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粉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634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激光打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碳粉盒,碳粉盒包括框架、盖体、搅拌机构,框架与盖体固定连接,搅拌机构的一部分位于碳粉盒内部,框架包括粉口、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一方柱与第二方柱,第一面、第二面与第三面均为光滑的平面,第一面、第二面与第三面均为矩形面,当碳粉盒安装到成像设备后,第三面抵接于成像设备的定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把Kyocera TK330系列碳粉盒的第三面设置为表面平整的矩形平面,从而取消了定位柱,进而令Kyocera TK330系列碳粉盒通用于不同型号的成像设备,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粉盒
本技术涉及激光打印领域,尤其是涉及碳粉盒。
技术介绍
现代办公设备都具有电摄影成像装置,如激光打印机、数码复印机、普通纸传真机及激光多功能一体机等。这种成像装置对于不同机型其结构不尽相同,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要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共六个过程。工作时光导鼓的表面被充上均匀电荷,获得一定表面电位,然后根据图文影像信息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经过显影器显影,潜像即转变成可见的色粉像,再经过转印装置,墨粉便转印到打印纸或其它介质上,最后经过定影装置加温、加压热熔,墨粉熔化后即在纸上熔凝出文字及图像。目前市面上一种型号为KyoceraTK330系列的碳粉盒在第三面上针对不同型号的成像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设置有对应的定位柱,从而导致TK6305系列碳粉盒通用性较差,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参见图1,现有的KyoceraTK330系列碳粉盒9包括框架93、盖体95、第一搅拌机构97与第二搅拌机构96所组成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固定装配于框架93内,盖体95与框架93固定连接,从而把搅拌机构装配于粉盒9内。框架93包括粉口94、盒装机部90,盒装机部90包括第三面91与定位柱92。在第三面91上设置有多根定位柱92,多根定位柱92在第一面91的排布根据不同型号的成像设备而有相对应的排布。因此,多根定位柱931可与成像设备上的定位结构配合以完成粉盒装机。但具有上述结构的KyoceraTK330系列粉盒的通用性较差,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因此,提供KyoceraTK330系列通用粉盒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粉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碳粉盒包括框架、盖体、搅拌机构,框架与盖体固定连接,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机构与第二搅拌机构,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架与第一齿轮系,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第二搅拌架、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第一搅拌架与第二搅拌架固定装配于框架内部,第一齿轮系位于第一搅拌架的端部,第二齿轮位于第二搅拌架的第一端部,第三齿轮位于第二搅拌架的第二端部,搅拌架固定装配于框架内部,盖体包括内侧面,内侧面位于粉盒的内部,框架包括粉口、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一方柱与第二方柱,粉口为圆孔,粉口位于第一侧面上,粉口的轴线与第一侧面为相互垂直设置,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为相互垂直设置,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交,第一侧面与内侧面为相互垂直设置,第二侧面与内侧面为相互垂直设置,第一方柱与第二方柱均为长方柱,第一方柱与第二方柱均自第二侧面沿垂直于第二侧面的方向往碳粉盒外部延伸至第一面,第一面与第二侧面为相互平行设置,第二面与第二侧面相交,第二面与第二方柱相交,第二面垂直于第二侧面,第二面平行于第一方柱,自第二侧面指向第一面且平行于内侧面的方向为宽度方向;在宽度方向上,第三面位于第一侧面与第一面之间,自内侧面指向框架且垂直于内侧面的方向为高度方向;第一面、第二面与第三面均为光滑的平面,第一面、第二面与第三面均为矩形面,当碳粉盒安装到成像设备后,第三面抵接于成像设备的定位部;第二侧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一方柱与第二方柱构成盒装机部,盒装机部的内部为长方体腔,在宽度方向上,盒装机部位于粉口与第二齿轮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第三面的位置低于第一方柱与第二方柱的位置且第三面的位置高于第一搅拌机构的位置。由上述方案可见,取消了第三面上的定位柱,把原来定位柱所在的面设置为不带任何凸起或凹陷的光滑平面,从而令KyoceraTK330系列通用碳粉盒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成像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KyoceraTK330系列碳粉盒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与图3,本实施例的通用碳粉盒5可以是KyoceraTK330系列碳粉盒,碳粉盒5包括框架1、盖体3、第二搅拌机构22与第一搅拌机构21所组成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固定装配于框架1内,盖体3与框架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与盖体3的固定连接方式选为焊接。第一搅拌机构21包括第一搅拌架25与第一齿轮系26,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第二搅拌架27、第二齿轮23与第三齿轮24,第一搅拌架25与第二搅拌架27固定装配于框架1内,第一齿轮系26位于第一搅拌架25的端部,第二齿轮23位于第二搅拌架27的第一端部,第三齿轮24位于第二搅拌架27的第二端部。第一搅拌架25通过与框架定位孔的配合而装配于框架1的内部,第二搅拌架27通过与框架定位孔的配合而装配于框架1的内部。盖体3包括内侧面31,内侧面31位于粉盒5的内部。盖体3包括焊接部,框架1包括焊接部,通过把盖体3的焊接部与框架1的焊接部相互焊接,从而把盖体3与框架1相互固定连接。此时,第一搅拌架25与第二搅拌架27均位于粉盒5的内部,第一齿轮系26、第二齿轮23与第三齿轮24外露于粉盒5以便于搅拌机构接收外部驱动力并对粉盒5内部的碳粉进行搅拌。框架1包括粉口15、第一侧面16、第二侧面10、第一面17、第二面18、第三面13、第一方柱14与第二方柱12,粉口15为圆孔,粉口15位于第一侧面16上,粉口15贯穿第一侧面并沿粉口15的轴线延伸至粉盒5的内部。