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GECOM公司专利>正文

机动车用门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87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5:43
机动车用门闩装置设置有:锁定马达14;锁定旋转构件15能够通过锁定马达14而被驱动旋转;锁定机构16、18,包括能够通过锁定旋转构件15的旋转而在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选择性地切换的机械元件;释放马达22;以及电动释放杆24,经由释放轴102枢转地安装到壳体且通过释放马达22的驱动而旋转以能够在不考虑锁定机构16、18的状态的情况下释放啮合机构的啮合。如果锁扣S进入主体4的锁扣进入槽41以与啮合机构啮合所沿着的进入路线被定义为锁扣进入线X,则用于锁定马达14的外壳14a配置在锁扣进入线X的上方,且用于释放马达22的外壳22a配置在锁扣进入线X的下方。

Latch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Motor vehicle latch apparatus is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motor 14; locking member 15 can lock the motor 14 is driven by rotating the locking mechanism; 16, 18, including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member 15 is locked between the unlocked and locked position to selectively switch mechanical components and electric motor 22; release; release rod 24 through the release of 102, meshing shaft pivotally mounted to the housing and the drive motor 22 and rotated to release to release the meshing mechanism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state of the lock mechanism 16, 18 case. If the lock lock S into the body 4 into the groove 41 by engaging with the engaging mechanism along the access route is defined as the lock into the line of X, is used to lock the motor 14 14a shell is arranged above the lock into the line of X, and for the release of 22a 22 shell motor disposed below the lock into the line of 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用门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用门闩装置。
技术介绍
一种机动车用门闩装置包括与车体侧的锁扣啮合以将车门保持在闭锁位置的啮合机构和用于操作该啮合机构的操作机构,且被分类为用于能够基于诸如车门上的外侧把手或内侧把手的机械元件的操作而通过诸如杆和连杆等的机械元件释放啮合机构的啮合的手动释放式和用于能够基于诸如车门上的开关的电气操作元件而通过诸如用于驱动的马达等的电气元件释放啮合机构的啮合的电动释放式。如专利文献1所述,手动释放式门闩装置包括锁定马达和锁定机构(专利文献1中的操作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杆和连杆,用于选择性地切换基于锁定马达而使机械操作元件的车门打开操作有效以能够释放啮合机构的啮合的解锁状态和使打开操作无效以不能够释放啮合机构的啮合的锁定状态。在专利文献2、3中记载了电动释放式门闩装置。专利文献2中的门闩装置包括:电动释放机构,该电动释放机构包括可以利用车门上的车门打开开关而被驱动的释放马达和通过马达而旋转以释放啮合机构的啮合状态的输出杆;以及打开杆,该打开杆经由与输出杆同轴的轴而被枢转地安装。用于释放啮合机构的棘轮杆经由第一配线连接到位于车外侧的外部操作杆,且在通常操作过程中不被使用。打开杆经由第二配线连接到车内侧的内部操作杆。搭载在机动车中的控制装置电气切换用于使车门打开开关的操作有效的解锁状态和用于使车门打开开关的操作无效的锁定状态。在专利文献2的门闩装置中,通过在机动车的正规使用者所携带的电子钥匙(专利文献2中的便携式装置)和搭载在机动车中的认证部之间的无线通信识别ID信号,认证出正规使用者接近机动车。通过正规使用者操作车门打开开关,释放马达被驱动。通过棘轮杆释放啮合机构的啮合以使车门能够打开。如果包括线性马达的电气系统损坏,则无论控制装置是控制解锁状态还是锁定状态,外部机械操作元件或内部机械操作元件被操作,以致动棘轮杆释放啮合机构的啮合,从而使车门能够打开。在该结构中,如果通过ID信号的认证部没有认证出接近机动车的正规使用者,则未携带电子钥匙的乘客也不能打开车门。专利文献3中的机动车用门闩装置主要包括:释放马达;可以通过该马达旋转的打开杆;连接到在车内侧的车门上的内部机械操作元件(专利文献3中的“内侧把手”)的内侧杆;用于能够通过内侧杆和打开杆释放啮合机构的啮合的打开连杆;以及连接到在车外侧的车门上的锁芯的钥匙杆。除了控制装置的电气控制,通过致动用于锁定的打开连杆将车门切换至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由此使内部机械操作元件的打开操作无效。在专利文献3的门闩装置中,当控制装置控制解锁状态时,车门上的打开开关被操作且释放马达被驱动控制以释放啮合机构的啮合,以使车门能够打开。如果在电气系统中发生问题,则不管是解锁状态还是锁定状态,锁芯释放啮合机构的啮合,使车门能够打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75892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14577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6175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机动车用门闩装置中,为了改善携带电子钥匙的正规使用者的车门打开操作性,从而改进处理电气系统中的问题且改进未携带电子钥匙的乘客的车门打开操作性,优选地包括专利文献2或3中记载的释放马达以及包括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机械元件的锁定机构和锁定马达。然而,释放马达、锁定马达和锁定机构配置在单个壳体内,由此使得各元件之间的配置关系复杂化,使得壳体大型化且使得门闩装置自身大型化。鉴于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释放马达、锁定马达和锁定机构以使装置小型化的机动车用门闩装置。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如下解决上述缺点。第一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啮合单元,该啮合单元收容在主体中且包括能够与锁扣啮合的啮合机构;以及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包括能够操作啮合机构的操作机构和收容被固定到主体的操作机构的壳体,操作机构包括:锁定旋转构件,该锁定旋转构件能够通过锁定马达的驱动而旋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能够基于锁定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在用于使车外侧的外部机械操作元件的车门打开操作有效的解锁状态和用于使车外侧的外部机械操作元件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的锁定状态之间切换的机械元件;释放马达,该释放马达配置在锁定马达的下方;以及电动释放杆,该电动释放杆经由释放轴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且通过释放马达的驱动而旋转,以能够在不考虑锁定机构的状态的情况下释放啮合机构的啮合,其中,如果锁扣进入主体的锁扣进入槽以与啮合机构啮合所沿着的进入路线被定义为锁扣进入线X,则用于锁定马达的外壳配置在锁扣进入线X的上方,且用于释放马达的外壳配置在锁扣进入线X的下方。