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粗滤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54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4:18
茶油粗滤滤网,包括框体以及多层复合网面结构,所述框体上设置有与过滤设备相匹配的连接件,而所述多层复合网面结构成型在框体结构内侧,自下而上分别为麻纤维网面、下尼龙网面、金属网面以及上尼龙网面,所述金属网面上成型有若干倒锥槽结构,所述倒锥槽高度为12~15mm,底面为平面且与下尼龙网面接触,所述麻纤维网面与下尼龙网面之间则留有3~5mm的间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容易、清理方便,能有效提高茶油过滤效质量,延长滤网的使用寿命。

Tea oil strainer

Tea strainer filter,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d multi-layer composite mesh structure,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art matched with the filtering device, and the composite multilayer structure formed in the frame structure, the bottom-up were hemp fiber mesh, nylon mesh, metal mesh and nylon net, there are several inverted cone groove structure of the metal net surface molding, the inverted cone groove height is 12~15mm, the bottom surface is a plane surface and nylon net surface contact between the fiber net surface and under the surface layer of nylon net gap 3~5m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assembly and convenient cleaning,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iltr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tea oil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ilter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油粗滤滤网
本技术涉及茶油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茶油过滤机上的茶油粗滤滤网。
技术介绍
山茶油,又名油茶籽油,是从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其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极为相似,又被称为“东方橄榄油”。山茶油中还含有茶多糖、山茶皂甙、黄酮、茶多酚、维生素和植物甾醇等多种活性物质,经常食用具有降低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降血脂、防止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抗辐射、清除自由基、预防肿瘤等功效,国际粮农组织已经将其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食用油。通常在茶油的生产过程中制得的油液中会存在着一些沉淀状的油渣和悬浮状的油渣,这些杂质如果不进行过滤,则会导致加工的茶油品质较差,因而在茶油的过滤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多步过滤操作,其中,对于茶油中通常会存在的一些大颗粒的杂质,需要进行粗滤操作来将其滤出,然而,在进行粗滤操作过程中,传统的单层滤网结构过于简单,滤渣在滤网上停留容易将滤网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油粗滤滤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茶油粗滤滤网,包括框体以及多层复合网面结构,其中,所述框体上设置有与过滤设备相匹配的连接件,而所述多层复合网面结构成型在框体结构内侧,自下而上分别为麻纤维网面、下尼龙网面、金属网面以及上尼龙网面,所述金属网面上成型有若干倒锥槽结构,所述倒锥槽高度为12~15mm,底面为平面且与下尼龙网面接触,所述麻纤维网面与下尼龙网面之间则留有3~5mm的间隙层。在本技术中,所述上尼龙网面的滤孔孔径为2~3mm。在本技术中,所述金属网面的滤孔孔径为1~2mm。在本技术中,所述下尼龙网面的滤孔孔径为0.8~1.2mm。在本技术中,所述框体包括可拆卸的上框体以及下框体,其中,金属网面与上尼龙网面成型在上框体上,而麻纤维网面与下尼龙网面成型在下框体上,所述上框体和下框体在框体边缘内侧通过扣接件扣合,以方便将上框体进行拆卸、清理及更换。在本技术中,所述金属筛网优选为304不锈钢筛网。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滤网结构能直接在主生产管路上使用也可作为过滤设备的组件进行使用,其通过多层网面结构进行多次过滤,可有效过滤食用油脂中含有的一些大颗粒的沉淀物和悬浮物,同时,过滤的沉淀物可直接在网面上的倒锥槽结构位置处滞留而不影响筛面部分的正常使用,而悬浮物则滞留于麻纤维网面和下尼龙网面层之间的间隙层中,其相对于传统滤网结构的清理间隔更短,可有效保证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单侧边缘部分细节示意图。其中:1、上框体;2、上尼龙网面;3、金属网面;4、倒锥槽;5、下尼龙网面;6、麻纤维网面;7、下框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的茶油粗滤滤网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茶油粗滤滤网用于装配在过滤设备上,包括可拆卸的上框体1以及下框体7,上框体1和下框体7之间通过扣接件扣接固定,且在上框体1上设置有与过滤设备相匹配的连接件,同时也可以通过此扣接件进行拆分以方便清洗或者更换上框体1上的部件或者下框体7上的部件。其中,上框体1上卡装有滤孔孔径为2mm的上尼龙网面2以及滤孔孔径为1.5mm的304不锈钢筛网作为金属网面3,其中,金属网面3上包括若干倒锥槽4,这些倒锥槽4高度为13mm,其底面为平面且与下尼龙网面5接触,而网面部分则与上尼龙网面2贴合为一体。下框体7上卡装有滤孔孔径为1mm下尼龙网面5以及麻纤维网面6,麻纤维网面6与下尼龙网面5之间留有4mm的间隙。本实施例在使用时,茶油粗滤滤网装配在过滤设备前端用于茶油的粗滤,粗滤过程中,由于上尼龙网面2和金属网面3用于过滤粒径最大的固体杂质,其中,最大粒径的杂质留存在上尼龙网面2上表面,而杂质种类和含量较多的中、大粒径的杂质则通过上尼龙网面2并存留在金属网面3的倒锥槽4中,而金属网面3由于倒锥槽4的设置,其过滤面较大,即使倒锥槽4中有部分杂质堆积,依然能保证茶油通过速率和通过量。而茶油通过金属网面3及下尼龙网面5后,悬浮的悬浮物杂质则留存在麻纤维网面6与下尼龙网面5之间的间隙层中,通过的茶油即可进入下一道精滤工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茶油粗滤滤网

【技术保护点】
茶油粗滤滤网,包括框体以及多层复合网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上设置有与过滤设备相匹配的连接件,而所述多层复合网面结构成型在框体结构内侧,自下而上分别为麻纤维网面、下尼龙网面、金属网面以及上尼龙网面,所述金属网面上成型有若干倒锥槽结构,所述倒锥槽高度为12~15mm,底面为平面且与下尼龙网面接触,所述麻纤维网面与下尼龙网面之间则留有3~5mm的间隙层。

【技术特征摘要】
1.茶油粗滤滤网,包括框体以及多层复合网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上设置有与过滤设备相匹配的连接件,而所述多层复合网面结构成型在框体结构内侧,自下而上分别为麻纤维网面、下尼龙网面、金属网面以及上尼龙网面,所述金属网面上成型有若干倒锥槽结构,所述倒锥槽高度为12~15mm,底面为平面且与下尼龙网面接触,所述麻纤维网面与下尼龙网面之间则留有3~5mm的间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油粗滤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尼龙网面的滤孔孔径为2~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油粗滤滤网,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博邦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