐渐由小功率转向大功率发展,大功率电机普遍应用与打草机、破壁机等产品。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注塑成型塑胶支架普遍存在于大功率微电机中,目前使用较多塑胶支架材质为PPS、PMC、PA66等热塑性以及热固性材料。然而,现有的微特电机在生产过程中一种形式是滚动轴承直接与支架轴承位配合,此配合方式存在由于支架强度不够而造成支架裂开的隐患。另外一种装配形式是在轴承室与轴承支架加条状轴承套,在生产过程中效率不高,容易造成轴承支架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微电机用塑胶支架,以解决现有的滚动轴承直接与支架轴承位配合的方式,存在由于支架强度不够而造成支架裂开的隐患;此外,在轴承室与轴承支架上加条状轴承套的方式,生产效率低,容易造成轴承支架变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电机用塑胶支架,包括电机支架、设置于电机支架中部的支架轴承室和滚动轴承,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架轴承室内,支架轴承室内设有圆柱形定位槽,圆柱形定位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环,圆柱形定位槽内设置有与圆柱形定位槽相匹配的轴承套,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于轴承套内,轴承套的上部设置有多个爪状结构,多个爪状结构围成一圆柱体空间,轴承套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定位环相匹配的第二定位环。本实技术方案提供的轴承套,有效地提高了塑胶支架与轴承配合的强度,避免了生产过程中造成支架裂开以及支架变形的现象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其工作原理为:本新型设计采用65Mn材质压制成圆柱爪形轴承套,将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于轴承套内,通过圆柱爪形轴承套与轴承室直接配合,避免了滚动轴承直接与支架轴承位配合带来的隐患,以及在轴承室与轴承支架上加条状轴承套的方式带来的不足。进一步限定,多个爪状结构均向外倾斜设置,多个爪状结构的倾斜角度相同。将多个爪状结构均向外倾斜设置,使上半部分爪状结构在装配过程中与轴承室过盈配合,提高了轴承套在轴承室的稳定性,使轴承套不易松脱;多个爪状结构的倾斜角度相同,使轴承套能够垂直定位于轴承室内,便于滚动轴承的装配,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进一步限定,爪状结构的倾斜角度为75°~85°。倾斜角度优选为80°,既能保证轴承套不易松脱,将其准确定位于轴承室内,又能方便于装配,避免角度过大导致的装配难度大的问题。进一步限定,多个爪状结构之间分别设置有分隔槽,分隔槽设置为U型结构。分隔槽存在,更方便于爪状结构的加工,避免加工过程中相邻爪状结构之间的相互干扰;分隔槽设置为U型结构,有效地增大了爪状结构下部的受力面积,增大了爪状结构与轴承室过盈配合时的反作用力,使装配更加稳定性。进一步限定,多个爪状结构的大小尺寸完全相同。多个爪状结构的大小尺寸完全相同,使各个爪状结构对轴承室的反作用力相同,避免轴承套因受力不均导致的倾斜或者偏移,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微电机用塑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微电机用塑胶支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主要原件符号说明如下:电机支架1、支架轴承室2、滚动轴承3、圆柱形定位槽4、第一定位环5、轴承套6、爪状结构7、第二定位环8、分隔槽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微电机用塑胶支架,包括电机支架1、设置于电机支架1中部的支架轴承室2和滚动轴承3,滚动轴承3转动连接于支架轴承室2内,支架轴承室2内设有圆柱形定位槽4,圆柱形定位槽4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环5,圆柱形定位槽4内设置有与圆柱形定位槽4相匹配的轴承套6,滚动轴承转3动连接于轴承套6内,轴承套6的上部设置有多个爪状结构7,多个爪状结构7围成一圆柱体空间,轴承套6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定位环5相匹配的第二定位环8。多个爪状结构7均向外倾斜设置,多个爪状结构7的倾斜角度相同。爪状结构7的倾斜角度为75°~85°。多个爪状结构7之间分别设置有分隔槽9,分隔槽9设置为U型结构。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微电机用塑胶支架,包括电机支架1、设置于电机支架1中部的支架轴承室2和滚动轴承3,滚动轴承3转动连接于支架轴承室2内,支架轴承室2内设有圆柱形定位槽4,圆柱形定位槽4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环5,圆柱形定位槽4内设置有与圆柱形定位槽4相匹配的轴承套6,滚动轴承转3动连接于轴承套6内,轴承套6的上部设置有多个爪状结构7,多个爪状结构7围成一圆柱体空间,轴承套6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定位环5相匹配的第二定位环8。多个爪状结构7均向外倾斜设置,多个爪状结构7的倾斜角度相同。爪状结构7的倾斜角度为75°~85°。多个爪状结构7之间分别设置有分隔槽9,分隔槽9设置为U型结构。多个爪状结构7的大小尺寸完全相同。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多个爪状结构的大小尺寸完全相同;使各个爪状结构对轴承室的反作用力相同,避免轴承套因受力不均导致的倾斜或者偏移,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技术方案提供的轴承套,有效地提高了塑胶支架与轴承配合的强度,避免了生产过程中造成支架裂开以及支架变形的现象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其工作原理为:本新型设计采用65Mn材质压制成圆柱爪形装轴承套,下半部分圆柱状结构与轴承室直接配合,与轴承室紧密结合,起到导向作用,上半部分爪状结构,在装配过程中与轴承室过盈配合,不易松脱,避免了滚动轴承直接与支架轴承位配合带来的隐患,以及在轴承室与轴承支架上加条状轴承套的方式带来的不足。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微电机用塑胶支架。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微电机用塑胶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电机用塑胶支架,包括电机支架、设置于电机支架中部的支架轴承室和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架轴承室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轴承室内设有圆柱形定位槽,所述圆柱形定位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环,所述圆柱形定位槽内设置有与圆柱形定位槽相匹配的轴承套,所述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于轴承套内,所述轴承套的上部设置有多个爪状结构,所述多个爪状结构围成一圆柱体空间,所述轴承套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定位环相匹配的第二定位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机用塑胶支架,包括电机支架、设置于电机支架中部的支架轴承室和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架轴承室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轴承室内设有圆柱形定位槽,所述圆柱形定位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环,所述圆柱形定位槽内设置有与圆柱形定位槽相匹配的轴承套,所述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于轴承套内,所述轴承套的上部设置有多个爪状结构,所述多个爪状结构围成一圆柱体空间,所述轴承套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定位环相匹配的第二定位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刚勇付祺易恭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