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蜂窝式空气滤清器滤芯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767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蜂窝式空气滤清器滤芯,由双层过滤介质通过卷绕方式成型,双层过滤介质包括第一波纹板滤材、第二波纹板滤材、第一波纹板滤材的每个波峰和第二波纹板滤材的每个波谷之间形成相连排布的入流通道和出流通道,以及位于第一波纹板滤材和第二波纹板滤材之间的粘接胶水和封堵胶水,其特征在于:第一波纹板滤材入流面和第二波纹板滤材入流面相对,且第一波纹板滤材和第二波纹板滤材的波纹高度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滤清器滤芯的体积利用率更高,单位体积的容尘量更大;并且采用不行非对称结构之后,卷绕成形的滤芯在直径方向的结构强度能够显著提升,也为滤清器滤芯小型化需求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行性。

A new type of honeycomb filter elemen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neycomb type air filter, by double filtration medium by winding molding into the flow channel and flow channel connected arrangement is formed between each trough of each wave crest and second corrugated plate filter double filter medium includes a first corrugated plate material, second corrugated plate material, the first corrugated plate filter, and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orrugated board corrugated plate filter filter adhesive glue and sealing glu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rst corrugated plate filter into the stream surface and second corrugated plate filter into the relative stream surface, and a corrugated board corrugated article filter and second corrugated plate filter with different height. The invention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filter volume utilization rate is high, the quantity of dust per unit volume is greater; and with no non symmetrical structure, core winding forming the structure strength in a diameter direction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ut also for the filter miniaturization demand realization provides the feasi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蜂窝式空气滤清器滤芯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入流端面呈多孔蜂窝状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及滤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内燃式发动机采用在气缸内部燃烧汽油、柴油或天然气等的方式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而参与燃烧的空气在进入发动机之前,需要经过空气滤清器将其中对发动机有害的颗粒滤除掉。当前,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空气滤清器运用到车用、船用及火电等领域,但是为了满足市场对产品体积限制日益苛刻的要求,需要不断寻求新的结构和工艺来实现空气滤清器的小型化。另外,不断进步的设计手段和越来越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为空滤芯小型化需求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入流端面呈多孔蜂窝状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及滤芯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一种新型蜂窝式空气滤清器滤芯,由双层过滤介质通过卷绕方式成型,双层过滤介质包括第一波纹板滤材、第二波纹板滤材、第一波纹板滤材的每个波峰和第二波纹板滤材的每个波谷之间形成相连排布的入流通道和出流通道,以及位于第一波纹板滤材和第二波纹板滤材之间的粘接胶水和封堵胶水,其特征在于:第一波纹板滤材入流面和第二波纹板滤材入流面相对,且第一波纹板滤材和第二波纹板滤材的波纹高度不同;所述第二波纹板滤材具有入流侧端面和出流侧端面,在靠近入流侧端面位置且在滤材的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入流侧支撑结构,在靠近出流侧端面位置且在滤材的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出流侧支撑结构,以及在入流侧端面和出流侧端面之间且在滤材的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中部支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波纹板滤材具有入流侧端面和出流侧端面,入流侧端面和出流侧端面的波形为锯齿形非对称结构,即每个波峰的第一腰边和第二腰边长度不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波纹板滤材入流侧支撑结构和中部支撑结构之间,以及中部支撑结构和出流侧支撑结构之间的滤材采用成型方压制出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结构的波形高度为0.3~1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波纹板滤材入流侧支撑结构、中部支撑结构和出流侧支撑结构上,均在滤材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上支撑带和下支撑带,以及连接上支撑带和下支撑带的斜面过渡带。进一步地,所述粘接胶水涂抹于第一波纹板滤材波峰和第二波纹板滤材波峰接触的第一粘接部位,涂抹于第一波纹板滤材波峰和第二波纹板滤材入流侧支撑结构接触的第二粘接部位,涂抹于第一波纹板滤材波峰和第二波纹板滤材出流侧支撑结构接触的第三粘接部位,涂抹于第一波纹板滤材波峰和第二波纹板滤材中部支撑结构接触的第四粘接部位。进一步地,所述入流通道分别与第一波纹板滤材滤前侧和第二波纹板滤材滤前侧连通,且在靠近第一波纹板滤材出流侧端面位置处用第二封堵胶水封堵。进一步地,所述出流通道分别与第一波纹板滤材滤后侧和第二波纹板滤材滤后侧连通,且在靠近第一波纹板滤材入流侧端面位置处用第一封堵胶水封堵。