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随机编码混合光栅的可变剪切率的波前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93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编码混合光栅的可变剪切率的波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由振幅光栅和相位光栅所组成的随机编码混合光栅,CCD及机械调节装置。待测波前经光栅后衍射产生四个子波,产生的四波前干涉图由CCD接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是实现了剪切率随光栅与CCD之间距离改变而连续变化,使波前传感器通用性更强。横向剪切干涉中,剪切率选取小检测精度高,但灵敏度低,剪切率过大则精度下降,因此在检测中实现任意剪切率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共路横向剪切干涉原理,无额外参考光路,抗干扰能力强,抗震性好,稳定性高,能在一般的环境中实现高精度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随机编码混合光栅的可变剪切率的波前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随机编码混合光栅的可变剪切率的波前传感器,主要涉及光学波前检测及定量相位检测领域。
技术介绍
横向剪切技术基于共路剪切干涉的原理,无需额外的参考光路,抗干扰能力强,隔震效果好,稳定性高,可以在一般的检测环境中实现高精度检测,适用于光学系统像差,球面、非球面面形以及生物细胞相位信息的测量。传统横向剪切干涉仪需要采集到两个严格正交方向的横向剪切干涉图才能重构出原始波前,所涉及的光路结构较复杂,调节过程较繁琐,不利于仪器化及进行通用化检测。四波前横向剪切干涉仪可以利用单幅图像获得两个正交方向的剪切干涉图,可以极大地简化光路结构,缩小仪器体积,极大减小测量操作难度,利于集成化和仪器化,由于四波前共路特性使得干涉条纹极为稳定,更利于在一般环境中进行检测。四波前横向剪切干涉仪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设计产生四个子波前的光栅。现有的四波前横向剪切干涉仪有交叉光栅横向剪切干涉仪和改进型哈特曼模板横向剪切干涉仪(MHM)以及随机编码混合光栅。交叉光栅的分光作用将待测波前在两个正交方向上产生多个衍射级次,但需要级次选择窗口选择1级衍射光,其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随机编码混合光栅的可变剪切率的波前传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随机编码混合光栅的可变剪切率的波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现有传感器的基础上设计了能够实现可变剪切率的传动装置;具体包括传动装置、随机编码混合光栅、配合固定件、CCD;传动装置包括转动件、光栅装持件和螺钉,转动件内圈设置有带螺纹的螺旋线;配合固定件的上部分设置在转动件和光栅装持件之间,下部分用于将整个传动装置与CCD固定;转动件内侧壁上开有长条形的凹槽,光栅装持件的外壁上开有螺纹孔,螺钉将转动件和配合固定件固定于一体,同时螺钉的另一端设置在转动件内侧壁的凹槽内;随机编码混合光栅设置在光栅装持件靠近CCD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随机编码混合光栅的可变剪切率的波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现有传感器的基础上设计了能够实现可变剪切率的传动装置;具体包括传动装置、随机编码混合光栅、配合固定件、CCD;传动装置包括转动件、光栅装持件和螺钉,转动件内圈设置有带螺纹的螺旋线;配合固定件的上部分设置在转动件和光栅装持件之间,下部分用于将整个传动装置与CCD固定;转动件内侧壁上开有长条形的凹槽,光栅装持件的外壁上开有螺纹孔,螺钉将转动件和配合固定件固定于一体,同时螺钉的另一端设置在转动件内侧壁的凹槽内;随机编码混合光栅设置在光栅装持件靠近CCD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编码混合光栅的可变剪切率的波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传动装置改变剪切率的实现如下:测量过程中沿着光轴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调整转动件,进而通过螺钉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晶耐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