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683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3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装置主体,培育装置主体下部设有支撑层,支撑层上侧设有草纸垫,草纸垫上侧设有培育土层,培育土层内设有土层传感器,培育土层上侧设有湿度传感器,横梁下侧设有补光灯,培育土层内设有培育槽,培育土层上方设有管道网,管道网右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右侧连接在液压泵的出液口,液压泵的进液口连接有中间管道,中间管道另一端连接有混合池,混合池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水罐、液肥罐和药液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自动控制装置对植物进行补充水分、光照、温度、肥料和药剂等,进而使整个培育过程中达到智能化自动化。

Intelligent plant cultiv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including cultivating device main body cultivation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pport layer, support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toilet paper pad, toilet paper pad is provided with a layer of soil with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soil cultivation layer is provided with upper sensor, humidity sensor, the beam is arranged under the lights, with soil cultivation cultivate cultivate soil groove is arranged above the pipe network, pipeline network is connec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a connecting pipe, the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hydraulic pump, hydraulic pump inlet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pipe, the middle pipe connects with the mixing tank, mixing tank, liquid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tank and the liquid tank through the the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structure,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of the plant to add water, light, temperature Fertilizers, chemicals and so on, which make the whole process intelligent and automat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培育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植物绿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植物工厂或阳台园艺等场合中进行植物的培育往往需要大量的培育装置,这些培育装置一般采用泥土栽培,自然生产,人工浇水施肥,也有一些使用到了滴灌和无土栽培技术。但是现在使用的植物培育装置中,对植物生长环境不能做到精确的控制,人工施肥浇水施药等无法把握合适的时机,而且对培育过程中的光照则随天气自然生长,因而不能为培育的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枯死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装置主体,培育装置主体下部设有支撑层,支撑层上侧设有草纸垫,草纸垫上侧设有培育土层,培育土层内设有土层传感器,培育土层上侧设有湿度传感器,培育土层中间设有立柱,立柱上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上侧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横梁下侧设有补光灯,培育土层内设有培育槽,培育土层上方设有管道网,管道网右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右侧连接在液压泵的出液口,液压泵的进液口连接有中间管道,中间管道另一端连接有混合池,混合池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水罐、液肥罐和药液罐,培育装置主体一侧设有土壤养分检测仪,土壤养分检测仪左侧设有控制中心。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层为栅格结构,土层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设有多个。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补光灯设有多个,培育装置主体两侧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设有多个。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网内的管道上设有大量喷孔,培育槽设有多个且成矩阵布置,管道网内的管道与培育槽间隔布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水罐下侧设有储水罐电磁阀,液肥罐下侧设有液肥罐电磁阀,药液罐下侧设有药液罐电磁阀,储水罐、液肥罐和药液罐结构相同且均设有液位传感器和补液口,储水罐、液肥罐和药液罐外侧均设有蜂鸣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土壤养分检测仪与土层传感器无线连接,控制中心右侧设有无线传输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设置多种传感器对植物培育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然后通过自动控制装置对植物进行补充水分、光照、温度、肥料和药剂等,进而使整个培育过程中达到智能化自动化,而且还可以将培育植物的实时情况通过无线传输到移动端,由工作人员进行远程操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储水罐剖视图。