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疲劳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692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3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疲劳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由玛咖、人参、秋葵提取物、黄精、银杏提取物、刺蒺藜提取物、肉桂提取物、瓜氨酸、L‑精氨酸。经过粉碎过筛→预混→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压片→包衣→内包装→外包→入库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无毒性,可口服,口服或食用方便,有显著改善睡眠的保健功能。

Anti fatigue health care foo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 fatigue health food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from Maca, okra extract, ginseng, polygonatum, Ginkgo biloba extract, Tribulus terrestris extract, cinnamon extract, citrulline, L arginine. After crushing, screening, pre mixing, granulation, drying, whole grain mixing, pressing, coating, packaging, outsourcing and warehousing.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no toxicity, convenience for oral use, oral or eating, and health function of improving sleep remarka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疲劳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品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抗疲劳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疲劳(fatigue)是一个涉及许多生理生化因素的综合性的生理过程,是人体脑力或体力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既标志着机体原有工作能力的暂时下降,又可能是机体发展到伤病状态的一个先兆。人们在研究疲劳时曾给它下过许多定义,1982年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的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是一种主观的不适感,主要表现为疲劳感、倦怠感,在进行长时间劳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精神压力下会察觉到,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保护反应,提示机体应该通过休息使机能恢复,从而避免对身体的进一步伤害。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常常不顾疲劳,仍然选择长时间工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损害人体的体力、体能,身体失衡,使人难以从事或完成某些消耗体力较大或动作细腻、精巧的工作,从而使工作效率下降;另一方面,长期疲劳还会使人皮肤松弛,面色无华,呈现出未老先衰的征兆;长期疲劳得不到恢复,使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甚至造成免疫低下,机体抵抗疾病的屏障被打破,使患者患病的几率增加。另外,长期心理压力、激素紊乱、免疫异常等,均是造成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诱因。超负荷的工作、过度的压力与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使人们常常感觉到疲劳感、倦怠感长时间难以恢复,使人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中约有70%的人处于这一状态,其中又以中老年人高发。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疲劳可能发生在从大脑皮质到肌肉亚细胞结构这样一个广泛的区域。1980年Edwards提出了"神经-肌肉疲劳链"的概念,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或有中断,都会造成肌肉力量下降和输出功率降低。根据疲劳链中疲劳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中枢疲劳和外用疲劳两大部分。中枢疲劳是指从大脑皮层→脊髓→外围神经这段区域发生的疲劳;外围疲劳指的是神经-肌肉接点以下各环节发生的疲劳。基于此,需要找到抗疲劳物质来延缓长时间劳动、剧烈运动或过度精神压力下造成的疲劳发生,或使疲劳状态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以期使人们亚健康状态恢复正常或对疲劳综合征产生疗效。现有的抗疲劳保健食品主要以中药为主,特点是注重养生,消费者需长期服用,起效慢。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抗疲劳产品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抗疲劳、纠正亚健康状态的保健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抗疲劳、纠正亚健康状态的保健品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疲劳保健食品,按重量份数包含以下组分:上述保健食品还添加有药用辅料。上述保健食品为口服液、饮料、片剂、胶囊、喷雾剂或透皮吸收剂。本保健食品的给药方式为口服或外用。所述本保健食品的服用方式为每日1~2次,每次100-2000mg/kg体重。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疲劳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原辅料粉碎过筛→预混→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压片→包衣→内包装→外包→入库。本保健食品应用于纠正纠正亚健康状态或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所述纠正亚健康状态为增加肝糖原含量、减少全血乳酸含量或降低血浆尿素氮含量。以下为本保健品的主要成分。L-精氨酸(Arginine)精氨酸是一种含有两个碱性基团及氨基和胍基的氨基酸.在生理pH条件下,属碱性氨基酸(PH10.5~12.0),分子式为C6H14N4O2,分子量174.20,熔点:223~224℃,白色菱形结晶(从水中析出,含2分子结晶水)或单斜片状结晶(无结晶水),无臭,味苦;易溶于水(0℃水中溶解度为83g/L,50℃水中溶解度为400g/L),极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异构体存在:D-精氨酸和L-精氨酸,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作用的是L-精氨酸.L-精氨酸是合成蛋白质和肌酸的重要原料,是人和动物体内的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代谢和营养作用,几乎机体中所有组织均利用Arg合成细胞浆蛋白和核蛋白.精氨酸在促进肌肉内蛋白质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细胞分裂,伤口复原和分泌激素等各种生理过程中,也都担任着重要的角色精氨酸也是体内合成NO的前提物质,而体内NO合成的增加,对于平衡血液,增强血流,改善心脑供血,增强血管弹性,恢复血管功能效果明显。是最强的血管舒张因子,具有抗粥样动脉硬化、调节血压的功能,精氨酸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引起了营养和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从而成为目前氨基酸研究的热点之一.瓜氨酸最新发现西瓜中含有一项重要的有益成分----瓜氨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瓜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西瓜中瓜氨酸的含量比任何食物都高,人们最早是从西瓜中提取瓜氨酸,瓜氨酸由此得名。瓜氨酸是从鸟氨酸及氨基甲酰磷酸盐在尿素循环中生成,或是通过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精氨酸生成NO的副产物。首先,精氨酸会被氧化为N-羟基-精氨酸,再行氧化成瓜氨酸并释出一氧化氮。适量的瓜氨酸和各种维生素可以促进增加能量,并维持免疫系统。瓜氨酸帮助身体恢复疲劳和压力,还可以维持身体酸碱度平衡。提高建康的运动功能,瓜氨酸可在人体内与氨作用,生成精氨酸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能活化酵素,导致平滑肌舒张。它也可以使人的血管获得松弛,用于增强机能,有助于生育功能。人参(Panaxginseng)人参,又称为亚洲参,在中国东北土名“棒槌”,是具有肉质的根,可药用。人参属于五加科,主要生长在东亚,特别是寒冷地区。人参是亚洲常见药材,北中美洲也普遍使用花旗参。人参之所以很稀奇,很名贵,主要与它的药用价值有关。在很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认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日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它能"治男妇一切虚症"。人参可以分离出30余种人参皂甙,另外,人参还含有多种有机酸及酯类、各种维生素、甾醇、酶和20多种微量元素。日常生活中,人参及其制备常常用于愈后恢复、增强体力、调节荷尔蒙、降低血糖和控制血压、控制肝指数和肝功能保健等。银杏(GinkgobilobaL.)银杏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银杏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它是神奇的医疗之树,2亿5千多年前侏罗纪恐龙掌控地球时,银杏已经是最繁盛的植物之一。地球生命历经千亿年的变动,尤其是第四世纪冰川覆盖之后,只有银杏仍保持它最原始的面貌,在生物演化学史上被称为“活化石”。其叶、果实、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药理作用不断被认识,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和国内外众多医学专家研究发现:银杏叶中可提取160多种有效的药用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35种;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银杏具有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抵抗力等多种功能。肉桂(CortexCinnamomiCassiae)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和大叶清化桂的干皮和枝皮。肉桂常绿乔木,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肉桂的功效与作用,肉桂味辛甘、性热,入肾、脾、膀胱经;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主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抗疲劳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疲劳保健食品,按重量份数包含以下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疲劳保健食品,按重量份数包含以下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疲劳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食品还添加有药用辅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疲劳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食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盘生
申请(专利权)人:百瑞德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