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颗粒物复合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6108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颗粒物复合采集系统,采样系统中主排气管入口与发动机排气管出口固接,主排气管出口端与滤清器固接;支排气管的入口端固接于主排气管的发动机排气管和滤清器之间,并与主排气管相通。该系统主要由模式切换模块、颗粒物分级模块和灰分采集模块组成。通过在模式切换模块对操作模式和工作模式的选择,可以实现对不同粒径级别颗粒物及其所含灰分的采集,并可以对采集时间进行灵活的控制。

Composite sampling system for particles

The composite collection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rticulate sampling system in the main entrance of exhaust pipe and an exhaust pipe of the engin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exhaust pipe outlet, outlet and filt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exhaust pipe of the branch; the entrance end is fixed on the main exhaust pipe of the engine exhaust pipe and filter, and the main exhaust pipe. The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mode switching module, particle classification module and ash collection module. By selecting the operation mode and the mode of operation in the mode switching module, the collection of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and ash content can be achieved, and the acquisition time can be flexibly contro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物复合采集系统
本技术属于内燃机
,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排气颗粒物复合采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大气PM2.5的重要来源。我国环保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了“十一五”期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情况。结果显示,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已经成为大气环境污染最突出的问题之一,2011年我国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质量接近60万吨。颗粒物对大气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颗粒物会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在临床病理学研究中发现,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的PM10、PM2.5与哮喘、呼吸系统炎症等疾病的发病率以及人类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纳米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尤其严重,发动机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纳米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了限制机动车的颗粒物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在内燃机产品设计开发中,关于“内燃机排气颗粒物”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减少颗粒物排放,目前广泛使用的机外处理方法是DPF即颗粒捕集器,而颗粒物的成分尤其是颗粒物中的灰分会影响DPF的寿命,研究颗粒物排放中的灰分成分对优化DPF设计、延长DPF的使用寿命很关键。所以,设计一种行之有效的、可实现颗粒物分级采样以及能分析各级颗粒物中灰分成分的复合采样分析系统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颗粒物复合采集系统,用于对发动机排气颗粒物进行复合采集。本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颗粒物复合采集系统,由发动机、主排气管、第一滤清器、支排气管、模式切换模块、颗粒物分级模块和灰分采样模块组成,其中:主排气管入口端与发动机排气管的出口端连接,主排气管出口端与第一滤清器连接,在发动机和第一滤清器之间的主排气管上设置支排气管;支排气管与颗粒物分级模块相连,在颗粒物分级模块中,支排气管上依次设置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采样分级器、第二采样分级器、第一电磁阀、第一采样装置、第二采样装置和第一真空泵,第一真空泵设置于支排气管的末端,流量计设置于第一流量调节阀的上方,在第一采样分级器的一侧设置第一排气管路,在第一排气管路的末端设置第二滤清器,在第二采样分级器的一侧设置支路第二排气管路,在支路第二排气管路上依次设置第四电磁阀、第三采样装置、第四采样装置和第二真空泵,第二真空泵设置在支路第二排气管路的末端;在灰分采样模块中,灰分采样模块第一管路与支路第二排气管管路相连,灰分采样模块第二管路与支排气管管路相连;在灰分采样模块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在灰分采样模块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第三电磁阀、加热装置、加热控制单元、第二调节阀、第五采样装置、第六采样装置和第三真空泵,加热装置与加热控制单元相连,第三真空泵设置在灰分采样模块第一管路的末端;在模式切换模块中,电源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两个电路端口连接,其中一个电路中设置有时间继电器,另一个电路为导线电路;设置时间继电器的电路和导线电路通过第二控制开关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流量计为一体型热式气体流量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采样装置、第三采样装置、第五采样装置选择铜网滤栅为接收装置,设置在夹持器上,整体上作为采样装置,微栅采样时间为1-2s。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采样装置、第四采样装置、第六采样装置为滤纸采样装置,采用滤纸采样,即将滤纸的接收面垂直于气体流动方向,进行设置,滤纸采样时间为1-2h。