图中:1-培育装置主体、2-支撑层、3-草纸垫、4-培育土层、5-培育槽、6-管道网、7-连接管、8-液压泵、9-中间管道、10-混合池、11-储水罐、12-液肥罐、13-药液罐、14-储水罐电磁阀、15-液肥罐电磁阀、16-药液罐电磁阀、17-蜂鸣器、18-液位传感器、19-补液口、20-立柱、21-横梁、22-光照强度传感器、23-补光灯、24-温度传感器、25-土层传感器、26-湿度传感器、27-土壤养分检测仪、28-控制中心、29-无线传输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装置主体1,培育装置主体1下部设有支撑层2,支撑层2为栅格结构,支撑层2上侧设有草纸垫3,草纸垫3上侧设有培育土层4,培育土层4内设有土层传感器25,培育土层4上侧设有湿度传感器26,土层传感器25和湿度传感器26均设有多个,培育土层4中间设有立柱20,立柱20上固定连接有横梁21,横梁21上侧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22,横梁21下侧设有补光灯23,补光灯23设有多个,培育装置主体1两侧均设有温度传感器24,且温度传感器24设有多个,培育土层4内设有培育槽5,培育土层2上方设有管道网6,管道网6内的管道上设有大量喷孔,培育槽5设有多个且成矩阵布置,管道网6内的管道与培育槽5间隔布置,管道网6右侧连接有连接管7,连接管7右侧连接在液压泵8的出液口,液压泵8的进液口连接有中间管道9,中间管道9另一端连接有混合池10,混合池10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水罐11、液肥罐12和药液罐13,储水罐11下侧设有储水罐电磁阀14,液肥罐12下侧设有液肥罐电磁阀15,药液罐13下侧设有药液罐电磁阀16,储水罐11、液肥罐12和药液罐13结构相同且均设有液位传感器18和补液口19,储水罐11、液肥罐12和药液罐13外侧均设有蜂鸣器17,培育装置主体1一侧设有土壤养分检测仪27,土壤养分检测仪27与土层传感器25无线连接,土壤养分检测仪27左侧设有控制中心28,控制中心28右侧设有无线传输器29。本技术结构新颖,运行稳定,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所要培育的植物的种子或幼苗放置在培育槽5内,每个培育槽5内可以放置一株或多株植物,然后将所培育的植物的最适宜生长环境参数输入进控制中心28内,并在储水罐11内加入适量水分,在液肥罐12内加入适量的比例适宜的液肥,在药液罐13内加入适量的杀虫药等药剂,然后既开始进行植物的培育,在培育的过程中,光照强度传感器22会实时监测光照强度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28内,控制控制28会根据光照参数和温度传感器24的实时参数来选择性的打开补光灯23,并进行定时补充光照,湿度传感器25会实时监测培育土层4及附近植物的环境湿度,并将监测结果实时传输到控制中心28内,若环境湿度低于适宜湿度时,控制中心则打开储水罐电磁阀14和液压泵8,通过管道网6对培育环境进行加湿,同时土壤养分检测仪27会通过土层传感器25对培育土层4进行实时监测,当出现土层养分含量低时,土壤养分检测仪27会给控制中心28传输一个需要补肥的信号,然后控制中心28则打开液肥罐电磁阀15和储水罐电磁阀11,并在混合池10内将液肥稀释到适宜浓度,然后通过管道网6进行养分补充,同样也可以对培育植物和培育土层进行施药工作,同时在储水罐11、液肥罐12和药液罐13上均设有液位传感器18和蜂鸣器17,可以对液位进行实时监测并报警,此外还设有无线传输器29,可以将植物培育的实时数据传输的移动端供工作人员实时审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培育装置主体(1)下部设有支撑层(2),支撑层(2)上侧设有草纸垫(3),草纸垫(3)上侧设有培育土层(4),培育土层(4)内设有土层传感器(25),培育土层(4)上侧设有湿度传感器(26),培育土层(4)中间设有立柱(20),立柱(20)上固定连接有横梁(21),横梁(21)上侧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22),横梁(21)下侧设有补光灯(23),培育土层(4)内设有培育槽(5),培育土层(4)上方设有管道网(6),管道网(6)右侧连接有连接管(7),连接管(7)右侧连接在液压泵(8)的出液口,液压泵(8)的进液口连接有中间管道(9),中间管道(9)另一端连接有混合池(10),混合池(10)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水罐(11)、液肥罐(12)和药液罐(13),培育装置主体(1)一侧设有土壤养分检测仪(27),土壤养分检测仪(27)左侧设有控制中心(2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培育装置主体(1)下部设有支撑层(2),支撑层(2)上侧设有草纸垫(3),草纸垫(3)上侧设有培育土层(4),培育土层(4)内设有土层传感器(25),培育土层(4)上侧设有湿度传感器(26),培育土层(4)中间设有立柱(20),立柱(20)上固定连接有横梁(21),横梁(21)上侧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22),横梁(21)下侧设有补光灯(23),培育土层(4)内设有培育槽(5),培育土层(4)上方设有管道网(6),管道网(6)右侧连接有连接管(7),连接管(7)右侧连接在液压泵(8)的出液口,液压泵(8)的进液口连接有中间管道(9),中间管道(9)另一端连接有混合池(10),混合池(10)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水罐(11)、液肥罐(12)和药液罐(13),培育装置主体(1)一侧设有土壤养分检测仪(27),土壤养分检测仪(27)左侧设有控制中心(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植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2)为栅格结构,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玉松邹勇姚昱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