粉口15的轴线与第一侧面16相互垂直,第二侧面10与第一侧面16相互垂直,第一侧面16与第二侧面10相交,第一侧面16与内侧面31相互垂直,第二侧面10与内侧面31为相互垂直设置,第一方柱14与第二方柱12均为长方柱,第一方柱14与第二方柱12均自第二侧面10沿垂直于第二侧面10的方向往碳粉盒外部延伸至第一面17,第一面17与第二侧面10为相互平行设置,第二面18与第二侧面10相交,第二面18与第二方柱12相交,第二面18垂直于第二侧面10,第二面18平行于第一方柱14,自第二侧面10指向第一面17且平行于内侧面31的方向为宽度方向;在宽度方向上,第三面13位于第一侧面与第一面17之间,自内侧面31指向框架且垂直于内侧面31的方向为高度方向;第一面17、第二面18与第三面13均为光滑的平面,第一面17、第二面18与第三面13均为矩形面,本实施例中的光滑平面是表面平整的平面。当碳粉盒安装到成像设备后,第三面13抵接于成像设备的定位部;第二侧面10、第一面17、第二面18、第三面13、第一方柱14与第二方柱12构成盒装机部,盒装机部的内部为长方体腔。在宽度方向上,盒装机部位于粉口与第二齿轮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第三面13的位置低于第一方柱14与第二方柱12的位置且第三面13的位置高于第一搅拌机构的位置。图2与图3中的第三面13对应于现有技术中设置有定位柱92的第三面91,图2与图3所示的第三面13取消了定位柱92。因此,在碳粉盒5装机后,第三面13抵接于成像设备(附图未示出)的定位部(附图未示出),不受到不同型号的成像设备的定位结构的限制,令KyoceraTK330系列碳粉盒成为通用碳粉盒,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碳粉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粉盒,包括框架、盖体、搅拌机构,所述框架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机构与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架与第一齿轮系,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第二搅拌架、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所述第一搅拌架与所述第二搅拌架固定装配于所述框架内部,所述第一齿轮系位于所述第一搅拌架的端部,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搅拌架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搅拌架的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位于所述粉盒的内部,所述框架包括粉口、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一方柱与第二方柱,所述粉口为圆孔,所述粉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粉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侧面为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为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交,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内侧面为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内侧面为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方柱与所述第二方柱均为长方柱,所述第一方柱与所述第二方柱均自第二侧面沿垂直于第二侧面的方向往碳粉盒外部延伸至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为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交,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方柱相交,所述第二面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二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柱,自所述第二侧面指向所述第一面且平行于所述内侧面的方向为宽度方向,自所述内侧面指向所述框架且垂直于所述内侧面的方向为高度方向;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均为光滑的平面,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均为矩形面,当所述碳粉盒安装到成像设备后,所述第三面抵接于成像设备的定位部,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所述第一方柱与所述第二方柱构成盒装机部,所述盒装机部的内部为长方体腔,在宽度方向上,所述盒装机部位于所述粉口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粉盒,包括框架、盖体、搅拌机构,所述框架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机构与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架与第一齿轮系,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第二搅拌架、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所述第一搅拌架与所述第二搅拌架固定装配于所述框架内部,所述第一齿轮系位于所述第一搅拌架的端部,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搅拌架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搅拌架的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位于所述粉盒的内部,所述框架包括粉口、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一方柱与第二方柱,所述粉口为圆孔,所述粉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粉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侧面为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为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交,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内侧面为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内侧面为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方柱与所述第二方柱均为长方柱,所述第一方柱与所述第二方柱均自第二侧面沿垂直于第二侧面的方向往碳粉盒外部延伸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松常亮顾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好印宝打印耗材有限公司珠海帝奥国基贸易有限公司珠海佳誉吹塑模具五金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