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单元进行加热控制,以使气体温度稳定在500±5摄氏度,通过控制单元以使加热装置快速升温,在10min之内实现升温需要。当气体温度稳定在500±5摄氏度时,打开第二调节阀并结合电磁阀控制进行灰分采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采样分级器为PM虚拟冲击器,或者惯性冲击器,在采样分级器中切割粒径为1μm,发动机排气经过第一采样分级器,大于1μm的颗粒物进入第一排气管路,小于1μm的颗粒物进入第二采样分级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采样分级器为PM虚拟冲击器,或者惯性冲击器,在采样分级器中切割粒径为0.3μm,发动机排气经过第二采样分级器,大于0.3μm的颗粒物进入灰分采样模块第一管路(经第四电磁阀、第三采样装置、第四采样装置和第二真空泵进行采样),小于0.3μm的颗粒物进入支排气管(经过第一电磁阀、第一采样装置、第二采样装置和第一真空泵进行采样)。一种颗粒物复合采集系统的使用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1,启动发动机,怠速工况下进行热机,使其稳定在目标工况,同时关闭第一和第二调节阀以及四个电磁阀;步骤2,打开第一调节阀,根据流量计测量的结果判断支排气管内的瞬时流量,使支排气管内的流量达到目标流量,如1±10%L/s;步骤3,利用模式切换模块进行操作模式和工作模式的选择:(1)第一控制开关用于选择操作模式,当第一控制开关置于导线电路端时,表示人工手动控制颗粒物采集时间,当第一控制开关置于设置有时间继电器的导线端时,表示使用时间继电器来控制采样时间;(2)第二控制开关用于选择系统的工作模式,当第二控制开关置于第一电磁阀所处的电路上时,控制第一电磁阀的打开状态并关闭其余三个电磁阀进行二级颗粒物(即经过第一采样分级器和第二采样分级器处理后的颗粒物,颗粒物粒径小于0.3μm)的采集;当第二控制开关置于第二电磁阀所处电路上时,控制第二电磁阀的打开状态并关闭其余三个电磁阀进行二级颗粒物中的灰分成分的采集,通过控制单元进行加热控制,以使气体温度稳定在500±5摄氏度,通过控制单元以使加热装置快速升温,在10min之内实现升温需要,当气体温度稳定在500±5摄氏度时,以去除有机物等杂质,保留颗粒物灰分,打开第二调节阀,以进行二级颗粒物中的灰分成分的采集;当第二控制开关置于第三电磁阀所处电路上时,控制第三电磁阀的打开状态并关闭其余三个电磁阀进行一级颗粒物(即经过第一采样分级器和第二采样分级器处理后的颗粒物,颗粒物粒径大于0.3μm小于1μm)中的灰分成分的采集,通过控制单元进行加热控制,以使气体温度稳定在500±5摄氏度,通过控制单元以使加热装置快速升温,在10min之内实现升温需要,当气体温度稳定在500±5摄氏度时,以去除有机物等杂质,保留颗粒物灰分,打开第二调节阀,以进行一级颗粒物中灰分成份的采集;当第二控制开关置于第四电磁阀所处电路上时,控制第四电磁阀的打开状态并关闭其余三个电磁阀进行一级颗粒物的采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多种颗粒物采集模式,可灵活控制颗粒物采样时间,操作模式中的人工操作和时间继电器均可以实现对采集时间的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对发动机各级颗粒物不同层次及其成分进行采样,集成度高,切换方便,操作简单,可以实现对反映颗粒物不同层次的成分的采集。附图说明图1为复合采样系统各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发动机颗粒物复合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模式切换模块;II为颗粒物分级模块;III为灰分采样模块;1-发动机;2-主排气管;3-第一滤清器;4-支排气管;5-流量计;6-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颗粒物复合采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物复合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发动机、主排气管、第一滤清器、支排气管、模式切换模块、颗粒物分级模块和灰分采样模块组成,其中:主排气管入口端与发动机排气管的出口端连接,主排气管出口端与第一滤清器连接,在发动机和第一滤清器之间的主排气管上设置支排气管;支排气管与颗粒物分级模块相连,在颗粒物分级模块中,支排气管上依次设置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采样分级器、第二采样分级器、第一电磁阀、第一采样装置、第二采样装置和第一真空泵,第一真空泵设置于支排气管的末端,流量计设置于第一流量调节阀的上方,在第一采样分级器的一侧设置第一排气管路,在第一排气管路的末端设置第二滤清器,在第二采样分级器的一侧设置支路第二排气管路,在支路第二排气管路上依次设置第四电磁阀、第三采样装置、第四采样装置和第二真空泵,第二真空泵设置在支路第二排气管路的末端;在灰分采样模块中,灰分采样模块第一管路与支路第二排气管管路相连,灰分采样模块第二管路与支排气管管路相连;在灰分采样模块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在灰分采样模块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第三电磁阀、加热装置、加热控制单元、第二调节阀、第五采样装置、第六采样装置和第三真空泵,加热装置与加热控制单元相连,第三真空泵设置在灰分采样模块第一管路的末端;在模式切换模块中,电源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两个电路端口连接,其中一个电路中设置有时间继电器,另一个电路为导线电路;设置时间继电器的电路和导线电路通过第二控制开关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物复合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发动机、主排气管、第一滤清器、支排气管、模式切换模块、颗粒物分级模块和灰分采样模块组成,其中:主排气管入口端与发动机排气管的出口端连接,主排气管出口端与第一滤清器连接,在发动机和第一滤清器之间的主排气管上设置支排气管;支排气管与颗粒物分级模块相连,在颗粒物分级模块中,支排气管上依次设置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采样分级器、第二采样分级器、第一电磁阀、第一采样装置、第二采样装置和第一真空泵,第一真空泵设置于支排气管的末端,流量计设置于第一流量调节阀的上方,在第一采样分级器的一侧设置第一排气管路,在第一排气管路的末端设置第二滤清器,在第二采样分级器的一侧设置支路第二排气管路,在支路第二排气管路上依次设置第四电磁阀、第三采样装置、第四采样装置和第二真空泵,第二真空泵设置在支路第二排气管路的末端;在灰分采样模块中,灰分采样模块第一管路与支路第二排气管管路相连,灰分采样模块第二管路与支排气管管路相连;在灰分采样模块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在灰分采样模块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第三电磁阀、加热装置、加热控制单元、第二调节阀、第五采样装置、第六采样装置和第三真空泵,加热装置与加热控制单元相连,第三真空泵设置在灰分采样模块第一管路的末端;在模式切换模块中,电源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两个电路端口连接,其中一个电路中设置有时间继电器,另一个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兴雨葛明王亚军王月森张洪升孙秀秀朱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