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回转支撑装置实施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589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6:12
一种利用回转支撑装置实施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的方法,包括第一底座、燕尾槽滑动双导轨、工件滑板、工件滑板驱动装置、外套圈模具装置及工件回转盘装置,驱动电机经减速器并通过第一联轴器驱动滚珠丝杠,丝杠螺母与工件滑板联接驱动工件滑板实施前后移动,通过工件滑板将模具和回转盘送入砂轮磨削区域,将待磨调心滚子装入模具和回转盘之间,模具半圆弧面及回转盘的外圆弧面与待磨调心滚子圆弧面吻合,模具和回转盘之间形成弧形槽并由弧形槽的上端进入并顺序排列进行两端面同时磨削,在回转盘旋转驱动和两砂轮的磨削力作用下,待磨调心滚子在砂轮磨削区域内既产生自转又绕着回转盘向下旋转,最后由弧形槽的下端推出完成待磨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

A method of using the rotary supporting device to implement the double face grinding roller

A method of using the rotary supporting device implementation of double end grinding rolle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ase plate, a dovetail groove sliding double guide rail, slide, slide the workpiece workpiece driving device and outer ring mold apparatus and workpiece rotary device, the driving motor through a speed reducer and the first coupling drive ball screw, screw nut and workpiece slide drive the slide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ving through the workpiece will die and rotary slide into the grinding area, will be grinding roller mould and rotary disc between the outer arc surfaces of the mold and the semicircular cambered surface of rotary disc and the grinding roller arc with arc grooves are formed between the mold and the rotary disc and an upper end arc groove and enter in order to both ends of the surface grin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rotary disk grinding force rotating drive and two wheel, the grinding roll aligning In the grinding area produces both rotation and downward rotation around the rotary disk, and finally by the end of the arc-shaped groove grinding roller to be introduced to complete the double face gr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回转支撑装置实施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磨床
