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叶面喷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7095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4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叶面喷施装置,包括喷施本体、水泵、输液软管、喷雾杆和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设置在喷施本体的顶部,所述进液口上安装有进液盖,所述水泵设置在喷施本的底部,所述输液软管一端与水泵相连,另一端与喷雾杆相连,所述喷雾杆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内杆与外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喷头,所述外杆表面上开有方形口,所述内杆上与方形口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把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杆相对外杆滑动的结构,通过设置在内杆上的手柄使内杆产生相对滑动,进而改变喷头喷射的角度,同时设置搅拌机构,可实时对农药水进行搅拌,有效保证了药液混合的均匀性。

Plant leaf spray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 spraying device, including spraying body, water pump, infusion hose, spray rod and a liquid inlet, a liquid inle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spraying body, the liquid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liquid inlet cover, the water pump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of the spray, the transfusion one end of the ho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pump,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pray rod is connected, the spray rod comprises an inner rod and the outer rod, the inner rod and the outer rod connected at the top of the inner rod activities connected with the nozzle, the out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square rod, the inner rod and a square opening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by providing structure within the rod relative to the outer slide, relative sliding by a handle arranged on the inner rods of the inner rod, and then change the nozzle injection angle, and set the mixing mechanism, real time of pesticide mixing, effectively ensuring the uniformity of liquid m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叶面喷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叶面喷施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叶面喷施技术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喷施杀虫杀菌剂可以有效消灭病虫菌害的侵害,另一方面喷施植物激素和叶面肥可以增加植物的生长量和结实率。作为杀虫杀菌和根外追肥的重要手段,植物叶面喷施技术是提高植物抗性、补充植物生育期中对某些营养元素的特殊需要、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好的喷施装置,不仅要满足对叶面喷施的均匀,而且角度可调,满足各个方向的喷施。根据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20003507.2公开了一种电动打药机,包括打药机机体、可充电电源、微型隔膜水泵、输液软管、喷雾杆组成,所述打药机机体带有进液口,所述可充电电源和微型隔膜水泵位于机体的上方,并通过电源线相连接,所述喷雾杆与输液软管相连,所述喷雾杆中下方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把手,每个把手的一侧都开有缝隙,在把手上设有绕把手一圈的固定片,所述固定通过螺丝固定拧紧把手。上述方案虽然解决了传统打药机需要一只手拿喷雾杆,另一只手按压压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但对于如何改变喷头喷射的角度以及如何让农药搅拌的更均匀,没有给出相应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变喷头喷射角度并使搅拌更加均匀的叶面喷施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植物叶面喷施装置,包括喷施本体、水泵、输液软管、喷雾杆和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设置在喷施本体的顶部,所述进液口上安装有进液盖,所述水泵设置在喷施本的底部,所述输液软管一端与水泵相连,另一端与喷雾杆相连,所述喷雾杆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内杆与外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喷头,所述外杆表面上开有方形口,所述内杆上与方形口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把手。优选的,所述喷头包括第一喷施球面和第二喷施球面,所述第一喷施球面和第二喷施球面的一端铰接在内杆的顶部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一块,所述第一喷施球面和第二喷施球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优选的,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叶片、转动轴和手柄,所述搅拌叶片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活动连接在喷施本体上,所述手柄设置在于喷雾杆相对的一侧并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上方设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若干层导流块,每层导流块分别位于其上下两层的相邻导流块之间。优选的,所述进液口下方设置有倾斜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两侧与喷施本体内壁固定连接,其向下倾斜的一端处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安装有排污盖。