用于制作上述新型蜂窝式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第一波纹板滤材和第二波纹板滤材单独成型:第一波纹板滤材采用与其波形相吻合的、且相互咬合的第一成型棍和第二成型棍,通过旋转滚压成型,第一成型棍和第二成型棍之间的轴间距可调;第二波纹板滤材采用与其波形相吻合的、且相互咬合的第三成型棍和第四成型棍,通过旋转滚压成型,第三成型棍和第四成型棍之间的轴间距可调;第二成型棍和第三成型棍之间的轴间距可调;(2)第一波纹板滤材和第二波纹板滤材单独成型之后,在第二成型棍和第三成型棍之间通过时被压贴合,接触部位被粘接剂粘连,并在靠近其中一个端面附近的非接触部分通过第一封堵胶水进行粘接封堵,即形成双层过滤介质;(3)将双层过滤介质卷绕成空气滤清器滤芯:双层过滤介质在一个旋转中心轴或旋转板的带动下,以围绕这个中心轴或旋转板旋转并卷绕的方式成型为具有蜂窝式入流端面的卷绕式滤芯;(4)双层过滤介质在卷绕的过程中,在每一圈双层滤材之间,且远离第一封堵胶水所处端面的另一个端面附近注胶,以形成第二封堵胶水。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波纹板滤材端面波形图;图2为第一波纹板滤材端面波形局部放大图;图3为第一波纹板滤材三维立体图;图4为第二波纹板滤材侧面投影视图;图5为第二波纹板滤材支撑结构局部放大图;图6为第二波纹板滤材B-B剖面局部放大图;图7第二波纹板滤材三维立体图1;图8第二波纹板滤材三维立体图2;图9为双层过滤介质三维图(局部剖切);图10为双层过滤介质在沿气流方向和第一波纹板滤材波峰高度方向的剖切示意图;图11为双层过滤介质垂直于波峰延伸方向上的局部剖切图;图12为双层过滤介质卷绕成滤芯之后的纵向局部示剖切示意图;图13为双层过滤介质卷绕成滤芯之后的滤芯端面局部放大图;图14为双层过滤介质卷绕成滤芯之后的滤芯端面图;图15为双层过滤介质成型过程原理示意正视图;图16为双层过滤介质成型过程原理示意正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图17为双层过滤介质成型过程原理示立体图;图18为双层过滤介质成型过程原理示立体图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具体技术细节,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参见图1~图13:本专利技术主要描述一种新型蜂窝式空气滤清器滤芯3,该滤芯3由双层过滤介质12通过卷绕方式成型。双层过滤介质12包括第一波纹板滤材1、第二波纹板滤材2、第一波纹板滤材1的每个波峰13和第二波纹板滤材2的每个波谷22之间封闭形成相连排布的入流通道125和出流通道126,以及位于第一波纹板滤材1和第二波纹板滤材2之间的多处粘接胶水121、122、123、124和第一封堵胶水127。第一波纹板滤材1入流面和第二波纹板滤材2入流面相对,且第一波纹板滤材1和第二波纹板滤材2的波纹高度不同。第一波纹板滤材1波纹的波峰高度优选的尺寸的3-8mm之间,第二波纹板滤材2波纹的波峰高度优选的尺寸的0.3-1mm之间。第一波纹板滤材1具有入流侧端面17和出流侧端面18,入流侧端面和出流侧端面的波形为锯齿形非对称结构,即每个波峰的第一腰边15和第二腰边16长度不相等。第二波纹板滤材2为了能实现双层过滤介质12的过滤原理以及工艺制造需求,其包含以下特征:1)第二波纹板滤材2具有入流侧端面26和出流侧端面27,在靠近入流侧端面26位置且在滤材的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入流侧支撑结构25a;在靠近出流侧端面位置且在滤材的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出流侧支撑结构25c;以及在入流侧端面和出流侧端面之间且在滤材的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中部支撑结构25b。2)进一步的,在入流侧支撑结构25a和中部支撑结构25b之间,以及中部支撑结构25b和出流侧支撑结构25c之间的滤材采用成型方压制出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结构的波形高度为0.3~1mm。3)进一步的,在入流侧支撑结构25a、中部支撑结构和出流侧支撑结构25c上,均在滤材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上支撑带251和下支撑带253,以及连接上支撑带和下支撑带的斜面过渡带252。第一波纹板和第二波纹板之间的粘接胶水121、122、123、124,涂抹于第一波纹板滤材1波峰和第二波纹板滤材2波峰接触的第一粘接部位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蜂窝式空气滤清器滤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蜂窝式空气滤清器滤芯,由双层过滤介质通过卷绕方式成型,双层过滤介质包括第一波纹板滤材、第二波纹板滤材、第一波纹板滤材的每个波峰和第二波纹板滤材的每个波谷之间形成相连排布的入流通道和出流通道,以及位于第一波纹板滤材和第二波纹板滤材之间的粘接胶水和封堵胶水,其特征在于:第一波纹板滤材入流面和第二波纹板滤材入流面相对,且第一波纹板滤材和第二波纹板滤材的波纹高度不同;所述第二波纹板滤材具有入流侧端面和出流侧端面,在靠近入流侧端面位置且在滤材的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入流侧支撑结构,在靠近出流侧端面位置且在滤材的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出流侧支撑结构,以及在入流侧端面和出流侧端面之间且在滤材的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中部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蜂窝式空气滤清器滤芯,由双层过滤介质通过卷绕方式成型,双层过滤介质包括第一波纹板滤材、第二波纹板滤材、第一波纹板滤材的每个波峰和第二波纹板滤材的每个波谷之间形成相连排布的入流通道和出流通道,以及位于第一波纹板滤材和第二波纹板滤材之间的粘接胶水和封堵胶水,其特征在于:第一波纹板滤材入流面和第二波纹板滤材入流面相对,且第一波纹板滤材和第二波纹板滤材的波纹高度不同;所述第二波纹板滤材具有入流侧端面和出流侧端面,在靠近入流侧端面位置且在滤材的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入流侧支撑结构,在靠近出流侧端面位置且在滤材的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出流侧支撑结构,以及在入流侧端面和出流侧端面之间且在滤材的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中部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纹板滤材具有入流侧端面和出流侧端面,入流侧端面和出流侧端面的波形为锯齿形非对称结构,即每个波峰的第一腰边和第二腰边长度不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纹板滤材入流侧支撑结构和中部支撑结构之间,以及中部支撑结构和出流侧支撑结构之间的滤材采用成型方压制出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结构的波形高度为0.3~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纹板滤材入流侧支撑结构、中部支撑结构和出流侧支撑结构上,均在滤材厚度方向上采用成型方式在滤材上压制出上支撑带和下支撑带,以及连接上支撑带和下支撑带的斜面过渡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胶水涂抹于第一波纹板滤材波峰和第二波纹板滤材波峰接触的第一粘接部位,涂抹于第一波纹板滤材波峰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文术赵玉宝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华原过滤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