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系统及具备该锅炉给水系统的锅炉、锅炉给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875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锅炉给水系统及具备该锅炉给水系统的锅炉、锅炉给水方法,其防止具备火炉的锅炉的省煤器中的给水的蒸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锅炉给水系统具备:第1路径(10a),向与来自火炉的排气进行热交换的给水加热用省煤器(4)给水;第2路径(10b),从给水加热用省煤器(4)的给水出口向辅助锅炉(2)给水;第3路径(10c),从第1路径(10a)分支且对给水加热用省煤器(4)进行旁通而向辅助锅炉(2)给水;温度检测部(11),设置于第2路径(10b),并检测流通的水的温度;流量调节部(12),调节向第1路径(10a)与第3路径(10c)流通的水量;及控制部(13),以由温度检测部(11)检测出的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的方式调节第1路径(10a)的水量与第3路径(10c)的水量,所述第1规定温度低于给水加热用省煤器(4)中的水的蒸发温度。

Boiler feed water system and boiler and boiler feed water supply method with the boiler water supply system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boiler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a boiler and boiler feed water supply method with the boiler feed water system, which prevents the evaporation of the water supply in a economizer of a boiler with a furnace. \u672c\u53d1\u660e\u7684\u9505\u7089\u7ed9\u6c34\u7cfb\u7edf\u5177\u5907\uff1a\u7b2c1\u8def\u5f84(10a)\uff0c\u5411\u4e0e\u6765\u81ea\u706b\u7089\u7684\u6392\u6c14\u8fdb\u884c\u70ed\u4ea4\u6362\u7684\u7ed9\u6c34\u52a0\u70ed\u7528\u7701\u7164\u5668(4)\u7ed9\u6c34\uff1b\u7b2c2\u8def\u5f84(10b)\uff0c\u4ece\u7ed9\u6c34\u52a0\u70ed\u7528\u7701\u7164\u5668(4)\u7684\u7ed9\u6c34\u51fa\u53e3\u5411\u8f85\u52a9\u9505\u7089(2)\u7ed9\u6c34\uff1b\u7b2c3\u8def\u5f84(10c)\uff0c\u4ece\u7b2c1\u8def\u5f84(10a)\u5206\u652f\u4e14\u5bf9\u7ed9\u6c34\u52a0\u70ed\u7528\u7701\u7164\u5668(4)\u8fdb\u884c\u65c1\u901a\u800c\u5411\u8f85\u52a9\u9505\u7089(2)\u7ed9\u6c34\uff1b\u6e29\u5ea6\u68c0\u6d4b\u90e8(11)\uff0c\u8bbe\u7f6e\u4e8e\u7b2c2\u8def\u5f84(10b)\uff0c\u5e76\u68c0\u6d4b\u6d41\u901a\u7684\u6c34\u7684\u6e29\u5ea6\uff1b\u6d41\u91cf\u8c03\u8282\u90e8(12)\uff0c\u8c03\u8282\u5411\u7b2c1\u8def\u5f84(10a)\u4e0e\u7b2c3\u8def\u5f84(10c)\u6d41\u901a\u7684\u6c34\u91cf\uff1b\u53ca\u63a7\u5236\u90e8(13)\uff0c\u4ee5\u7531\u6e29\u5ea6\u68c0\u6d4b\u90e8(11)\u68c0\u6d4b\u51fa\u7684\u6e29\u5ea6\u4f4e\u4e8e\u7b2c1\u89c4\u5b9a\u6e29\u5ea6\u7684\u65b9\u5f0f\u8c03\u8282\u7b2c1\u8def\u5f84(10a)\u7684\u6c34\u91cf\u4e0e\u7b2c3\u8def\u5f84(10c)\u7684\u6c34\u91cf\uff0c\u6240\u8ff0\u7b2c1\u89c4\u5b9a\u6e29\u5ea6\u4f4e\u4e8e\u7ed9\u6c34\u52a0\u70ed\u7528\u7701\u7164\u5668(4)\u4e2d\u7684\u6c34\u7684\u84b8\u53d1\u6e29\u5ea6\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锅炉给水系统及具备该锅炉给水系统的锅炉、锅炉给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给水系统及具备该锅炉给水系统的锅炉、锅炉给水方法。
技术介绍
