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温油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843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温油保温装置,包括壳体、动模、定模和模温机,还包括将动模和模温机连通并形成回路的第一输油管以及将定模与模温机连通并形成回路的第二输油管,第一输油管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位于壳体内,第一部分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二部分和动模连通,第三部分的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二部分和模温机连通;第二输油管包括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第五部分位于壳体内,第四部分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五部分和定模连通,第六部分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五部分和模温机连通;壳体内还填充有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温油保温装置,其能够对油管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损失,减少输油管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温油保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温油保温装置,属于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保温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水保温系统和油保温系统,其中油保温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加快生产速度,正常模具预热需要生产20到30分钟才能到达需求温度,而用油温机则只需要几分钟甚至更少,大大节省了热模所需要的时间;2、降低不良的产生,油温保温具有一个恒定的温度环境,几乎不受外界影响,良好的一致性能够保证零件品质的一致度高,脱模后残余应力少,零件变形小;3、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模温机的油是循环利用,故能节约大量原材料。油温保温存在几个的缺点:1、温度损失严重,由于实际生产当中模温机需要大量油管才能连接到模具当中,传输距离长加上暴露于空气中会导致出油口的温度大大减少2、使用成本高,由于油温冷却的原材料是油,而且在高温中运行,对于各种连接头要求高,一旦发生漏油现象,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温油保温装置,其能够对油管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损失,减少输油管的数量。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温油保温装置,包括壳体、动模、定模和模温机,还包括将动模和模温机连通并形成回路的第一输油管以及将定模与模温机连通并形成回路的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一输油管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部分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二部分和动模连通,所述第三部分的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二部分和模温机连通;所述第二输油管包括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四部分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五部分和定模连通,所述第六部分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五部分和模温机连通;所述壳体内还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动模内还设置有将动模加热的至少一条第一油路回路,所述第一油路回路环绕设置在动模的模腔的周围,所述第一油路回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油管连通。所述定模内还设置有将定模加热的至少一条第二油路回路,所述第二油路回路环绕设置在定模的模腔的周围,所述第二油路回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输油管连通。所述保温材料为石棉。所述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六部分均为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部分为软管。将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的接头以及将第六部分与第五部分连接的接头均为带阀门的接头。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模温油保温装置,其将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固定在壳体内,并通过填充保温材料对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进行保温,能够减少热量损失,减少连接的输油管的数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温油保温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模温油保温装置的壳体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温油保温装置,包括壳体1、动模2、定模3和模温机4,还包括将动模2和模温机4连通并形成回路的第一输油管5以及将定模3与模温机4连通并形成回路的第二输油管6,第一输油管5包括第一部分51、第二部分52和第三部分53,第二部分52位于所述壳体1内,第一部分51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二部分52和动模2连通,所述第三部分53的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二部分52和模温机4连通;所述第二输油管6包括第四部分61、第五部分62和第六部分63,所述第五部分62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四部分61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五部分62和定模3连通,所述第六部分63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五部分62和模温机4连通;所述壳体1内还填充有保温材料7。其中,动模2内还设置有将动模2加热的至少一条第一油路回路,所述第一油路回路环绕设置在动模2的模腔的周围并对模腔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油路回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油管5的第一部分51连通。第一油路回路的进油口通过第一输油管5与模温机4的出油口连通,第一油路回路的出油口通过第一输油管5与模温机4的进油口连通。从而,经过模温机4加热的油通过其中一根第一输油管5进入到动模2内,经过第一油路回路对动模2的模腔进行加热后,冷却的油再从另外一根第一输油管5输出到模温机4中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油可以再次经第一输油管5输送到动模2中,如此不断循环使用。定模3内还设置有将定模3加热的至少一条第二油路回路,第二油路回路环绕设置在定模3的模腔的周围并对模腔进行加热,第二油路回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输油管6的第四部分61连通。从而,经过模温机4加热的油通过其中一根第二输油管6进入到定模3内,经过第二油路回路对定模3的模腔进行加热后,冷却的油再从另外一根第二输油管6输出到模温机4中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油可以再次经第二输油管6输送到定模3中,如此不断循环使用。其中,第一部分51、第三部分53、第四部分61和第六部分63均为耐高温材料制成。第一部分51采用软管,保证动模2可以运动。将第三部分53与第二部分52连接的接头以及将第六部分63与第五部分62连接的接头均为带阀门的接头。其中,保温材料7为耐高温材料,本实施例中,保温材料7为石棉,保温效果好,且不容易引发自燃。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温油保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温油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动模、定模和模温机,还包括将动模和模温机连通并形成回路的第一输油管以及将定模与模温机连通并形成回路的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一输油管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部分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二部分和动模连通,所述第三部分的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二部分和模温机连通;所述第二输油管包括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四部分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五部分和定模连通,所述第六部分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五部分和模温机连通;所述壳体内还填充有保温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温油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动模、定模和模温机,还包括将动模和模温机连通并形成回路的第一输油管以及将定模与模温机连通并形成回路的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一输油管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部分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二部分和动模连通,所述第三部分的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二部分和模温机连通;所述第二输油管包括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四部分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五部分和定模连通,所述第六部分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第五部分和模温机连通;所述壳体内还填充有保温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温油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内还设置有将动模加热的至少一条第一油路回路,所述第一油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发程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德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