,尤其涉及到一种利用回转支撑装置实施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磨削调心滚子双端面的方法是先以调心滚子的外圆为基准,将一个端面磨至与外圆中心线垂直,之后以该端面为基准在平面磨上磨削另一端面。这种磨削方式的缺点在于:由于调心滚子的外圆定位不准,磨削的两个端面精度难以稳定,且不同工序之间的周转也会造成磨削面的磕碰划伤。虽然会配置各种结构类型的滚子磨削辅助装置,但已公开的滚子磨削辅助装置不能同时磨削滚子双端面,因此会造成磨偏现象,导致滚子端面垂直度和端面跳动较大,磨削面的粗糙度不达标,加工精度低,生产效率不高,废品较多。在轴承磨床上配套磨削滚子双端面的回转支撑装置还未见到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回转支撑装置实施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的方法,利用回转支撑装置与轴承磨床的配套使用,使得回转支撑装置可以一次性同时磨削待磨调心滚子的双端面,双端面磨削后的精度均可以达到国标II级以上。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回转支撑装置实施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的方法,所述回转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燕尾槽滑动双导轨、工件滑板、工件滑板驱动装置、外套圈模具装置及工件回转盘装置,待磨调心滚子是各种规格尺寸,其特征是:在所述回转支撑装置中:所述工件滑板驱动装置含有驱动电机、减速器、第一支架、第一联轴器、轴承座、滚珠丝杠及丝杠螺母,轴承座联接固定在第一支架凹槽的前端,第一支架则被联接固定在轴承磨床床身上,减速器联接固定在第一支架的尾部,减速器的输入端联接驱动电机而其输出端与第一联轴器联接,第一联轴器再与滚珠丝杠联接,滚珠丝杠上套接丝杠螺母且丝杠螺母与工件滑板联接,通过驱动电机→减速器→第一联轴器→滚珠丝杠带动工件滑板前后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中心线与燕尾槽滑动双导轨的对称中心线重合,调节驱动电机的转速可以实现工件滑板前后移动的速度;所述外套圈模具装置含有垫板、第二底座、螺母、螺栓、下夹板、磨具、磨具座、上夹板、前固定板、支撑板及调整螺杆,磨具通过上夹板和下夹板的联接被固定在磨具座右侧的半圆弧面内,磨具的右侧同样具有半圆弧面,磨具半圆弧面的曲率半径等于待磨调心滚子的曲率半径,改变磨具半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就能够夹持不同规格尺寸的待磨调心滚子,磨具座被安放在第二底座的滑道内,在磨具半圆弧面前端配置前固定板,支撑板联接在第二底座右侧旁,调整螺杆穿过支撑板的螺纹孔后顶在前固定板上,通过调整螺杆的旋合转动能够微调磨具座在第二底座滑道内的前后移动,第二底座通过螺母和螺栓与垫板联接,垫板则被联接固定在工件滑板上;所述工件回转盘装置含有回转盘、前支座、回转轴、后支座、第二联轴器、第二支架及伺服电机,回转盘联接在回转轴左端,回转轴通过前支座和后支座被联接固定在工件滑板上,回转轴右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伺服电机联接,伺服电机被联接固定在第二支架右端,第二支架同样被联接固定在工件滑板上,伺服电机的转速是可以调整的,通过伺服电机的转速可以调整回转盘的线速度;工件滑板被联接固定在燕尾槽滑动双导轨的上导轨上,燕尾槽滑动双导轨的下导轨则与第一底座联接,第一底座被联接固定在轴承磨床床身上;工作时并在上述回转支撑装置的配合下,由驱动电机经减速器并通过第一联轴器驱动滚珠丝杠,在滚珠丝杠联接有丝杠螺母且丝杠螺母与工件滑板联接,驱动工件滑板实施前后移动,通过工件滑板将模具和回转盘送入砂轮磨削区域,此时将待磨调心滚子装入模具和回转盘之间,模具右侧的半圆弧面以及回转盘的外圆弧面与待磨调心滚子的圆弧面完全吻合,模具和回转盘之间形成弧形槽,待磨调心滚子由所述弧形槽的上端进入并顺序排列且进行两端面同时磨削,在回转盘旋转驱动和两砂轮的磨削力作用下,待磨调心滚子在所述砂轮磨削区域内既产生自转又绕着回转盘向下旋转,最后由所述弧形槽的下端推出,完成待磨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同时在回转盘的上方设有进料盘而在其下方设有接料盘。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回转支撑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工件滑板驱动装置、外套圈模具装置和工件回转盘装置通过第一底座、燕尾槽滑动双导轨及工件滑板的有机联接可以与轴承磨床配套使用,可以对待磨调心滚子的双端面进行一次性同时磨削,双端面磨削后的精度经检测均可以达到国标II级以上。2、本专利技术对待磨调心滚子的支撑稳定,磨削时待磨调心滚子既可以自转又可以公转,改善了双端面磨削条件,减小了磨削几何偏差,提高了待磨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的成品精度和质量。3、在加工不同尺寸的待磨调心滚子时,只需要更换对应的模具和回转盘即可。