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切刀供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7989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纵切刀供油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本纵切刀供油装置,包括支架,纵切刀安装在支架中部处,还包括油箱、出油管、切换管和连接壳,上述油箱和连接壳均固连在支架上部,上的连接壳内部为空腔且连接壳位于油箱下部,上述出油管上端与油箱相联通,出油管下端位于连接壳内,所述切换管位于连接壳内且切换管下端伸出连接壳。本纵切刀供油装置稳定性高。

Slitting knife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litting knife feed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chinery.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tability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s not high. The slitting knife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slitting knife is installed on the bracket at the middle, including oil tank, outlet pipe and the switch tube and a connecting shell, the tank and shell are connecte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bracket, the connecting shell internal chamber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of the oil tank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tank is communicated the pipe is connected at the lower end, shell, wherein the switch tube is positioned in the casing and connected switch tube extends out of the connecting shell. The slitting knife feeding device with high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纵切刀供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纵切刀供油装置。
技术介绍
煤油使玻璃的表面张力增大,不爆边,切面光滑,因而在裁割玻璃时,在划痕处先涂刷煤油,这样划玻璃时,由于煤油既可擦去玻璃表面的污物,起到对玻璃刀保护的作用,又有润滑作用,可使用力均匀,而且不易裁歪。预先刷些煤油,还可使之容易扳脱,利用煤油的渗透力使玻璃好断开。煤油对裁割来说至关重要,因而需要良好的供油系统。现有的冷端纵切刀的原有油路运行模式为在控制柜内底部安装有油箱,通过压缩空气加压的方式将切割刀油压至纵切刀处使用,此种方式存在以下的弊端:1.由于切割油是通过压缩空气加压后送至纵切刀处使用,流量较大,切割刀油浪费较大。2.油箱容量较小,加油较为频繁。3.油箱几乎成全封闭状态,若油箱内部油垢较多时很难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省油且结构紧凑的纵切刀供油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纵切刀供油装置,包括支架,纵切刀安装在支架中部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箱、出油管、切换管和连接壳,上述油箱和连接壳均固连在支架上部,上的连接壳内部为空腔且连接壳位于油箱下部,上述出油管上端与油箱相联通,出油管下端位于连接壳内,所述切换管位于连接壳内且切换管下端伸出连接壳,所述切换管与连接壳之间具有能使切换管平移的导向机构,所述出油管下端处具有将其封堵的堵塞件,所述切换管上端具有用于顶压堵塞件的顶压结构,当切换管与出油管正对时上述的顶压结构能抵压堵塞件并使出油管下端打开。本纵切刀供油装置用于对纵切刀稳定的提供煤油,由于纵切刀处具有足够的煤油,因此,能对玻璃件进行稳定的切割作业。具体而言,油箱内的油液经排油管导出。当切换管与出油管正对时,排油管内的油液进入切换管处,再由切换管将煤油导入纵切刀处。反之,当切换管脱离出油管时,堵塞件将出油管封堵。煤油顺畅排出主要是依靠顶压结构推挤堵塞件实现的。另外,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切换管能顺畅平移。在上述的纵切刀供油装置中,所述油箱下端抵靠在连接壳上,所述连接壳上端边沿处具有挡沿,上述挡沿抵靠在油箱侧部处。连接壳除了对切换管进行连接外,还能对油箱支撑。在上述的纵切刀供油装置中,所述堵塞件为圆珠,所述出油管下端的端口处具有与圆珠相匹配的密封部,在重力作用下上述圆珠抵靠在密封部处且在出油管下端形成密封。圆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也就是说,圆珠能与密封部接触形成稳定的密封。在上述的纵切刀供油装置中,所述出油管内还设有弹簧一,上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出油管和圆珠上,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圆珠具有抵靠在密封部处的趋势。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圆珠能更加稳定的抵靠在密封部上。在上述的纵切刀供油装置中,所述的导向结构包括连接壳下部处贯穿的导向孔和固连在切换管上的导向片一、导向片二,上述导向片一位于连接壳内,上述导向片二位于连接壳外,上述连接壳的壳壁被夹持在导向片一和导向片二之间。导向片一和导向片二分别位于连接壳的壳壁两侧处,同时,由于导向片一和导向片二与壳壁之间面接触,因此,切换管移动过程中不会偏斜。在上述的纵切刀供油装置中,所述导向片一和导向片二均为铸铁材料。铸铁材料的导向片一和导向片二摩擦阻力比较小。在上述的纵切刀供油装置中,所述的顶压结构包括位于切换管中部处的顶杆,上述顶杆与圆珠正对。顶杆侧部通过加强筋与切换管内侧相固连,也就是说,在顶杆与切换管之间形成供煤油通道的过油通道。在上述的纵切刀供油装置中,所述切换管上端处还套有呈管状的套管,所述套管与切换管之间具有弹簧二,在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上述套管具有部分伸出切换管的趋势,且套管上端能套在出油管下端。