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耕机刀座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71538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4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耕机刀座,包括刀座本体、加强檐和加强筋;所述刀座本体为圆角矩形的中空钢管,所述刀座本体的上端为平面,其下端为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弧面;所述刀座本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正六角通孔,后侧壁上对应开设有圆形通孔,刀座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向四周凸出的加强檐,在加强檐与刀座本体较窄的两个侧壁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加强筋。该刀座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显著增加了刀座的硬度和强度,不易开裂,使用寿命显著延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刀座的制造方法,制造过程无需进行热处理,简单易操作、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保证了刀座的力学性能。

A rotary knife sea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tary tiller cutter comprises a cutter seat, seat body, strengthen the eaves and reinforcing ribs; the knife body is a hollow steel rectangle, the upper end of the knife seat body is flat, the lower end is extended to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cambered surface; front wall of the sea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knife is the six angle hole, circular holes are correspondingly provided with a rear side wall, the top body of the knife holder is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ing brim around protruding, between the eaves and strengthen the body of a knife seat narrow two side wall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ing rib. The knife hold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obvious increase of the hardness and strength of the knife seat, easy cracking and remarkable service life extension.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knife seat, which has no heat treatment, simple and easy operation,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ensur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he tool ho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耕机刀座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耕机刀座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旋耕机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一次作业即能使土壤细碎,土肥掺和均匀,达到旱地播种或水田栽插的要求,有利于争取农时,提高工效,并能充分利用拖拉机的功率,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旋耕机的工作部件为旋转刀片,旋转刀片安装在刀座上,刀座焊接于刀轴,通过刀轴旋转来带动刀片转动。目前,旋耕机刀座普遍采用横截面为矩形的扁管,结构如图1所示,刀座圆弧端焊接在刀轴上,另一端的矩形管口内插装刀片;刀座的矩形扁管通常采用生铁铸造。这种刀座在使用时,由于耕地时的阻力会产生较大的力矩,刀座受到较大的周向力,一方面容易导致生铁制的刀座从冷拔钢制的刀轴上开焊脱落,另一方面矩形扁管边角处等应力脆弱部位受力后极易开裂损害,使用寿命低,影响了旋耕机的正常工作。目前的旋耕机刀座多采用铸造方式制成,铸件刀座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热处理的效果,一旦热处理效果不佳就会导致刀座的强度受到明显降低,刀座的均一度下降,质量非常不稳定,容易发生断裂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强度大、不易开裂、与刀轴稳固焊接、使用寿命长的旋耕机刀座,以及一种制造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提高刀座质量的旋耕机刀座的制造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耕机刀座,包括刀座本体、加强檐和加强筋;所述刀座本体为圆角矩形的中空钢管,在刀座本体的中央贯通开设有矩形的刀片插孔,所述刀座本体的上端为平面,其下端为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弧面;所述刀座本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正六角通孔,后侧壁上对应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正六角通孔与圆形通孔为同轴设置;所述刀座本体的顶部四周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加强檐,加强檐的上沿与刀座本体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加强檐的边角均为圆角;在加强檐与刀座本体较窄的两个侧壁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刀座本体下端的横向宽度大于其上端的横向宽度;所述刀片插孔的尺寸与刀片的安装端相匹配;所述弧面的半径与旋耕机刀轴的外径相吻合;所述加强筋设置于刀座本体较窄的两个侧壁的中心处,其宽度小于该侧壁的壁宽。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刀座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下料将以#无缝方钢或#无缝方钢为原料,按加工尺寸,将无缝方钢用电锯切割成长度均一的管段,清除锯口棱角;B、锻造加强檐和加强筋根据管段尺寸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卡固工装和上压工装;将卡固工装固定在压力机的下模、将上压工装固定在第一压力机的上模,使卡固工装与上压工装的轴线重合;将管段加热后放入卡固工装的槽孔内,然后驱动第一压力机,使上压工装与卡固工装合模,高频锻造出刀座的加强檐和加强筋;C、锻造底部弧面将步骤B中盛有刀座的卡固工装取下,翻转180°后固定在第二压力机的下模上,使加强檐和加强筋部分向下、未锻造底面向上,将下压工装固定在第二压力机的上模上;驱动第二压力机,使下压工装与卡固工装合模,高频锻造出刀座底部的弧面;D、冲刀座安装孔待自然冷却后,按照加工尺寸,采用冲床在刀座的侧壁上分别冲压一正六边孔和一圆孔,即得新型旋耕机刀座。所述步骤B中,管段的加热温度为800~1000℃,最优选择850℃;第一压力机的冲压力为0.9×104~1.2×104MPa,优选为0.95×104~1.1×104MPa,最优选为1.0×104MPa。所述步骤C中,采用步骤B的余温,无需再对管段进行加热;第二压力机的冲压力为1.0×104~1.3×104MPa,优选为1.05×104~1.2×104MPa,最优选为1.1×104MPa。所述步骤D中,冲床的冲压力为0.5×104~0.8×104MPa,优选为0.55×104~0.7×104MPa,最优选为0.6×104MPa。