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鲵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6850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3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动物养殖领域,具体公开了大鲵养殖方法大鲵养殖方法,在每次对大鲵进行投喂前,养殖箱均会对箱体内的杂质或者残留的饵料排出,让箱体内的水质均处于洁净状态,能最大化的降低大鲵患上细菌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的可能性,降低大鲵在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降低了大鲵的养殖成本。本方案能提高大鲵的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提高大鲵的存活率。

A giant salamander breeding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nimal breeding, in particular discloses giant salamander breeding method of giant salamander breeding methods in the salamander before each feeding, breeding boxes are impurities on the box body or the residual bait discharge, so water box are in a clean state, low down on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giant salamander with bacterial diseases, nutritional diseases, viral diseases, reduce the giant salamander in the breeding process of the mortality, reduce the cost of breeding of giant salamander. This schem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giant salamander breeding process,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giant salama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鲵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养殖领域,具体涉及大鲵养殖方法大鲵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大鲵是一种大型两栖动物,大鲵的皮厚实坚韧,可以用以制革,还可制成治疗灼伤的药物;也可治疗小儿嗝食之类的胃病;胆汁能解热明目,所以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较大。现目前,大鲵已经向人工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大鲵的方向发展。在大鲵的大批量的养殖,是多将大鲵圈养在养殖池中,在特定的时间对大鲵进行投喂,投喂后未被大鲵食用的饵料会残留在养殖池中,养殖池内的饵料容易腐烂,导致养殖大鲵的水质快速变差,导致大鲵患上细菌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这些病症都容易在大鲵之间传播,会导致大鲵会出现大批量的死亡,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大鲵养殖方法大鲵养殖方法,以提高大鲵的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提高大鲵的存活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大鲵养殖方法大鲵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养殖箱,包括箱体、进水管、出水管、分隔板、封堵板、竖直设置的压簧和能够吸引封堵板的电磁铁,所述分隔板、封堵板和电磁铁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电磁铁和分隔板均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封堵板与箱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若干通孔,且封堵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封堵通孔的凸起;所述压簧的上端与封堵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压簧的下端穿过电磁铁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上设有进水口,箱体的另一侧上设有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相对,所述进水管与进水口连通,出水管与出水口连通;所述箱体的下端设有清污口;所述出水口与清污口位于箱体的同一侧上,所述箱体的上表面面积为5㎡;步骤2:将箱体进行倾斜放置,且箱体底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15°;此时箱体的清污口位于最低处,然后在分隔板较高的一端上放置鹅卵石;此时压簧将封堵板按压在分隔板上,凸起对通孔进行封堵;步骤3:开启进水管和出水管,当有水从出水管处流出时,向箱体中投放75-90尾大鲵,且大鲵的长度均在10-15cm之间;步骤4:在投食的15-25min前,关闭进水管,使箱体内的水流速变小,进而让水中的大部分杂质沉淀到分隔板上和分隔板上的通孔中;步骤5:开启电磁铁,电磁铁对封堵板进行吸引,封堵板下移,压簧被压缩;封堵板下移的过程中沉淀的杂质进入到封堵板与分隔板之间,当封堵板移动至清污口处时,带有大量杂质的水从清污口处排出;当70%以上的杂质被排出后,关闭电磁铁;压簧将封堵板再次推动至分隔板处,且凸起对通孔进行封堵;步骤6:再次开启进水管,此时进水管与出水管的内径均为65mm,进水管内的水的流速为1.2m/s-2.4m/s,且水温为15-25℃,当箱体的出水口处有水流出时,向箱体中投入饵料。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1、步骤1中,使用了一种养殖箱,在使用养殖箱养殖大鲵时,自然状态下封堵板上的凸起能对封堵块进行封堵,保证箱体内的水面高度能够适宜大鲵的生长;当需要排出箱体内的杂质时,可以静置整个养殖箱,使箱体内的杂质沉降,然后瞬间开启电磁铁,进而让封堵板下移,带有杂质的水能够快速的从清污口排出,实现养殖箱的快速清洁,清洁的方式方便速度;2、步骤2和步骤3,箱体倾斜设置是为了方便在步骤3对箱体进行加水后,水会集中在箱体较低的一侧,然后在箱体的另一侧的分隔板上放置鹅卵石,进而给大鲵营造一个两栖生活环境,更适宜大鲵的生长习性;步骤3中,向箱体内投放75-90尾大鲵,且大鲵的长度均在10-15cm之间,大鲵的生长阶段一致,能避免大鲵相互咬伤或残食,且箱体内大鲵的数量适宜,能够保证大鲵之间有适宜的生长空间;3、步骤4中,在向箱体内投入新的饵料之前,先将水中的残留的杂质或者饵料进行沉淀,便于在步骤5中将箱体内的杂质和饵料排出;4、步骤5中,使用电磁铁和压簧能够快速让封堵板快速的在箱体内上下移动,进而当封堵块滑动至排污口处时,带有杂质的水能够快速的排出;排出污水后,电磁铁断电,同时压簧能够快速的将封堵板快速推回至分隔板处,实现封堵板的复位;5、步骤6中,再次向箱体内加水,是为了在去除污水后,向箱体内加入足够的水,同时让箱体内的水一直处于快速流动状态,让大鲵一直处于洁净的水质当中,且当水温为15-25℃之间时,大鲵的进食最多,生长速度最快,缩短大鲵的生长周期,降低大鲵的生长成本。综上所述,在养殖大鲵时,使用本方法能够在每次对大鲵进行投喂前,养殖箱均会对箱体内的杂质或者残留的饵料排出,让箱体内的水质均处于洁净状态,能最大化的降低大鲵患上细菌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的可能性,降低大鲵在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降低了大鲵的养殖成本。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2中,箱体底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9°。通过上述设置,此时箱体内水域大小与鹅卵石的区域大小较为均衡,能有效的平衡大鲵的两栖生长环境。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步骤3中,向箱体中投放80尾大鲵。通过上述设置,表面积为5㎡的箱体内投放80尾大鲵,大鲵在数量和分布密度上较为均衡,能够让每一个大鲵都能够快速的生长。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步骤4中,在投食的20min前,关闭进水管。通过上述设置,20min的时长足够让水中的杂质和残留的饵料快速的沉降,能缩短箱体内污水排出的时长,便于对大鲵进行投料。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步骤6中,水温为20℃。通过上述设置,水温限定在20℃,在这样的水温中大鲵的活跃度最高,摄取饵料的量也最大,能够让大鲵快速生长,缩短其生长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养殖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0、进水口101、出水口102、清污口103、鹅卵石20、分隔板30、通孔301、封堵板40、凸起401、压簧50、电磁铁60。实施例中的养殖箱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箱体10、进水管、出水管、分隔板30、封堵板40、竖直设置的压簧50和能够吸引封堵板40的电磁铁60。分隔板30、封堵板40和电磁铁60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安装在箱体10内,电磁铁60和分隔板30均与箱体10的内壁焊接,封堵板40与箱体10的内壁接触,分隔板30上设有若干通孔301,且封堵板40的上表面上设有封堵通孔301的凸起401。压簧50的上端与封堵板40的下表面焊接,压簧50的下端穿过电磁铁60与箱体10焊接,箱体10的一侧上设有进水口101,箱体10的另一侧上设有出水口102,且进水口101与出水口102相对,进水管与进水口101连通,出水管与出水口102连通,且进水管与出水管的内径均为65mm。箱体10的下端设有清污口103,出水口102与清污口103位于箱体10的同一侧上,箱体10的上表面面积为5㎡。本实施例中,在操作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实施例中的养殖箱;步骤2:将箱体10进行倾斜放置,且箱体10底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9°;此时箱体10的清污口103位于最低处,然后在分隔板30较高的一端上放置鹅卵石20;此时压簧50将封堵板40按压在分隔板30上,凸起401对通孔301进行封堵;步骤3:开启进水管和出水管,当有水从出水管处流出时,向箱体10中投放80尾大鲵,且大鲵的长度均在10-15cm之间;步骤4:在投食的20min前,关闭进水管,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鲵养殖方法