4、所述工件滑板驱动装置可以带动工件滑板3实施大范围前后移动,而所述外套圈模具装置不但可以夹持不同规格尺寸的待磨调心滚子59,而且具有微调磨具座57在第二底座52滑道内的前后移动,两种前后移动具有互补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简图。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简图。图4是图3的A向局部结构示意简图。上述图中:1-第一底座;2-燕尾槽滑动双导轨;3-滑板;41-驱动电机;42-减速器;43-第一支架;44-第一联轴器;45-轴承座;46-滚珠丝杠;47-丝杠螺母;51-垫板;52-第二底座;53-螺母;54-螺栓;55-下夹板;56-磨具;57-磨具座;58-上夹板;59-待磨调心滚子;510-前固定板;511-支撑板;512-调整螺杆;61-回转盘;62-前支座;63-回转轴;64-后支座;65-第二联轴器;66-第二支架;67-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回转支撑装置实施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首先研制出回转支撑装置,然后利用回转支撑装置与轴承磨床的配套使用来同时解决待磨调心滚子的双端面磨削问题。结合图1-4,本专利技术的回转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燕尾槽滑动双导轨2、工件滑板3、工件滑板驱动装置、外套圈模具装置和工件回转盘装置,其中:所述工件滑板驱动装置含有驱动电机41、减速器42、第一支架43、第一联轴器44、轴承座45、滚珠丝杠46及丝杠螺母47。所述外套圈模具装置含有垫板51、第二底座52、螺母53、螺栓54、下夹板55、磨具56、磨具座57、上夹板58、前固定板510、支撑板511及调整螺杆512。所述工件回转盘装置含有回转盘61、前支座62、回转轴63、后支座64、第二联轴器65、第二支架66及伺服电机67。上述回转支撑装置各部件的联接关系参见所述技术方案中相关内容且不另赘述,通过回转支撑装置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所述工件滑板驱动装置、所述外套圈模具装置和所述工件回转盘装置通过第一底座1、燕尾槽滑动双导轨2及工件滑板3的有机联接且相互关联,安装后可以直接与轴承磨床配套使用并同时解决待磨调心滚子双端面的磨削问题,这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在上述回转支撑装置的配合下,由驱动电机41经减速器42并通过第一联轴器44驱动滚珠丝杠46,在滚珠丝杠46联接有丝杠螺母47且丝杠螺母47与工件滑板3联接,驱动工件滑板3实施前后移动,通过工件滑板3将模具56和回转盘61送入砂轮磨削区域,此时将待磨调心滚子59装入模具56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回转支撑装置实施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回转支撑装置实施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的方法,所述回转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燕尾槽滑动双导轨(2)、工件滑板(3)、工件滑板驱动装置、外套圈模具装置及工件回转盘装置,待磨调心滚子(59)是各种规格尺寸,其特征是:在所述回转支撑装置中:所述工件滑板驱动装置含有驱动电机(41)、减速器(42)、第一支架(43)、第一联轴器(44)、轴承座(45)、滚珠丝杠(46)及丝杠螺母(47),轴承座(45)联接固定在第一支架(43)凹槽的前端,第一支架(43)则被联接固定在轴承磨床床身上,减速器(42)联接固定在第一支架(43)的尾部,减速器(42)的输入端联接驱动电机(41)而其输出端与第一联轴器(44)联接,第一联轴器(44)再与滚珠丝杠(46)联接,滚珠丝杠(46)上套接丝杠螺母(47)且丝杠螺母(47)与工件滑板(3)联接,通过驱动电机(41)→减速器(42)→第一联轴器(44)→滚珠丝杠(46)带动工件滑板(3)前后移动,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中心线与燕尾槽滑动双导轨(2)的对称中心线重合,调节驱动电机(41)的转速可以实现工件滑板(3)前后移动的速度;所述外套圈模具装置含有垫板(51)、第二底座(52)、螺母(53)、螺栓(54)、下夹板(55)、磨具(56)、 