优选的,所述内杆外表面上开设有U型凹槽,所述外杆内表面上与U型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U型凸块,所述内杆通过U型凸块和U型凹槽配合滑动连接在外杆上。优选的,所述输液软管一喷雾杆通过阀体连接在一起,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开关阀。优选的,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处设有过滤网。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把配好的药液由进液口倒入喷施本体内,经过过滤板的过滤后进入导流装置内,导流装置中每层交叉的导流板可以使药液得到更好的混合,然后通过搅拌机构对喷施本体中的药液进行先期的搅拌混合,接通水泵,药液顺着输液软管流到喷雾杆中,再流至喷头处,由于喷雾杆设置有内杆和外杆,且内杆与输液软管之间通过可伸缩的软管连接在一起,且内杆可相对外杆滑动,并且喷头设置在内杆的顶部,通过调节设置在内杆上的把手,使内杆相对于外杆前后滑动,通过使第一喷施球面和第二喷施球面之间产生相对移动,进而改变喷头喷射的角度,同时设置的搅拌机构可对药液进行实时搅拌,防止药液的沉淀,确保药液混合的均匀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杆相对外杆滑动的结构,通过移动设置在内杆上的手柄使内杆产生相对滑动,进而改变喷头喷射的角度,同时设置搅拌机构,可实时对农药水进行搅拌,有效保证了药液混合的均匀性,具体情况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移动内杆,进而改变喷头喷射的角度,当内杆向内移动时,设置的第一喷施球面和第二喷施球面就会外杆挤压下,分别相向移动,使得喷头喷射角度变小,进而改变喷射方向,而当内杆向外移动时,第一喷施球面和第二喷施球面远离外杆,这时外杆对其挤压消失,第一喷施球面和第二喷施球面就会在弹性元件作用下向外侧移动,这时,喷头喷施面积变大,喷施角度变大,通过可变的喷头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可有效节省药液,可满足不同喷施需求;(2)设置的搅拌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实时搅拌,防止药液的沉淀,同时保证了药液混合的均匀性;(3)设置的导流装置,因下一层的导流块分别设置在上一层导流块的中间,所以药液在被分流的同时,分流方向与上一层的相反,这样药液就会进行翻转,经过多层翻转后,药液混合更加均匀。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叶面喷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图;图3是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喷施本体;2、水泵;3、输液软管;4、喷雾杆;5、进液口;6、进液盖;7、内杆;8、外杆;9、喷头;10、方形口;11、把手;12、第一喷施球面;13、第二喷施球面;14、搅动叶片;15、转动轴;16、手柄;17、导流块;18、过滤板;19、排污口;20、排污盖;21、U型凹槽;22、U型凸块;23、阀体;24、开关阀;25、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结合附图1、图2和图3,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植物叶面喷施装置,包括喷施本体1、水泵2、输液软管3、喷雾杆4和进液口5,其中,进液口5设置在喷施本体1的顶部,且进液口5上安装有进液盖6,水泵2设置在喷施本体1的底部,输液软管3一端与水泵2相连,另一端与喷雾杆4相连,另外,喷雾杆4包括内杆7和外杆8,内杆7与外杆8滑动连接,并且内杆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喷头9,所述外杆8表面上开有方形口10,所述内杆7上与方形口10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把手11,通过调节设置在内杆7上的把手11,使内杆7相对于外杆8可以前后滑动,进而可以改变喷头9喷射的角度。其中,所述喷头9包括第一喷施球面12和第二喷施球面13,所述第一喷施球面12和第二喷施球面13的一端铰接在内杆7的顶部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一块,所述第一喷施球面12和第二喷施球面13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14,通过移动内杆7,可以调节喷头9喷射的角度,当内杆7向后移动时,第一喷施球面12和第二喷施球面13就会在外杆8作用下彼此相向移动,这时,喷头9喷施面积缩小,喷施角度缩小,而当内杆7向前移动时,外杆8远离第一喷施球面12和第二喷施球面13,第一喷施球面12和第二喷施球面13就会在弹性元件作用下彼此向外移动,这时,喷头9喷施面积变大,喷施角度变大。另外,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植物叶面喷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叶面喷施装置,包括喷施本体(1)、水泵(2)、输液软管(3)、喷雾杆(4)和进液口(5),所述进液口(5)设置在喷施本体(1)的顶部,所述进液口(5)上安装有进液盖(6),所述水泵(2)设置在喷施本体(1)的底部,所述输液软管(3)一端与水泵(2)相连,另一端与喷雾杆(4)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杆(4)包括内杆(7)和外杆(8),所述内杆(7)与外杆(8)滑动连接,所述内杆(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喷头(9),所述外杆(8)表面上开有方形口(10),所述内杆(7)上与方形口(10)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把手(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叶面喷施装置,包括喷施本体(1)、水泵(2)、输液软管(3)、喷雾杆(4)和进液口(5),所述进液口(5)设置在喷施本体(1)的顶部,所述进液口(5)上安装有进液盖(6),所述水泵(2)设置在喷施本体(1)的底部,所述输液软管(3)一端与水泵(2)相连,另一端与喷雾杆(4)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杆(4)包括内杆(7)和外杆(8),所述内杆(7)与外杆(8)滑动连接,所述内杆(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喷头(9),所述外杆(8)表面上开有方形口(10),所述内杆(7)上与方形口(10)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把手(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叶面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9)包括第一喷施球面(12)和第二喷施球面(13),所述第一喷施球面(12)和第二喷施球面(13)的一端铰接在内杆(7)的顶部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一块,所述第一喷施球面(12)和第二喷施球面(13)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叶面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叶片(15)、转动轴(16)和手柄(17),所述搅拌叶片(15)固定在转动轴(16)上,所述转动轴(16)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大麦灯箱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