在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套管上移,上移后的套管其两端分别连接在出油管和切换管上,保证通油状态下出油管与切换管之间不会出现位移。在上述的纵切刀供油装置中,所述的套管与切换管之间设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增加套管与切换管之间的密封性。在上述的纵切刀供油装置中,所述的套管为柔性的塑料管。柔性的塑料管能稳定的套在出油管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纵切刀供油装置由于煤油是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纵切刀处的,因此,供油时不需采用额外的动力件进行驱动,使用成本比较低。同时,只需要移动切换管就能控制本装置是否出油,使用简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纵切刀供油装置关闭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纵切刀供油装置打开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油箱;3、出油管;3a、密封部;4、切换管;4a、导向片一;4b、导向片二;5、连接壳;5a、导向孔;6、圆珠;7、弹簧一;8、顶杆;9、套管;10、弹簧二;11、纵切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纵切刀供油装置包括支架1,纵切刀11安装在支架1中部处,还包括油箱2、出油管3、切换管4和连接壳5,上述油箱2和连接壳5均固连在支架1上部,上的连接壳5内部为空腔且连接壳5位于油箱2下部,上述出油管3上端与油箱2相联通,出油管3下端位于连接壳5内,所述切换管4位于连接壳5内且切换管4下端伸出连接壳5,所述切换管4与连接壳5之间具有能使切换管4平移的导向机构,所述出油管3下端处具有将其封堵的堵塞件,所述切换管4上端具有用于顶压堵塞件的顶压结构,当切换管4与出油管3正对时上述的顶压结构能抵压堵塞件并使出油管3下端打开。所述油箱2下端抵靠在连接壳5上,所述连接壳5上端边沿处具有挡沿,上述挡沿抵靠在油箱2侧部处。所述堵塞件为圆珠6,所述出油管3下端的端口处具有与圆珠6相匹配的密封部3a,在重力作用下上述圆珠6抵靠在密封部3a处且在出油管3下端形成密封。所述出油管3内还设有弹簧一7,上述弹簧一7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出油管3和圆珠6上,在弹簧一7的弹力作用下圆珠6具有抵靠在密封部3a处的趋势。所述的导向结构包括连接壳5下部处贯穿的导向孔5a和固连在切换管4上的导向片一4a、导向片二4b,上述导向片一4a位于连接壳5内,上述导向片二4b位于连接壳5外,上述连接壳5的壳壁被夹持在导向片一4a和导向片二4b之间。所述导向片一4a和导向片二4b均为铸铁材料。所述的顶压结构包括位于切换管4中部处的顶杆8,上述顶杆8与圆珠6正对。所述切换管4上端处还套有呈管状的套管9,所述套管9与切换管4之间具有弹簧二10,在弹簧二10的弹力作用下上述套管9具有部分伸出切换管4的趋势,且套管9上端能套在出油管3下端。所述的套管9与切换管4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套管9为柔性的塑料管。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拉动套管9,在连接壳5侧部具有贯穿的操作口,操作者的手能伸入上述的连接壳5内对套管9施加拉力。本纵切刀供油装置用于对纵切刀稳定的提供煤油,由于纵切刀处具有足够的煤油,因此,能对玻璃件进行稳定的切割作业。具体而言,油箱内的油液经排油管导出。当切换管与出油管正对时,排油管内的油液进入切换管处,再由切换管将煤油导入纵切刀处。反之,当切换管脱离出油管时,堵塞件将出油管封堵。煤油顺畅排出主要是依靠顶压结构推挤堵塞件实现的。另外,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切换管能顺畅平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纵切刀供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纵切刀供油装置,包括支架,纵切刀安装在支架中部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箱、出油管、切换管和连接壳,上述油箱和连接壳均固连在支架上部,上的连接壳内部为空腔且连接壳位于油箱下部,上述出油管上端与油箱相联通,出油管下端位于连接壳内,所述切换管位于连接壳内且切换管下端伸出连接壳,所述切换管与连接壳之间具有能使切换管平移的导向机构,所述出油管下端处具有将其封堵的堵塞件,所述切换管上端具有用于顶压堵塞件的顶压结构,当切换管与出油管正对时上述的顶压结构能抵压堵塞件并使出油管下端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切刀供油装置,包括支架,纵切刀安装在支架中部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箱、出油管、切换管和连接壳,上述油箱和连接壳均固连在支架上部,上的连接壳内部为空腔且连接壳位于油箱下部,上述出油管上端与油箱相联通,出油管下端位于连接壳内,所述切换管位于连接壳内且切换管下端伸出连接壳,所述切换管与连接壳之间具有能使切换管平移的导向机构,所述出油管下端处具有将其封堵的堵塞件,所述切换管上端具有用于顶压堵塞件的顶压结构,当切换管与出油管正对时上述的顶压结构能抵压堵塞件并使出油管下端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切刀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下端抵靠在连接壳上,所述连接壳上端边沿处具有挡沿,上述挡沿抵靠在油箱侧部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切刀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件为圆珠,所述出油管下端的端口处具有与圆珠相匹配的密封部,在重力作用下上述圆珠抵靠在密封部处且在出油管下端形成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切刀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内还设有弹簧一,上述弹簧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洪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福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