搭载于船舶且满足船内的温热需求的船用辅助锅炉,由于其使用频率低,相比效率,一直选定初期费用低廉的锅炉,但是近年来燃料费变高而趋于重视效率。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可以考虑在锅炉排气出口设置对给水进行加热的省煤器的方法,但是存在给水在省煤器内被蒸发而无法得到规定的性能的课题。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在联合循环发电设备的废热回收锅炉中,设置有调节流经省煤器的水与对省煤器进行旁通的水量的调节阀,使用省煤器出口的输出信号,通过调节阀来调节流经省煤器的流量与进行旁通的流量,以免省煤器内的水蒸发。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在燃气轮机联合设备的废热回收锅炉中,设置有从省煤器的水的上升部传热管的中途经由废热回收锅炉的外部而到达滚筒的抽出管路,以免通过排气被加热,并且为了防止在省煤器中产生蒸汽时由于产生于传热管中的蒸汽而引起流量下降,将流路切换至废热回收锅炉之外。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2-758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平8-3270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和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使用排气省煤器的结构,而对将省煤器配置在具备火炉的锅炉的具体的结构等一概没有记载,无法解决将省煤器应用于锅炉时所产生的抑制省煤器中的蒸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具备火炉的锅炉在省煤器中的给水蒸发的给水系统及具备该给水系统的锅炉、锅炉给水方法。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为锅炉给水系统,其具备:第1路径,向与来自火炉的排气进行热交换的温水加热器给水;第2路径,从所述温水加热器的给水出口向锅炉给水;第3路径,从所述第1路径分支且对所述温水加热器进行旁通而向所述锅炉给水;温度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2路径,并检测流通的水的温度;流量调节机构,调节向所述第1路径流通的水量与向所述第3路径流通的水量的比例;及控制机构,以由所述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的方式调节所述流量调节机构,所述第1规定温度低于所述温水加热器中的水的蒸发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水经由第1路径而供给到温水加热器,供给到温水加热器的水与来自火炉的排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之后的水从温水加热器的给水出口经由第2路径而供给到锅炉。从第1路径分支且对温水加热器进行旁通而向第3路径流动的水未在温水加热器中流通,因此在温水加热器中未进行热交换,而以第1路径中给水的温度供给到锅炉侧。在第1路径流通且在温水加热器中进行热交换的水量与向第3路径流通的水量被调节为,温水加热器的给水出口侧即在第2路径中测量出的水的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所述第1规定温度低于温水加热器中的水的蒸发温度。如此,通过预先将第1规定温度设定为低于由温水加热器的过度加热而给水的水被蒸发的温度,能够容易防止通过火炉的排气进行热交换的温水加热器中的蒸发。并且,由运行人员手动进行用于防止温水加热器中的蒸发的运行切换,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能够防止操作的失误。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锅炉可以设为船用辅助锅炉即锅炉给水系统。即使对船用辅助锅炉与温水加热器进行组合,也能够抑制蒸发。另外,船用辅助锅炉是指搭载于船舶且满足船内的温热需求的锅炉,例如,作为船内的蒸汽驱动设备的动力源和加热介质,或者,利用于厨房用热水供暖、油轮的装卸泵中所需的蒸汽与惰性气体的供给等,与用于满足船舶的原动力的主锅炉区分。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锅炉给水系统的所述第3路径可以从所述第1路径分支而与所述第2路径进行汇合。对锅炉直接连接第3路径的情况下,虽然锅炉的设计变更或用于锅炉的设计变更的成本较高,但是通过设为与第2路径进行汇合的结构,无需进行锅炉的设计变更,也可抑制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锅炉给水系统中,优选将所述流量调节机构的位置设为沿铅垂方向比所述温水加热器的给水入口更高的位置。通过该结构,即使在对流量调节机构进行控制来将第1路径设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因流量调节机构水会在下游侧的第1路径积留。优选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锅炉给水系统的所述控制机构进行如下控制,在由所述温度检测机构测量出的温度比所述第1规定温度低的情况下,使给水的全量向所述第1路径流通,并且将所述第3路径的水量设为零,在由所述温度检测机构测量出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路径的水量设为零,并且使给水的全量向所述第3路径流通。若在温水加热器的给水出口侧中测量出的温度比第1规定温度低,则全量的水在温水加热器中被加热,在成为第1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并未使水向温水加热器流通而全部进行旁通,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温水加热器中的给水的蒸发。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锅炉给水系统可以设为,在所述火炉使用不包含硫化物等腐蚀成分的燃料的情况下控制给水的温度,从而向第1路径供给温度低于使用包含所述腐蚀成分的燃料且未控制给水的温度的情况下的所述第1路径的给水温度的水。