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63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包括固定模、模型内腔、外基座、抽空管、液压按钮、定位螺栓和左侧散热孔,所述固定模的内侧中间安装有移动模,所述模型内腔的外周环绕开设有冷冻水槽,且冷冻水槽的内端贴合有至少八个回位销,所述外基座的内侧与模型内腔固定套接,且外基座的外侧径向方向开设有至少四个限位槽,所述抽空管的上下两端与泄压阀相互连通,所述液压按钮的内端与提升顶针活动连接,所述泄压阀通过抽空管连接有移动模和固定模,所述定位螺栓固定在外基座的内侧,所述提升顶针的内侧贴合有固定模,所述回位销的中间安装有泄压阀,所述左侧散热孔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散热孔。该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的结构设计合理,紧凑。

Internal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hot pressing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t pressing mold cavity cool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fixed mold, an inner chamber and an outer model base, evacuated tube, hydraulic button, a positioning bolt and a left cooling hole, moving die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middle of the fixed mode, the peripheral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the model around the frozen water tank, with at least eight return pin end and the frozen water tank, the outer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base model cavity is fixedly sheathed, there are at least four limiting grooves opened and outer base outside the radial direction,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ATC pumping and pressure relief valve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the inn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hydraulic button the thimble and promotion activities, the pressure relief valve through the vacuum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moving die and the fixed die is fix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er base of the positioning bolt, the lifting of the fixed mold thimble fit inside, the return of the pin A pressure relief valve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two sides, and the right heat radiat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eft heat dissipation hole.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inner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the hot pressing die is reasonable and co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电子产品的外壳通常采用模具热压成型,在外壳注塑时需要加热、排气、冷却和顶出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模具热压和产品尺寸的问题,如果散热不及时或者散热效果不合理,可进而影响各个外壳件的相互卡套和螺丝孔的位置偏差以及错位,在冷却后需要及时顶出防止出现其他工件损失,冷却过程需要快速低温,顶出过程也需要合适的角度和工具,两种功能无法同时进行,继而拉长了生产周期,不适用于效率有严格要求的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顶出和降温两种功能无法同时进行,继而拉长了生产周期,不适用于效率有严格要求的大批量生产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包括固定模、模型内腔、外基座、抽空管、液压按钮、定位螺栓和左侧散热孔,所述固定模的内侧中间安装有移动模,所述模型内腔的外周环绕开设有冷冻水槽,且冷冻水槽的内端贴合有至少八个回位销,所述外基座的内侧与模型内腔固定套接,且外基座的外侧径向方向开设有至少四个限位槽,所述抽空管的上下两端与泄压阀相互连通,所述液压按钮的内端与提升顶针活动连接,所述泄压阀通过抽空管连接有移动模和固定模,所述定位螺栓固定在外基座的内侧,所述提升顶针的内侧贴合有固定模,所述回位销的中间安装有泄压阀,所述左侧散热孔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散热孔。优选的,所述移动模包括有模块。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呈“U”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泄压阀、液压按钮、定位螺栓和提升顶针皆设置有四个。优选的,所述回位销个数为八个,分为四组设置,每组个数设为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的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且热压后,产品成型的摩擦块的形状接近成品或和成品相同,省去了散热面磨削工序,同时节省了摩擦材料的用量,冷冻水槽利用水质本身的高吸热的特性,再经过冷去,降低自身温度,经过不断循环可快速为模具降温,能够降低热压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泄压阀与之配合,大大加快冷却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移动模位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侧散热孔和右侧散热孔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模,2、移动模,201、模块,3、冷冻水槽,4、模型内腔,5、外基座,6、抽空管,7、液压按钮,8、限位槽,9、泄压阀,10、定位螺栓,11、提升顶针,12、回位销,13、左侧散热孔,14、右侧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包括固定模1、模型内腔4、外基座5、抽空管6、液压按钮7、定位螺栓10和左侧散热孔13,固定模1的内侧中间安装有移动模2,移动模2包括有模块201,模型内腔4的外周环绕开设有冷冻水槽3,且冷冻水槽3的内端贴合有至少八个回位销12,外基座5的内侧与模型内腔4固定套接,且外基座5的外侧径向方向开设有至少四个限位槽8,限位槽8呈“U”型结构,更容易固定物体或者与固定结构相互卡接,抽空管6的上下两端与泄压阀9相互连通,液压按钮7的内端与提升顶针11活动连接,泄压阀9通过抽空管6连接有移动模2和固定模1,泄压阀9、液压按钮7、定位螺栓10和提升顶针11皆设置有四个,结构稳定,不倾斜,定位螺栓10固定在外基座5的内侧,提升顶针11的内侧贴合有固定模1,回位销12的中间安装有泄压阀9,回位销12个数为八个,分为四组设置,每组个数设为两个,回位更快速,左侧散热孔13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散热孔1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时,需要相对本新型的结构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移动模2可根据需要热压模具的深浅来调节移动模2内部的模块201相对于固定模1的凸起高度,冷冻水槽3可快速注入冷冻水,可沿冷冻水槽3循环环绕,吸收热能,外基座5稳定模具外围,使各个工作模具零部件的工作状态固定,在冷冻水槽3进入之前,旋转泄压阀9使抽空管6将内部热压快速从泄压阀9处被卸出,同时按动液压按钮7,使前端的提升顶针11将固定模1、移动模2和模型内腔4内部热压好的工件向上顶出,定位螺栓10可紧固外基座5与工作基质上,以便紧密连接,左侧散热孔13和右侧散热孔14可做基础散热功能,当工件被提升顶针11顶出后,工人将模具取出后,提升顶针11上部失去重量,回位销12挤压力收回,带动提升顶针11自动收回,这就是该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包括固定模(1)、模型内腔(4)、外基座(5)、抽空管(6)、液压按钮(7)、定位螺栓(10)和左侧散热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1)的内侧中间安装有移动模(2),所述模型内腔(4)的外周环绕开设有冷冻水槽(3),且冷冻水槽(3)的内端贴合有至少八个回位销(12),所述外基座(5)的内侧与模型内腔(4)固定套接,且外基座(5)的外侧径向方向开设有至少四个限位槽(8),所述抽空管(6)的上下两端与泄压阀(9)相互连通,所述液压按钮(7)的内端与提升顶针(11)活动连接,所述泄压阀(9)通过抽空管(6)连接有移动模(2)和固定模(1),所述定位螺栓(10)固定在外基座(5)的内侧,所述提升顶针(11)的内侧贴合有固定模(1),所述回位销(12)的中间安装有泄压阀(9),所述左侧散热孔(13)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散热孔(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包括固定模(1)、模型内腔(4)、外基座(5)、抽空管(6)、液压按钮(7)、定位螺栓(10)和左侧散热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1)的内侧中间安装有移动模(2),所述模型内腔(4)的外周环绕开设有冷冻水槽(3),且冷冻水槽(3)的内端贴合有至少八个回位销(12),所述外基座(5)的内侧与模型内腔(4)固定套接,且外基座(5)的外侧径向方向开设有至少四个限位槽(8),所述抽空管(6)的上下两端与泄压阀(9)相互连通,所述液压按钮(7)的内端与提升顶针(11)活动连接,所述泄压阀(9)通过抽空管(6)连接有移动模(2)和固定模(1),所述定位螺栓(10)固定在外基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良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基胜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