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481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3:06
提供一种具有停电检测条件设定功能的电动机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整流器,其用于将从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后输出;交流电压检测部,其对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值进行检测后将该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值作为检测值输出;停电检测部,在输出的检测值为规定电压以下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该停电检测部判定为发生了停电;以及停电检测条件设定部,其用于设定或变更规定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机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的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设定或变更对电源的停电进行检测的条件的功能的电动机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使电动机控制装置及其周边设备不能持续进行通常动作这样的停电时,会对使用了电动机控制装置的机械的动作产生妨碍。因此,电动机控制装置具备停电检测单元,一般情况下,在不能持续进行通常动作之前进行使机械停止这样的保护动作。将在停电时使电动机的控制装置及其周边设备的通常动作持续进行所需的能量称为“停电耐受量”。另外,将到检测出停电为止的时间的上限值定义为“上限规定时间”。另外,将通过电源电压下降来对停电进行检测的电压定义为“规定电压”。这样,上限规定时间和规定电压是根据该“停电耐受量”决定的,但是“停电耐受量”因机械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上述上限规定时间和规定电压也需要根据各个机械来分别决定。因此,提出了一种如下的方法:电动机控制装置具备选择电路,由此能够从多个时间阈值中切换并选择规定时间(例如,日本专利第5283752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作为停电检测阈值,定义了电压阈值和时间阈值。另外,在电动机进行发电机动作的情况与电动机不进行发电机动作的情况这两个情况下,停电时的控制用电压的变化不同。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使用选择电路以从两个检测阈值中选择检测阈值的方式进行切换的方法。另外,提出了一种如下的电动机控制方法:在检测出的电源电压为规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电源切断,并将电动机的电源切断时的动作状态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在该电动机控制方法中根据电动机的负荷来变更阈值(例如,日本特开2004-229410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公开涉及时间的阈值。另外,已知一种对停电耐受量与电压振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际测量来检测停电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2011-155803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3”)。然而,停电耐受量与电压振幅之间的关系根据每个机械而不同,但是在专利文献3中,没有提及关于变更停电耐受量与电压振幅之间的关系的具体方法。如上所述,“停电耐受量”因机械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根据存储多个检测时间来进行切换的现有技术,电路结构复杂化。这成为成本增加、装置大型化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电动机控制装置:能够回避随着电路结构的复杂化而出现的成本增加等问题,并能够进行与机械相应的最佳的停电检测条件的设定或变更,能够通过将电源电压下降时使机械停止的频率抑制为所需的最小限度来提高运转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整流器,其用于将从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后输出;交流电压检测部,其用于对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值进行检测后将该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值作为检测值输出;停电检测部,在输出的检测值为规定电压以下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该停电检测部判定为发生了停电;以及停电检测条件设定部,其用于设定或变更规定时间。附图说明通过与附图关联起来的以下的对实施方式的说明,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明确。在该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动作过程的流程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电源电压、停电状态以及机械状态各自的时间上的变化的时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停电耐受量曲线的曲线图,以及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动作过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实施例1]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在图1中,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结构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101具有整流器1、交流电压检测部3、停电检测部4以及停电检测条件设定部5。整流器1将从交流电源10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后输出。在整流器1的作为直流输出侧的直流环节部设置有平滑电容器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101也可以还具有逆变器2。从整流器1输出的直流电力被平滑电容器7进行了平滑化之后,向逆变器2供给。逆变器2将由整流器1输出的直流电力转换为期望的交流电力。上臂和下臂分别具备功率元件(未图示),逆变器2通过该功率元件的开关动作来将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以驱动电动机(未图示)。交流电压检测部3对交流电源10的交流电压值进行检测后将该交流电源10的交流电压值作为检测值向停电检测部4输出。并且,也可以设为交流电压检测部3将检测值转换为振幅值。作为交流电源10,能够使用三相交流电源。作为将三相交流电压的检测值转换为振幅值的方法,能够使用求出检测值的波高值的方法、求出进行了三相-二相转换的向量范数的方法等。另外,作为交流电源10,能够使用单相交流电源。在单相交流电压的情况下,有求出检测值的峰值的方法等。在输出的检测值为规定电压以下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停电检测部4判定为发生了停电。在此,将从交流电源10的电压的检测值下降到小于规定电压的电压值的时间点起至判定出是否发生了停电的时间定义为“停电检测时间”。“上限规定时间”是根据机械决定的时间,是停电检测时间的上限值。“规定电压”是用于判定是否发生了停电的电压值。在交流电源10的电压的检测值低于规定电压的时间点,停电检测部4开始判断是否发生了停电。在规定时间内交流电源10的电压的检测值变为规定电压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没有发生停电。另一方面,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时间点交流电源10的电压的检测值小于规定电压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停电。停电检测部4在判定为发生了停电的情况下,向逆变器2通知(输入)用于开始机械的保护动作的指令(保护动作开始指令)。关于停电的判定方法的详细内容,后面记述。停电检测条件设定部5根据使电动机控制装置101及其周边设备的通常动作持续进行所需的能量、即停电耐受量来设定规定时间。并且,也可以根据停电耐受量来设定规定电压。接着,使用图2所示的流程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动作过程进行说明。首先,在步骤S101中,停电检测部4从交流电压检测部3获取振幅值。接着,在步骤S102中,停电检测部4判定是发生了停电还是没发生停电(非停电)。即,停电检测部4首先判断振幅值是否小于规定电压(振幅值<规定电压)。在振幅值小于规定电压的情况下,判断该条件所持续的时间是否超过了规定时间(上述条件持续时间>规定时间)。在振幅值为规定电压以上、或者虽然振幅值暂且小于规定电压但在规定时间经过之前振幅值变为规定电压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103中,停电检测部4判定为没发生停电的状态(非停电)。作为虽然振幅值暂且小于规定电压但在规定时间经过之前振幅值变为规定电压以上的情况的例子,认为有瞬时停电的情况。在瞬时停电的情况下,电动机控制装置能够正常动作,因此停电检测部4不将瞬时停电的情况判定为发生了停电。另一方面,在振幅值小于规定电压且该条件持续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104中,停电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动机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整流器,其用于将从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后输出;交流电压检测部,其用于对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值进行检测后将该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值作为检测值输出;停电检测部,在输出的所述检测值为规定电压以下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该停电检测部判定为发生了停电;以及停电检测条件设定部,其用于设定或变更所述规定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5 JP 2016-0626781.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整流器,其用于将从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后输出;交流电压检测部,其用于对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值进行检测后将该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值作为检测值输出;停电检测部,在输出的所述检测值为规定电压以下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该停电检测部判定为发生了停电;以及停电检测条件设定部,其用于设定或变更所述规定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电检测条件设定部根据电动机控制装置及该电动机控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俊平山本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