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光电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特别是涉及单分散、微孔、均匀、。
技术介绍
银在金属中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反射性能,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延展性,银因而在电子工业中具有广泛用途。而纳米银粒子由于表面活性和表面能很高,而具有抗静电,抗磁,杀菌、催化等特殊性质,可广泛应用于催化剂材料、抗静电材料、抗菌材料、低温导热材料和光子晶体材料等领域,例如(1)纳米银具有很强的催化性能银超微粒子分散液可用于乙烯的催化氧化,比普通银粉催化剂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2)利用银超微粒子分散液的导电性和分散均匀性,可作抗静电涂料。(3)在化纤织物中添加纳米银,可改变其导电性能,并使化纤织物有很强的杀菌能力。(4)均匀的纳米银颗粒可用于制备三维光子晶体。另外,纳米银可做为稀释制冷机的热交换器、电子和视觉传感器、导电浆料、电池电极材料等。纳米银的特殊功能及用途并不止这些,仍在不断地研究开发之中。纳米级银粉的制备有很大的困难。采用传统的银化合物分解法和液相还原法,可大量生产银粉,其粒度一般均大于1μm,且形状不规则;物理气相蒸发凝聚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可制备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形复合纳米银/二氧化硅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二氧化硅颗粒分散到水中,得到含二氧化硅的悬浮液,其中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25~2000nm,二氧化硅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3~200克/升; (2).分配制硝酸银水溶液,加入氨水使其成为络合溶液,络合溶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为0.01~10摩尔/升,氨的浓度为0.02~20摩尔/升,将该络合溶液加入到步骤(1)的悬浮液中,悬浮液与络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0.1~1∶5,在25℃~55℃下吸附银氨络离子,离心水洗,得到吸附有银氨络离子的二氧化硅; (3).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有银氨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芳琼,丁贤民,任湘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