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072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4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包括本体、球囊、弹簧、弧形网架和附着在弧形网架上的被膜,所述本体包括上支板和通过球囊与上支板相连的下支板,所述上支板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所述下支板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三护板和第四护板,第一护板与第三护板同侧,所述弧形网架包括靠第一护板一侧与球囊相连的第一弧形网架和靠第二护板一侧与球囊相连的第二弧形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球囊充气的扩增与收缩原理,结合弹簧的拉力作用使第一护板与第三护板和第二护板与第四护板分别打开与闭合,从而使肾动脉和肾静脉分别被隔离保护于弧形网架内,实现了对血管的有效支撑与隔离。

A plastic stent for renal transplan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sticity of renal transplantation with external vascular stent, which comprises a body, balloon, spring, curved grid and attached to the curved grid biofilm, the main body comprises an upper support plat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through the balloon under the support plate, the support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on both ends the first panel and the second panel,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articulated with the third boards and fourth boards, the first panel and third boards with side, the curved grid including the first panel on the first curved grid side and connected to the balloon and by the second panel side and balloon connected second arc grid.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inflatable balloon amplification principle and combined with the spring tension contraction, the first guard plate and third supporting plate and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and fourth supporting plates are opened and closed, so that the renal artery and vein were isolated in the curved grid protection, realize the effective support and isolation of the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
本技术涉及肾移植用血管支架
,具体是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
技术介绍
肾移植术通常包括自体移植和同种移植两种,自体肾移植是将肾脏切下后再植入同一体内,供者与受者为同一人,例如肾动脉起始部狭窄时,可将该肾自体移到髂窝;同种肾移植是一个种属的不同个体间的移植术。在肾移植术中,需对肾动脉和肾静脉进行分别缝合,由于肾动脉和肾静脉处于骨盆深部,同时移植肾在腹壁下不固定,因此可能造成肾动脉成角,尽而影响移植肾血供,目前常规做法是降一团生物棉垫在肾动脉与肾静脉之间,从而形成一个弧形以起到对肾动脉和肾静脉的支撑与隔离作用,但此做法存在生物棉支撑作用小,且会吸收等问题,因此效果不确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肾动脉成角尽而影响移植肾血供,可有效支撑与隔离肾动脉和肾静脉的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包括本体、球囊、弹簧、弧形网架和附着在弧形网架上的被膜,所述本体包括上支板和通过球囊与上支板相连的下支板,所述上支板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所述下支板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三护板和第四护板,第一护板与第三护板同侧,所述弧形网架包括位于第一护板和第三护板一侧与球囊相连的第一弧形网架和位于第二护板和第四护板一侧与球囊相连的第二弧形网架。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包括设置在第一护板侧壁与第二护板侧壁之间的多个第一拉簧、设置在第三护板侧壁与第四护板侧壁之间的多个第二拉簧、设置在球囊一侧与第一弧形网架之间的多个第一压簧和设置在球囊另一侧与第二弧形网架之间的多个第二压簧。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网架内周表面设有多个用于被膜附着的凸起。进一步地,所述被膜为胶原蛋白复合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网架可塑性变形。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球囊、弹簧、弧形网架都由可降解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采用球囊充气的扩增与收缩原理,在结合弹簧的拉力作用下使第一弧形网架一侧的第一护板与第三护板和第二弧形网架一侧的第二护板与第四护板分别打开与闭合,打开状态时,将肾动脉和肾静脉分别嵌入第一弧形网架和第二弧形网架内,闭合状态时由于第一压簧、第二压簧及球囊的隔断作用,使肾动脉和肾静脉被分别隔离保护于弧形网架内,从而实现了对肾动脉和肾静脉的有效支撑与隔离。