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固工装为模具钢工装,在卡固工装内部开设有相连接的刀身槽和加强槽,所述加强槽位于刀身槽上方、且加强槽尺寸大于刀身槽尺寸,所述加强槽与加强檐和加强筋的外表面相配合,刀身槽与管段的外表面相配合;所述上压工装包括顶模、设置在顶模中央的冲头Ⅰ,冲头Ⅰ与顶模的交接处为圆角;所述冲头Ⅰ为矩形冲头,冲头Ⅰ前端设置便于冲头Ⅰ插入卡固工装的倒角;冲头Ⅰ的长度不小于管段长度的1/3。所述下压工装包括底模、设置在底模中央的冲头Ⅱ;所述底模的上端面为与刀座底部弧面相配合的弧形,底模的宽度长于刀座底部弧面的宽度;冲头Ⅱ为矩形冲头,其前端设置设置便于冲头Ⅱ插入卡固工装的倒角;冲头Ⅱ的长度不小于管段长度的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固工装、上压工装、下压工装均为模具钢工装;所述冲头Ⅰ、冲头Ⅱ前端均设置45°倒角;所述底模弧面的宽度大于刀座底部的弧面宽度,其宽度差不小于10m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耕机刀座,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显著增加了刀座的硬度和强度,不易开裂,使用寿命显著延长。刀座上端受力位置增设的加强檐和加强筋,不仅增加了刀座与刀片连接处的抗扭强度和抗拉强度,也大大增强了刀座本身的抗拉强度;加强筋的设置,使工作时受力最大的刀座较窄侧壁得到了有效的加强和稳定,受到硬物冲击时不易开裂;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刀座本体及加强檐均为圆角设计,与普通直角刀座相比,应力脆弱点明显减少,能够有效缓冲冲击力,进一步避免了刀座较窄侧壁的开裂,大大延长了旋耕机的工作寿命。本专利技术刀座本体的两个较宽侧壁上分别开设一个正六角通孔和一个圆形通孔,正六角通孔较圆形通孔大,可以配合不同规格和型号的螺母使用,适用性广,实用性强;且安装刀片后非常牢靠,不易发生松动。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旋耕机刀座的制造方法,采用35#无缝方钢或45#无缝方钢为原料,仅通过两步高频锻造、一步冲压即可制得高强度的旋耕刀刀座,刀座本体上没有焊接缝隙及其他应力脆弱点;制造过程无需进行热处理,经济实用,简单易操作,制造参数便于控制,不易制出废品,极大的提高了刀座的强度和均一度,使刀座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同时刀座的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生产成本低。本制造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旋耕机制备不同规格的刀座,所用配套工装可以反复多次使用,适应性强。本专利技术采用与旋耕机刀轴的材质相同的35#无缝方钢或45#无缝方钢为原料,刀座底部的弧面面积增大,因而使刀座与刀轴之间的焊接牢固度大大增强,使用时不易发生开焊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普通旋耕机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刀座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刀座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刀座的右视示意图;图6为卡固工装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卡固工装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卡固工装的俯视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卡固工装的俯视示意图;图10为上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上压工装的侧视示意图;图12为下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刀座本体,11、刀片插孔,12、弧面,13、正六角通孔,14、圆形通孔,2、加强檐,3、加强筋,41、顶模,42,冲头Ⅰ,51、底模,52、冲头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旋耕机刀座,如图2~5所示,包括刀座本体1、加强檐2和加强筋3;所述刀座本体1为圆角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旋耕机刀座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耕机刀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座本体(1)、加强檐(2)和加强筋(3);所述刀座本体(1)为圆角矩形的中空钢管,在刀座本体(1)的中央贯通开设有矩形的刀片插孔(11),所述刀座本体(1)的上端为平面,其下端为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弧面(12);所述刀座本体(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正六角通孔(13),后侧壁上对应开设有圆形通孔(14),所述正六角通孔(13)与圆形通孔(14)为同轴设置;所述刀座本体(1)的顶部四周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加强檐(2),加强檐(2)的上沿与刀座本体(1)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加强檐(2)的边角均为圆角;在加强檐(2)与刀座本体(1)较窄的两个侧壁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加强筋(3);所述刀座本体(1)下端的横向宽度大于其上端的横向宽度;所述刀片插孔(11)的尺寸与刀片的安装端相匹配;所述弧面(12)的半径与旋耕机刀轴的外径相吻合;所述加强筋(3)设置于刀座本体(1)较窄的两个侧壁的中心处,其宽度小于该侧壁的壁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耕机刀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座本体(1)、加强檐(2)和加强筋(3);所述刀座本体(1)为圆角矩形的中空钢管,在刀座本体(1)的中央贯通开设有矩形的刀片插孔(11),所述刀座本体(1)的上端为平面,其下端为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弧面(12);所述刀座本体(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正六角通孔(13),后侧壁上对应开设有圆形通孔(14),所述正六角通孔(13)与圆形通孔(14)为同轴设置;所述刀座本体(1)的顶部四周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加强檐(2),加强檐(2)的上沿与刀座本体(1)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加强檐(2)的边角均为圆角;在加强檐(2)与刀座本体(1)较窄的两个侧壁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加强筋(3);所述刀座本体(1)下端的横向宽度大于其上端的横向宽度;所述刀片插孔(11)的尺寸与刀片的安装端相匹配;所述弧面(12)的半径与旋耕机刀轴的外径相吻合;所述加强筋(3)设置于刀座本体(1)较窄的两个侧壁的中心处,其宽度小于该侧壁的壁宽。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刀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下料将以35#无缝方钢或45#无缝方钢为原料,按加工尺寸,将无缝方钢用电锯切割成长度均一的管段,清除锯口棱角;B、锻造加强檐和加强筋根据管段尺寸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卡固工装和上压工装;将卡固工装固定在压力机的下模、将上压工装固定在第一压力机的上模,使卡固工装与上压工装的轴线重合;将管段加热后放入卡固工装的槽孔内,然后驱动第一压力机,使上压工装与卡固工装合模,高频锻造出刀座的加强檐和加强筋;C、锻造底部弧面将步骤B中盛有刀座的卡固工装取下,翻转180°后固定在第二压力机的下模上,使加强檐和加强筋部分向下、未锻造底面向上,将下压工装固定在第二压力机的上模上;驱动第二压力机,使下压工装与卡固工装合模,高频锻造出刀座底部的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建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金韧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