在使用不包含硫化物等腐蚀成分的燃料的情况下,由于不会产生温水加热器的硫酸腐蚀的问题,能够供给温度比使用包含硫化物等腐蚀成分的燃料的情况下的给水温度低的水,因此能够控制给水的温度来降低给水温度。由此,能够降低温水加热器中的给水温度,且由温水加热器进行热交换之后的水温相比未控制给水的温度的情况更能够被抑制。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锅炉给水系统的所述控制机构可以设为,所述控制机构根据由所述温度检测机构测量出的水的温度与所述第1规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来调节向所述第1路径流通的水量与向所述第3路径流通的水量的分配。由此,能够微调节由温度检测机构测量出的水的温度。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锅炉给水系统的所述控制机构可以设为,在进行成为所述第1规定温度以上且将所述第1路径的水量设为零,并使给水的全量向所述第3路径流通的控制之后,根据在所述第1路径中水被蒸发时所需的热量的运算结果与可以对所述温水加热器赋予的热量的估计结果,将所述第1路径的水量与所述第3路径的水量返回控制前的状态。如此,并非仅以第2路径的水温进行判定,根据在第1路径中产生的蒸发所需的热量的运算结果与可以对温水加热器赋予的热量的估计结果来进行判定,由此安全地防止水的蒸发。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为具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给水系统的船用辅助锅炉。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为锅炉给水方法,其具有:第1过程,在从温水加热器的给水出口向锅炉给水的第2路径中,检测流通的水的温度;第2过程,调节向所述温水加热器给水的第1路径及从所述第1路径分支且对所述温水加热器进行旁通而向所述锅炉给水的第3路径流通的水量;第3过程,以在所述第1过程中检测出的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的方式调节向所述第1路径流通的水量与向所述第3路径流通的水量的比例,所述第1规定温度低于所述温水加热器中的水的蒸发温度。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具备省煤器的锅炉中,起到能够防止省煤器内的给水的蒸发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炉给水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炉给水系统的工作流程。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炉给水系统中的第1路径与第3路径的水量的分配量的一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锅炉给水系统及具备该锅炉给水系统的锅炉、锅炉给水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给水系统,其具备:第1路径,向与来自火炉的排气进行热交换的温水加热器给水;第2路径,从所述温水加热器的给水出口向锅炉给水;第3路径,从所述第1路径分支且对所述温水加热器进行旁通而向所述锅炉给水;温度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2路径,并检测流通的水的温度;流量调节机构,调节向所述第1路径流通的水量与向所述第3路径流通的水量的比例;及控制机构,以由所述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的方式调节所述流量调节机构,所述第1规定温度低于所述温水加热器中的水的蒸发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10 JP 2015-0239771.一种锅炉给水系统,其具备:第1路径,向与来自火炉的排气进行热交换的温水加热器给水;第2路径,从所述温水加热器的给水出口向锅炉给水;第3路径,从所述第1路径分支且对所述温水加热器进行旁通而向所述锅炉给水;温度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2路径,并检测流通的水的温度;流量调节机构,调节向所述第1路径流通的水量与向所述第3路径流通的水量的比例;及控制机构,以由所述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的方式调节所述流量调节机构,所述第1规定温度低于所述温水加热器中的水的蒸发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给水系统,其中,所述锅炉为船用辅助锅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给水系统,其中,所述第3路径从所述第1路径分支而与所述第2路径进行汇合。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给水系统,其中,将所述流量调节机构的位置设为沿铅垂方向比所述温水加热器的给水入口更高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给水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机构进行如下控制,在由所述温度检测机构测量出的温度比所述第1规定温度低的情况下,使给水的全量向所述第1路径流通,并且将所述第3路径的水量设为零,在由所述温度检测机构测量出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路径的水量设为零,并且使给水的全量向所述第3路径流通。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野正广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