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型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6346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型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包括:根据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对矿料和沥青加热,以便输出符合出机口温度的沥青混凝土;在成品料仓的周围设置导流管道,以便将加热沥青罐后泵出的导热油引流过导流管道对成品料仓加温;在储料仓内设置供暖组件,以便对储料仓加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法,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实时调节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提高加热效率,减少能源损失,且利用对沥青加热的导热油所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和储料仓进行加温,充分利用导热油的余热,解决了高寒地区因气温低而造成从拌合楼输出的沥青混凝土热量很快散失的问题,充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

Method for preparing energy-saving asphalt concrete in high altitude ar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energy saving type asphalt concre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high altitude area includes: according to the laying of the outlet temperature of asphalt concrete, aggregate and asphalt heat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output of an asphalt concrete mixer outlet temperature; guide flow pip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storage bin, so that the heat conducting oil heating after the asphalt tank pump drainage diversion pipeline of over heating heat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the storage bin; the storage bin, so that the heating storage bin.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adjustment to be laid on the outlet temperature of asphalt concrete temperature has been paved with asphalt concrete, improve heat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 energy loss, and the use of heat conducting oil heating asphalt to carry on heat and storage of finished product bin with temperature, make full use of the residual heat conducting oil, solve alpine area loss quickly from the asphalt concrete mixing building heat output problems caused by low temperature, make full use of energy, energy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型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型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处理范围、深度、地层结构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时,常需按照水利水电施工规范进行,如规范里规定:1、在最低气温大于0℃、风力小于4级、日降水量小于5mm时才能进行施工;2、在铺设沥青混凝土的过程中,在先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需在70℃以上才可以继续在上面铺设上沥青混凝土层;3、单层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不能大于25cm;4、在铺设沥青混凝土后,采用小于1.5t的小型振动碾进行碾压,以保证将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压实;5、在进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时,需采用碱性骨料,油石比在6.8%-7.1%之间;6、在进行坝壳料填筑时,当最低气温在-10℃以下时,要停止施工。按照上述规范,在海拔3000米以上,经常出现日最低气温小于0℃、风力大于4级、日降水量大于5mm的高海拔地区则不能进行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需经常在高海拔地区作业,这些地区高寒缺氧,空气稀薄,日最低气温甚至小于-20℃,常年风力大于4级,时有小雨雪(日降水量有时大于10mm),在这些地区,沥青材料与沥青混凝土的组成物理力学性能会受到高原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针对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研发出一种既适于当地条件,又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提高施工效率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型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实时调节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提高加热效率,减少能源损失,且利用对沥青加热的导热油所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和储料仓进行加温,充分利用导热油的余热,确保储料仓内保存原料的温度,又解决了高寒地区因气温低而造成从拌合楼输出的沥青混凝土热量很快散失的问题,充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型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包括: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矿料的温度,通过烘干系统对矿料进行加热处理;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沥青的温度,通过导热油加热系统对储存在沥青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处理;通过拌合楼将加热处理后的矿料和沥青进行拌合处理,以便从拌合楼的出机口处输出符合出机口温度的沥青混凝土;通过在拌合楼的出机口下方设置成品料仓,以便储存从出机口输出的沥青混凝土;通过在成品料仓的周围环设其入口与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的出口相连通的导流管道,以便将加热沥青罐后泵出的导热油引流过导流管道,利用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加温;通过在用于存放矿料和沥青的储料仓内设置其进液口与导流管道的出口相连通的供暖组件,以便利用从导流管道流出的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储料仓加温。优选的,所述导热管道外包覆用于保温的保温材料。其中,通过定时检测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确定所述待铺设沥青混凝土所需的出机口温度。优选的,所述定时检测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包括:在铺设完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之后,检测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数据;根据温度数据,若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小于70℃,则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优选的,在铺设完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之后,检测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数据包括:在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完之后,定时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表层以下的各间隔层进行温度检测,以便获得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各间隔层在铺设后的定时温度数据;对所述定时温度数据进行处理,以便获得关于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后的不同位置及不同时刻的温度数据。进一步的,检测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数据之后,还包括:在对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碾压的过程中,实时检测当地气温、风力及降水量,以便获得实时天气数据。