在第一方面中,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如果接触释放马达的上端且向后方延伸的直线为直线D,如果接触释放马达的下端且向后方延伸的直线为直线E,且如果在直线D和直线E之间限定范围F,则释放轴配置在范围F内。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第三方面特征在于,释放马达被配置成使得枢转地安装到用于释放马达的外壳的输出轴指向下方。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锁定马达的外壳配置在锁扣进入线X的上方,用于释放马达的外壳配置在锁扣进入线X的下方。因此,各元件相对于锁扣进入线整齐地配置在壳体内,由此使得壳体小型化且使得门闩装置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机动车用门闩装置的机动车的侧视图。[图2]在各设计中相同的门闩装置的立体图。[图3]在各设计中相同的门闩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4]在设计1中的门闩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5]门闩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6]在各设计中相同的门闩装置的后视图。[图7]当在设计1中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8]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9]当锁定机构被操作用于在解锁状态下电动释放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0]当锁定机构被操作用于在锁定状态下电动释放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1]当锁定机构在解锁状态下被手动释放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2]当在设计2中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3]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4]当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下被手动释放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5]当在设计3中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6]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7]当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下被手动释放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8]设计4中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9]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且防儿童开启机构处于防儿童开启解锁状态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0]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和防儿童开启解锁状态时被手动释放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1]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和防儿童开启锁定状态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2]当在设计5中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且防儿童开启机构处于防儿童开启解锁状态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3]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和防儿童开启解锁状态时被手动释放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4]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和防儿童开启锁定状态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在图1中,在四门式机动车V的前车门FD中,设置有:前车门门闩装置1F,用于将前车门FD保持在闭锁位置;外侧把手O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机动车用门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用门闩装置,包括:主体;啮合单元,所述啮合单元收容在所述主体中且包括能够与锁扣啮合的啮合机构;以及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包括能够操作所述啮合机构的操作机构和收容被固定到所述主体的所述操作机构的壳体,所述操作机构包括:锁定旋转构件,所述锁定旋转构件能够通过锁定马达的驱动而旋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机械元件,所述机械元件能够基于所述锁定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在用于使车外侧的外部机械操作元件的车门打开操作有效的解锁状态和用于使车外侧的外部机械操作元件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的锁定状态之间切换;释放马达,所述释放马达配置在所述锁定马达的下方;以及电动释放杆,所述电动释放杆经由释放轴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且通过所述释放马达的驱动而旋转,以能够在不考虑所述锁定机构的状态的情况下释放所述啮合机构的啮合,其中,如果所述锁扣进入所述主体的锁扣进入槽以与所述啮合机构啮合所沿着的进入路线被定义为锁扣进入线X,则用于所述锁定马达的外壳配置在所述锁扣进入线X的上方,且用于所述释放马达的外壳配置在所述锁扣进入线X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机动车用门闩装置,包括:主体;啮合单元,所述啮合单元收容在所述主体中且包括能够与锁扣啮合的啮合机构;以及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包括能够操作所述啮合机构的操作机构和收容被固定到所述主体的所述操作机构的壳体,所述操作机构包括:锁定旋转构件,所述锁定旋转构件能够通过锁定马达的驱动而旋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机械元件,所述机械元件能够基于所述锁定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在用于使车外侧的外部机械操作元件的车门打开操作有效的解锁状态和用于使车外侧的外部机械操作元件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的锁定状态之间切换;释放马达,所述释放马达配置在所述锁定马达的下方;以及电动释放杆,所述电动释放杆经由释放轴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且通过所述释放马达的驱动而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蒂安·丹博尤布莱恩·法里斯
申请(专利权)人:GECOM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