2、本技术中的弧形网架和被膜具有延伸率,同时利用第一拉簧、第二拉簧、第一压簧、第二压簧的弹性作用,使肾动脉和肾静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调节与保护。3、本技术中的胶原蛋白被膜,胶原蛋白与人体有着十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被机体降解,吸收和利用,不会引发后遗症。4、本技术中的本体、球囊、弹簧、弧形网架都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在术后可保留于体内不用取出,从而可继续作一定时间的支撑与保护,同时减少了医务的工作量,防止了血管外支架在取出过程中产生的额外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的球囊扩增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的球囊收缩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的弧形网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的弧形网架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包括本体1、球囊2、弹簧3、弧形网架4和附着在弧形网架上的被膜5,本体1包括上支板11和通过球囊与上支板相连的下支板12,上支板11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护板13和第二护板14,所述下支板12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三护板15和第四护板16,第一护板13与第三护板15同侧,弧形网架4包括位于第一护板和第三护板一侧与球囊2相连的第一弧形网架41和位于第二护板和第四护板一侧与球囊2相连的第二弧形网架42。弹簧3包括设置在第一护板13侧壁与第二护板14侧壁之间的多个第一拉簧31、设置在第三护板15侧壁与第四护板16侧壁之间的多个第二拉簧32、设置在球囊2一侧与第一弧形网架41之间的多个第一压簧33和设置在球囊另一侧与第二弧形网架42之间的多个第二压簧34。被膜5为胶原蛋白复合材料,胶原蛋白不仅能与血小板黏结、聚集起到止血的作用,而且能激活血液凝固因子,粘着在渗血的伤口上,可对损伤的血管起到填塞的作用;同时胶原蛋白与人体有着十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被机体降解,吸收和利用,不会引发后遗症;依此,可将弧形网架侵入胶原蛋白液中,使胶原蛋白液附着在弧形网架上。本技术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的工作原理是:当球囊2充气扩增时,球囊挤压使第一弧形网架41和第二弧形网架42分别向两侧移动,从而推动第一弧形网架一侧的第一护板13与第三护板15和第二弧形网架一侧的第二护板14与第四护板16使其各自分别打开,置入适合部位将肾动脉和肾静脉分别嵌入第一弧形网架41和第二弧形网架42,然后抽空球囊2,在第一拉簧31和第二拉簧32的拉力作用下,第一护板13与第三护板15和第二护板14与第四护板16使第一弧形网架41和第二弧形网架42各自分别闭合,并通过第一压簧33、第二压簧34及球囊2的隔断作用,使血管得到了有效的隔离;另外第一拉簧31、第二拉簧32、第一压簧33和第二压簧34可对嵌入弧形网架4内的血管起到动态调节与缓冲保护作用,比如在作血管吻合过程中对血管的牵引移动以及术后由于人体自身活动产生的血管位移等,从而对肾动脉和肾静脉实现了有效的支撑与保护。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弧形网架4内周表面设有多个的凸起43,可有利于被膜的附着。优选的,弧形网架4可塑性变形,可防止对血管产生硬性的额外损伤,也可根据不同的血管直径大小使用需要进行弧形大小调节。进一步的,本体1、球囊2、弹簧3、弧形网架4都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在术后可置于体内不用取出,从而可继续对血管作一定时间的支撑与保护,同时减少了医务的工作量,防止了血管外支架在取出过程中产生的额外风险。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包括本体、球囊、弹簧、弧形网架和附着在弧形网架上的被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上支板和通过球囊与上支板相连的下支板,所述上支板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所述下支板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三护板和第四护板,第一护板与第三护板同侧,所述弧形网架包括位于第一护板和第三护板一侧与球囊相连的第一弧形网架和位于第二护板和第四护板一侧与球囊相连的第二弧形网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包括本体、球囊、弹簧、弧形网架和附着在弧形网架上的被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上支板和通过球囊与上支板相连的下支板,所述上支板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所述下支板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三护板和第四护板,第一护板与第三护板同侧,所述弧形网架包括位于第一护板和第三护板一侧与球囊相连的第一弧形网架和位于第二护板和第四护板一侧与球囊相连的第二弧形网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塑性肾移植用血管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包括设置在第一护板侧壁与第二护板侧壁之间的多个第一拉簧、设置在第三护板侧壁与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卫华黄赤兵范明齐肖亚冯嘉瑜王平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