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聚合高分子接枝的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a):在烧瓶中加入1~10g干燥的碳纳米管原料和5~50mL强氧化性酸,以0~100kHz超声波处理0~100hr后加热到20~200℃,搅拌并回流下反应0.5~100hr,以滤膜抽滤,反复洗涤多次至中性,0~180℃真空干燥10~30hr后得到酸化的碳纳米管; 步骤(b):在烧瓶中加入步骤(a)所得酸化碳纳米管1~10g和酰化剂1~100g,以0~100kHz超声波处理10~1000min后,加热到20~200℃,搅拌并回流下反应0.5~100hr,抽滤并反复洗涤,得到酰化的碳纳米管; 步骤(c):在烧瓶中加入步骤(b)所得酰化碳纳米管1~10g和多元醇类或多元胺类1~50g,用翻口橡皮塞密封,反复抽充氮气三次,以0~100kHz超声波处理10~1000min后,在20~200℃下反应1~20hr,抽滤,反复洗涤后,0~180℃真空干燥,得到表面带有羟基或胺基的碳纳米管; 步骤(d):在烧瓶中加入步骤(c)所得表面带有羟基或胺基的碳纳米管1~10g和α-卤代酰卤1~50g,用翻口橡皮塞密封,反复抽充氮气三次,以0~100kHz超声波处理10~1000min后,在20~200℃下反应1~20hr,抽滤,反复洗涤后,0~180℃真空干燥,得到表面带有引发基团的碳纳米管; 步骤(e):在烧瓶中,加入0~5g催化剂、0~5g配体,再加入步骤(d)所得的表面带有引发基团的碳纳米管0~10g,溶剂0~50mL,密封后充Ar或N↓[2]1~100min,加入含双键单体0~80mL,继续充氮气或氩气1~100min,在0~150℃下反应0~1000hr,粘度有明显增加后,停止反应,在甲醇中沉淀,将所得沉淀重溶于溶剂,抽滤,洗涤,0~180℃真空干燥,得到原位聚合高分子接枝的碳纳米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碳纳米管(Cabon Nanotube,简称CNT)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催化热解、电弧放电、模板法和激光蒸发等。所制得的碳纳米管分为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 nanotube.SWNT)和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 Nanotube,MWNT)。碳纳米管/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性能而得到开发。碳纳米管/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纳米碳管机械分散到高分子聚合物中,称作“共混”;另一种方式是将碳纳米管表面处理连接上功能团后,进行原位聚合,从而得到通过共价键连接碳纳米管/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后一种方式可以大大改善碳纳米管的亲合及溶解性能,从而制备出高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Richard E.Smalley等人在1998年仔细研究了碳纳米管的酸处理,得到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的产物分布情况,这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Scienee,1998,280(22)1253-1255)。之后,Masahito Sano等人成功的将第十代树枝状聚合物PAMAM(poly(amidoa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浩,高超,颜德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