磨具座(57)、上夹板(58)、前固定板(510)、支撑板(511)及调整螺杆(512),磨具(56)通过上夹板(58)和下夹板(55)的联接被固定在磨具座(57)右侧的半圆弧面内,磨具(56)的右侧同样具有半圆弧面,磨具(56)半圆弧面的曲率半径等于待磨调心滚子(59)的曲率半径,改变磨具(56)半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就能够夹持不同规格尺寸的待磨调心滚子(59),磨具座(57)被安放在第二底座(52)的滑道内,在磨具(56)半圆弧面前端配置前固定板(510),支撑板(511)联接在第二底座(52)右侧旁,调整螺杆(512)穿过支撑板(511)的螺纹孔后顶在前固定板(510)上,通过调整螺杆(512)的旋合转动能够微调磨具座(57)在第二底座(52)滑道内的前后移动,第二底座(52)通过螺母(53)和螺栓(54)与垫板(51)联接,垫板(51)则被联接固定在工件滑板(3)上;所述工件回转盘装置含有回转盘(61)、前支座(62)、回转轴(63)、后支座(64)、第二联轴器(65)、第二支架(66)及伺服电机(67),回转盘(61)联接在回转轴(63)左端,回转轴(63)通过前支座(62)和后支座(64)被联接固定在工件滑板(3)上,回转轴(63)右端通过第二联轴器(65)与伺服电机(67)联接,伺服电机(67)被联接固定在第二支架(66)右端,第二支架(66)同样被联接固定在工件滑板(3)上,伺服电机(67)的转速是可以调整的,通过伺服电机(67)的转速可以调整回转盘(61)的线速度;工件滑板(3)被联接固定在燕尾槽滑动双导轨(2)的上导轨上,燕尾槽滑动双导轨(2)的下导轨则与第一底座(1)联接,第一底座(1)被联接固定在轴承磨床床身上;工作时并在上述回转支撑装置的配合下,由驱动电机(41)经减速器(42)并通过第一联轴器(44)驱动滚珠丝杠(46),在滚珠丝杠(46)联接有丝杠螺母(47)且丝杠螺母(47)与工件滑板(3)联接,驱动工件滑板(3)实施前后移动,通过工件滑板(3)将模具56和回转盘(61)送入砂轮磨削区域,此时将待磨调心滚子(59)装入模具56和回转盘(61)之间,模具56右侧的半圆弧面以及回转盘(61)的外圆弧面与待磨调心滚子(59)的圆弧面完全吻合,模具56和回转盘(61)之间形成弧形槽,待磨调心滚子(59)由所述弧形槽的上端进入并顺序排列且进行两端面同时磨削,在回转盘(61)旋转驱动和两砂轮的磨削力作用下,待磨调心滚子(59)在所述砂轮磨削区域内既产生自转又绕着回转盘(61)向下旋转,最后由所述弧形槽的下端推出,完成待磨调心滚子(59)双端面磨削,同时在回转盘(61)的上方设有进料盘而在其下方设有接料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回转支撑装置实施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的方法,所述回转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燕尾槽滑动双导轨(2)、工件滑板(3)、工件滑板驱动装置、外套圈模具装置及工件回转盘装置,待磨调心滚子(59)是各种规格尺寸,其特征是:在所述回转支撑装置中:所述工件滑板驱动装置含有驱动电机(41)、减速器(42)、第一支架(43)、第一联轴器(44)、轴承座(45)、滚珠丝杠(46)及丝杠螺母(47),轴承座(45)联接固定在第一支架(43)凹槽的前端,第一支架(43)则被联接固定在轴承磨床床身上,减速器(42)联接固定在第一支架(43)的尾部,减速器(42)的输入端联接驱动电机(41)而其输出端与第一联轴器(44)联接,第一联轴器(44)再与滚珠丝杠(46)联接,滚珠丝杠(46)上套接丝杠螺母(47)且丝杠螺母(47)与工件滑板(3)联接,通过驱动电机(41)→减速器(42)→第一联轴器(44)→滚珠丝杠(46)带动工件滑板(3)前后移动,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中心线与燕尾槽滑动双导轨(2)的对称中心线重合,调节驱动电机(41)的转速可以实现工件滑板(3)前后移动的速度;所述外套圈模具装置含有垫板(51)、第二底座(52)、螺母(53)、螺栓(54)、下夹板(55)、磨具(56)、磨具座(57)、上夹板(58)、前固定板(510)、支撑板(511)及调整螺杆(512),磨具(56)通过上夹板(58)和下夹板(55)的联接被固定在磨具座(57)右侧的半圆弧面内,磨具(56)的右侧同样具有半圆弧面,磨具(56)半圆弧面的曲率半径等于待磨调心滚子(59)的曲率半径,改变磨具(56)半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就能够夹持不同规格尺寸的待磨调心滚子(59),磨具座(57)被安放在第二底座(52)的滑道内,在磨具(56)半圆弧面前端配置前固定板(510),支撑板(511)联接在第二底座(52)右侧旁,调整螺杆(512)穿过支撑板(511)的螺纹孔后顶在前固定板(510)上,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光张洛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立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