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在治理**废水中直接获取铬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660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治理Cr+[6+]废水中直接获取铬黄工艺是由含Cr+[6+]废水纯化、Cr+[6+]的沉淀、过量Pb+[2+]后处理三次室温化学沉淀工序组成。该工艺简单易行,投资少,技术容易掌握,废铬水处理能力大,能耗及费用低,废渣易于处理,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既能治理各种不同浓度的含Cr+[6+]废水,又能回收利用其有效组分CrO+[=]-[4]制成合格铬黄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既适合电镀厂、铬盐生产厂处理各类含Cr+[6+]废水,也适合由专门单位收集较高浓度的含Cr+[6+]废水进行集中处理。(*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Cr6+废水的处理工艺。它是由Cr6+废水的纯化,Cr6+的沉淀,过量Pb2+后处理三次室温化学沉淀工序组成。含Cr6+废水主要来自电镀行业清洗水,其次是铬盐生产厂的废渣浸出水和生产场地冲洗水,这些废水排出量巨大,Cr6+的含量也是相当大的。一个普通的中型电镀厂每年排出含Cr6+废水上万吨,其中CrO=4就有3-4吨。因Cr6+能在动植物体中蓄集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必须对含Cr6+废水进行有效治理。国家环保法规定,排放水中Cr6+≤0.3毫克/升,与此标准相比,所有电镀厂的废铬水中Cr6+都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00倍以上,治理废铬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现有的含Cr6+废水的处理工艺中,蒸馏浓缩法处理能力十分有限,适应性差,只宜处理浓度高且杂质很少的含Cr6+清洗水,对大量的稀Cr6+废水无能为力;离子交换法设备投资大,工艺过程复杂,树脂及酸碱耗量大;电渗析及反渗析法技术不易掌握,能耗大;化学还原法和电解还原法因排渣量大且难于回收对环境有害的Cr(OH)3,只能将渣深埋以防二次污染。工业上生产铬黄颜料时,铬盐液中CrO=4高达80-90克/升,PH值为1-3,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治理Cr↑[6+]废水中直接获取铬黄工艺是由Cr↓[6+]废水的纯化、Cr↓[6+]的沉淀、过量Pb↓[2+]后处理三次室温化学沉淀工序组成,其特征在于向PH值为2-6的含Cr↓[6+]废水中加入碱性物进行化学反应,搅拌后使废Cr↓[6+]水的PH值提高到7-12.5,把废Cr↑[6+]水中影响铬黄颜料色光、纯度的杂质阴、阳离子转化为沉淀物,沉降0.5-8小时后,过滤并以渣:水=1:3-10洗涤沉淀物1-3次,用酸调节纯化液的PH值至3-6,静置0.3-24小时,然后加入相对于反应溶中CrO↓[4]=总摩尔数过量1-90%的溶性Pb↑[2+]盐,连续搅拌反应至Cr↑[6+]完全沉淀;再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勇书胡子敏方祖德王明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