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风帽的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420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风帽的除湿机,包括机箱以及风帽,机箱的前侧面中下部布置有进风口,机箱的顶部布置有出风口,风帽的下部布置有开口朝下的连接管,风帽的上部布置有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三出口管,风帽通过连接管固定在机箱的顶部后将出风口罩在风帽内部,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三出口管连通,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三出口管的出口处分别铰接有活动百叶。通过在风帽上布置有三个朝向不一样的出风管,干燥空气从机箱顶部的出风口排出后,沿着连接管的流动后分别沿第一出风管、第二出风管以及第三出风管朝着机箱的左、右两侧面以及前侧面方向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风帽可拆卸,提高除湿机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风帽的除湿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湿机,特别是一种带风帽的除湿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除湿机的结构一般为:在机箱外侧中下部设置有进风口,在机箱的顶部设置有出口向上的出风口,进风口为待处理湿润空气的进口,而出风口为干燥空气的出口。干燥空气沿着出风口向下流动后,再往房间或者待处理空间两侧排放。并且除湿机一般是放在角落工作的,干燥空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流动到房间或者待处理空间中相对的那一个角落。对于一些长度较长的房间或者待处理空间,若仍然将除湿机放在角落位置,干燥空气需要更长一段时间才能流动到房间或者待处理空间中相对的那一个角落。而将其放在房间或者待处理空间中部靠墙位置,干燥空气会随着进风口形成一个循环流,而远离除湿机的位置,有较少的干燥空气能达到。现需要一种能使得干燥空气向周围均匀流动的除湿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风帽的除湿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带风帽的除湿机,包括机箱以及风帽,所述机箱的前侧面中下部布置有进风口,机箱的顶部布置有出风口,风帽的下部布置有开口朝下的连接管,风帽的上部布置有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三出口管,风帽通过连接管固定在机箱的顶部后将出风口罩在风帽内部,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三出口管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三出口管的出口处分别铰接有活动百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口管的轴线和第二出口管的轴线平行,第一出口管的出口朝向和第二出口管的出口朝向相反,第三出口管的轴线和第一出口管的轴线垂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口管的出口端位于机箱的左侧面,所述第二出口管的出口端位于机箱的右侧面,所述第三出口管的出口端位于机箱的前侧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的下沿布置有若干个嵌片,每个所述嵌片的上布置有一个定位孔,所述机箱的顶部边缘布置有与嵌片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靠外侧的内壁上布置有一个与定位孔匹配的球状定位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槽中靠外侧的侧壁向上延伸后向外折弯成凸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的下沿布置有若干个嵌片,每个所述嵌片的上布置有一个定位孔,所述机箱的侧壁上部布置有数量与嵌片匹配的L状安装块,所述L状安装块下部的水平块固定在机箱的侧壁上,L状安装块中的竖直块和机箱的侧壁之间形成与嵌片匹配的安装槽,所述L状安装块中的竖直块的内壁上布置有一个与定位孔匹配的球状定位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状安装块中的竖直块上部向上延伸后向外折弯成凸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风帽上布置有三个朝向不一样的出风管,这样将除湿机放到房间或者待处理空间中部靠墙位置时,潮湿空气从机箱前侧面的进风口进入机箱内部进行干燥处理后,干燥空气从机箱顶部的出风口排出后,沿着连接管的流动后分别沿第一出风管、第二出风管以及第三出风管朝着机箱的左、右两侧面以及前侧面方向排出,可缩短干燥空气流动到房间或者待处理空间角落位置的时间。本技术中的风帽可拆卸,提高除湿机的适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参照图1~图2,一种带风帽的除湿机,包括机箱1以及风帽3,所述机箱1的前侧面中下部布置有进风口2,机箱1的顶部布置有出风口,风帽3的下部布置有开口朝下的连接管35,风帽3的上部布置有第一出口管31、第二出口管32以及第三出口管33,风帽3通过连接管35固定在机箱1的顶部后将出风口罩在风帽3内部,出风口通过连接管35与第一出口管31、第二出口管32以及第三出口管33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管31、第二出口管32以及第三出口管33的出口处分别铰接有活动百叶34。