【技术保护点】
大鲵养殖方法大鲵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养殖箱,包括箱体、进水管、出水管、分隔板、封堵板、竖直设置的压簧和能够吸引封堵板的电磁铁,所述分隔板、封堵板和电磁铁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电磁铁和分隔板均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封堵板与箱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若干通孔,且封堵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封堵通孔的凸起;所述压簧的上端与封堵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压簧的下端穿过电磁铁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上设有进水口,箱体的另一侧上设有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相对,所述进水管与进水口连通,出水管与出水口连通;所述箱体的下端设有清污口;所述出水口与清污口位于箱体的同一侧上,所述箱体的上表面面积为5㎡;步骤2:将箱体进行倾斜放置,且箱体底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15°;此时箱体的清污口位于最低处,然后在分隔板较高的一端上放置鹅卵石;此时压簧将封堵板按压在分隔板上,凸起对通孔进行封堵;步骤3:开启进水管和出水管,当有水从出水管处流出时,向箱体中投放75‑90尾大鲵,且大鲵的长度均在10‑15cm之间;步骤4:在投食的15‑25min前,关闭进水管,使箱体内的水流速变小,进而让水中的大部分杂质沉淀到分隔板上和分隔板上的通孔中;步骤5:开启电磁铁,电磁铁对封堵板进行吸引,封堵板下移,压簧被压缩;封堵板下移的过程中沉淀的杂质进入到封堵板与分隔板之间,当封堵板移动至清污口处时,带有大量杂质的水从清污口处排出;当70%以上的杂质被排出后,关闭电磁铁;压簧将封堵板再次推动至分隔板处,且凸起对通孔进行封堵;步骤6:再次开启进水管,此时进水管与出水管的内径均为65mm,进水管内的水的流速为1.2m/s‑2.4m/s,且水温为15‑25℃,当箱体的出水口处有水流出时,向箱体中投入饵料。...

【技术特征摘要】
1.大鲵养殖方法大鲵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养殖箱,包括箱体、进水管、出水管、分隔板、封堵板、竖直设置的压簧和能够吸引封堵板的电磁铁,所述分隔板、封堵板和电磁铁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电磁铁和分隔板均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封堵板与箱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若干通孔,且封堵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封堵通孔的凸起;所述压簧的上端与封堵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压簧的下端穿过电磁铁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上设有进水口,箱体的另一侧上设有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相对,所述进水管与进水口连通,出水管与出水口连通;所述箱体的下端设有清污口;所述出水口与清污口位于箱体的同一侧上,所述箱体的上表面面积为5㎡;步骤2:将箱体进行倾斜放置,且箱体底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15°;此时箱体的清污口位于最低处,然后在分隔板较高的一端上放置鹅卵石;此时压簧将封堵板按压在分隔板上,凸起对通孔进行封堵;步骤3:开启进水管和出水管,当有水从出水管处流出时,向箱体中投放75-90尾大鲵,且大鲵的长度均在10-15cm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胜林
申请(专利权)人:正安县鲵食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