优选的,获得所述实时天气数据后,对所述实时天气数据与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数据进行集合处理,以便获得用于指导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的施工数据库。其中,根据温度数据,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包括:根据所述温度数据,获取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降变化;根据所述温降变化,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其中,对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表层以下的各间隔层进行温度检测包括:沿着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深度方向将下层沥青混凝土层划分为多个间隔层;沿着每个间隔层的径向设置多排检测点,每排检测点包括沿该间隔层轴向排布的多个检测点;在每次对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碾压后,对多个检测点分别进行温度检测。优选的,根据所述温降变化,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及摊铺温度包括:若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在40℃-70℃之间、表层与中间层的温降小于或等于30℃,则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为150℃-170℃,摊铺温度为140℃-150℃;若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小于40℃、表层与中间层的温降小于或等于30℃,则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为160℃-185℃,摊铺温度为150℃-165℃;其中,所述中间层是指距所述表层8cm-12cm之间的间隔层。优选的,若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小于40℃,且其表层与距表层4cm-6cm处的间隔层之间的温降大于30℃,则对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预加热处理,然后在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沥青混凝土。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型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环设成品料仓周围的导热管道和与导热管道相连的安置在用于存放矿料和沥青的储料仓内的供暖组件,从而可以利用对沥青加热的导热油所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和储料仓进行加温,充分利用导热油的余热,确保储料仓内保存原料的温度,又解决了高寒地区因气温低而造成从拌合楼输出的沥青混凝土热量很快散失的问题,充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根据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确定待铺设的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并根据所需出机口温度控制相关系统对矿料和沥青的加热温度,提高加热效率,减少能源损失,节约能源。3、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把已铺设的沥青混凝土的表层和深层的温降与外部气候条件联系起来,并根据温度数据指导上层沥青混凝土的铺设,从而避免规范中表层温度小于70℃时必须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烘烤以预加热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4、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铺设的过程中,既使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小于70℃,也可以将待铺设的沥青混凝土直接铺设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无需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进行预加热,极大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5、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当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小于70℃时,通过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数据,确定待铺设的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摊铺温度等,并根据确定的温度值对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摊铺等过程进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型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型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矿料的温度,通过烘干系统对矿料进行加热处理;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沥青的温度,通过导热油加热系统对储存在沥青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处理;通过拌合楼将加热处理后的矿料和沥青进行拌合处理,以便从拌合楼的出机口处输出符合出机口温度的沥青混凝土;通过在拌合楼的出机口下方设置成品料仓,以便储存从出机口输出的沥青混凝土;通过在成品料仓的周围环设其入口与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的出口相连通的导流管道,以便将加热沥青罐后泵出的导热油引流过导流管道,利用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加温;通过在用于存放矿料和沥青的储料仓内设置其进液口与导流管道的出口相连通的供暖组件,以便利用从导流管道流出的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储料仓加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型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矿料的温度,通过烘干系统对矿料进行加热处理;根据已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确定待加热沥青的温度,通过导热油加热系统对储存在沥青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处理;通过拌合楼将加热处理后的矿料和沥青进行拌合处理,以便从拌合楼的出机口处输出符合出机口温度的沥青混凝土;通过在拌合楼的出机口下方设置成品料仓,以便储存从出机口输出的沥青混凝土;通过在成品料仓的周围环设其入口与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的出口相连通的导流管道,以便将加热沥青罐后泵出的导热油引流过导流管道,利用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成品料仓加温;通过在用于存放矿料和沥青的储料仓内设置其进液口与导流管道的出口相连通的供暖组件,以便利用从导流管道流出的导热油携带的热量对储料仓加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道外包覆用于保温的保温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定时检测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确定所述待铺设沥青混凝土所需的出机口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检测已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包括:在铺设完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之后,检测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数据;根据温度数据,若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温度小于70℃,则确定将在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上面铺设的待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铺设完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之后,检测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以获得温度数据包括:在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完之后,定时对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表层以下的各间隔层进行温度检测,以便获得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层和各间隔层在铺设后的定时温度数据;对所述定时温度数据进行处理,以便获得关于所述下层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后的不同位置及不同时刻的温度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旭峰王海艳达瓦陈龙刘典忠刘建发韩伟肖恩尚石峰孙亮周培祥陆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