位于同一个出口管中的相邻两片活动百叶34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活动百叶34的内侧还布置有过滤网。机箱1的进风口2内侧布置有过滤网。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出口管31的轴线和第二出口管32的轴线平行,第一出口管31的出口朝向和第二出口管32的出口朝向相反,第三出口管33的轴线和第一出口管31的轴线垂直。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出口管31的出口端位于机箱1的左侧面,所述第二出口管32的出口端位于机箱1的右侧面,所述第三出口管33的出口端位于机箱1的前侧面。通过在风帽3上布置有三个朝向不一样的出风管,这样将除湿机放到房间或者待处理空间中部靠墙位置时,潮湿空气从机箱1前侧面的进风口2进入机箱1内部进行干燥处理后,干燥空气从机箱1顶部的出风口排出后,沿着连接管35的流动后分别沿第一出风管、第二出风管以及第三出风管朝着机箱1的左、右两侧面以及前侧面方向排出,可缩短干燥空气流动到房间或者待处理空间角落位置的时间。本技术中的风帽3可拆卸,提高除湿机的适用性。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35的下沿布置有若干个嵌片36,每个所述嵌片36的上布置有一个定位孔,所述机箱1的顶部边缘布置有与嵌片36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靠外侧的内壁上布置有一个与定位孔匹配的球状定位块38。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中靠外侧的侧壁向上延伸后向外折弯成凸台39。如图2所示,需要安装风帽3时,嵌片36插入安装槽中后,嵌片36的末端碰触球状定位块38后,驱使安装槽靠外侧的侧壁沿着槽底的连接处向外弯,嵌片36的下部顺利绕过球状定位块38碰触安装槽的底部后,球状定位块38的球状部分嵌到定位孔中,将嵌片36固定在安装槽中。需要拆卸风帽3时,掰动凸台39,使得球状定位块38从定位孔中脱离出来后,可以将嵌片36从安装槽中取出。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35的下沿布置有若干个嵌片36,每个所述嵌片36的上布置有一个定位孔,所述机箱1的侧壁上部布置有数量与嵌片36匹配的L状安装块37,所述L状安装块37下部的水平块固定在机箱1的侧壁上,L状安装块37中的竖直块和机箱1的侧壁之间形成与嵌片36匹配的安装槽,所述L状安装块37中的竖直块的内壁上布置有一个与定位孔匹配的球状定位块38。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L状安装块37中的竖直块上部向上延伸后向外折弯成凸台39。如图1所示,需要安装风帽3时,嵌片36插入安装槽中后,嵌片36的末端碰触球状定位块38后,驱使竖直块沿着竖直块和水平块的连接处向外弯,嵌片36的下部顺利绕过球状定位块38碰触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风帽的除湿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风帽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以及风帽,所述机箱的前侧面中下部布置有进风口,机箱的顶部布置有出风口,风帽的下部布置有开口朝下的连接管,风帽的上部布置有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三出口管,风帽通过连接管固定在机箱的顶部后将出风口罩在风帽内部,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三出口管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三出口管的出口处分别铰接有多片活动百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风帽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以及风帽,所述机箱的前侧面中下部布置有进风口,机箱的顶部布置有出风口,风帽的下部布置有开口朝下的连接管,风帽的上部布置有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三出口管,风帽通过连接管固定在机箱的顶部后将出风口罩在风帽内部,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三出口管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三出口管的出口处分别铰接有多片活动百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帽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管的轴线和第二出口管的轴线平行,第一出口管的出口朝向和第二出口管的出口朝向相反,第三出口管的轴线和第一出口管的轴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风帽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管的出口端位于机箱的左侧面,所述第二出口管的出口端位于机箱的右侧面,所述第三出口管的出口端位于机箱的前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立世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