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能的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78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能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以及设置于电池包壳体内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壳体包括底板、侧板、顶板,底板内设有冷却板,顶板上表面设有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侧板包括上侧板、下侧板,上侧板与下侧板通过侧板连接件连接,上侧板连接件与下侧板连接件之间设有密封垫,有效防止雨、水渗漏进入电池包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重轻、散热性能优异、连接处密封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封性能的电池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封性能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减少城市内汽车尾气的污染排放量是重中之中。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各种新能源汽车投入到人们生活当中。电动汽车却在停止时不消耗电量,其百里耗电费用大约只是燃油大巴成本的1/3。因此,能源效率高、低碳环保、零排放的电动汽车成为了城市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而电池包箱体的防水密封性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使用安全。由于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会发散热量,如果遇水,则会发生电池损坏或者发生爆炸等。现有的电池包装箱体结构上密封性能较差,而且固定不牢固,容易因车体震动而损坏。因此,考虑到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的的安全性,有必要研究一款新型的电池包箱体的密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能的电池包,具有自重轻、散热性能优异、密封可靠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密封性能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以及设置于电池包壳体内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壳体包括底板、侧板、顶板,电池模组为长方体结构,电池模组位于电池包壳体的中间位置,电池模组与电池包壳体之间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第四空腔,第一空腔、第三空腔对称分布,第二空腔、第四空腔对称分布,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三空腔内设有第三支撑板,第四空腔内设有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数量均为2个,第二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的数量均为4个,相邻第二支撑板等距排列,相邻第四支撑板等距排列;电池模组内设有若干电芯,电芯为圆柱形结构,若干电芯成矩形阵列分布,电芯的底部设有导线槽,导线槽的截面为长方形,导线槽与电芯之间通过第五空腔相连通,第五空腔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电池模组的下方设有导热硅胶垫片、散热铝板,散热铝板位于导热硅胶垫片的下方,散热铝板下方为底板,底板内设有第六空腔、若干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散热铝板相垂直,第一通道的上端与散热铝板的下表面相接触,第一通道的下端与第六空腔相连通,若干第一通道的长度自左往右依次均匀增加,第一通道为长方体结构,相邻第一通道之间的距离相等,第六空腔倾斜设置,第六空腔与电池包下壳体垂直方向的夹角为a,80°<a<90°,第六空腔内设有冷却板,冷却板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位于冷却板的同一侧,冷却板内部设有若干冷却管单元,冷却管单元为正六角形结构,冷却管单元为矩形阵列分布,相邻冷却管单元之间通过冷却管相连通,进液口、出液口与冷却管单元均通过冷却管相连通;所述电池模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为长方形,若干第一凹槽等距排列,顶板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截面为长方形,若干第二凹槽等距排列,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开口相对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大小相同,顶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位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之间,第一散热区、第三散热区对称设置,第一散热区包括若干第一散热板,若干第一散热板等距排列,第一散热板包括第一主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主板的截面为长方形,第一主板上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为长方形,第一主板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截面均为L形结构,第三散热区与第一散热区结构相同,第二散热区位于第一散热区、第三散热区之间,第二散热区包括若干第二散热板,若干第二散热板等距排列,第二散热板包括第二主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二主板的截面为长方形,第二主板上设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内设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数量为3个,相邻第三连接板的距离相等,第二主板的上表面设有2个第四连接板,2个第四连接板对称设置,第四连接板的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侧板包括上侧板、下侧板,上侧板上设有上侧板连接件,下侧板上设有下侧板连接件,上侧板连接件的截面为L形,下侧板连接件的截面为L形,上侧板连接件与下侧板连接件之间设有密封垫,上侧板连接件与下侧板连接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电池包壳体为碳纤增强复合材料。所述冷却管单元内设有冷却液,冷却液为矿物绝缘油。所述第一主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顶板为一体设计。所述第二主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顶板为一体设计。所述上侧板与顶板为一体设计,下侧板与底板为一体设计。本专利技术具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下壳体冷却管单元为若干正六角形组合而成,一方面能获得较大的散热表面积,另一方面具有较为均匀的散热效果,第一通道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散热铝板与冷却板之间的热传递效果,电池包壳体为碳纤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大、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稳定性好等特点,采用矿物绝缘油作为冷却液,发生矿物绝缘油泄漏的情况时,不会对电池包造成危害,冷却板倾斜设置,利于冷却液向远离进液口的方向流动,冷却液难以从进液口、出液口泄露;(2)本专利技术顶板上表面设有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一方面减轻电池包上壳体的重量,另一方面增加散热面积,获得较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可以加大电池包上壳体的强度,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设置有利于热量的传输。(3)本专利技术侧板分为上侧板、下侧板,上侧板与顶板为一体设计,下侧板与底板为一体设计,上侧板与下侧板通过侧板连接件连接,上侧板连接件与下侧板连接件之间设有密封垫,有效防止雨、水渗漏进入电池包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图3为冷却板示意图;图4为第一散热板示意图;图5为第二散热板示意图;图中:1-电池包壳体,2-电池模组,3-第一空腔,4-第二空腔,5-第三空腔,6-第四空腔,7-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第三支撑板,10-第四支撑板,11-电芯,12-导线槽,13-第五空腔,14-顶板,15-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第一挡板,18-第二挡板,19-第一散热板,20-第二散热板,21-第三散热板,22-第一主板,23-第一连接板,24-第二连接板,25-第三凹槽,26-第二主板,27-第三连接板,28-第四连接板,29-第四凹槽;30-底板,31-侧板,32-导热硅胶垫片,33-散热铝板,34-冷却板,35-第一通道,36-进液口,37-出液口,38-冷却管单元,39-冷却管,40-上侧板连接件,41-下侧板连接件,42-密封垫,43-上侧板,44-下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高密封性能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以及设置于电池包壳体内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壳体包括底板、侧板、顶板,电池模组为长方体结构,电池模组位于电池包壳体的中间位置,电池模组与电池包壳体之间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第四空腔,第一空腔、第三空腔对称分布,第二空腔、第四空腔对称分布,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三空腔内设有第三支撑板,第四空腔内设有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数量均为2个,第二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的数量均为4个,相邻第二支撑板等距排列,相邻第四支撑板等距排列;电池模组内设有若干电芯,电芯为圆柱形结构,若干电芯成矩形阵列分布,电芯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密封性能的电池包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密封性能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壳体、以及设置于电池包壳体内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壳体包括底板、侧板、顶板,电池模组为长方体结构,电池模组位于电池包壳体的中间位置,电池模组与电池包壳体之间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第四空腔,第一空腔、第三空腔对称分布,第二空腔、第四空腔对称分布,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三空腔内设有第三支撑板,第四空腔内设有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数量均为2个,第二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的数量均为4个,相邻第二支撑板等距排列,相邻第四支撑板等距排列;电池模组内设有若干电芯,电芯为圆柱形结构,若干电芯成矩形阵列分布,电芯的底部设有导线槽,导线槽的截面为长方形,导线槽与电芯之间通过第五空腔相连通,第五空腔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电池模组的下方设有导热硅胶垫片、散热铝板,散热铝板位于导热硅胶垫片的下方,散热铝板下方为底板,底板内设有第六空腔、若干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散热铝板相垂直,第一通道的上端与散热铝板的下表面相接触,第一通道的下端与第六空腔相连通,若干第一通道的长度自左往右依次均匀增加,第一通道为长方体结构,相邻第一通道之间的距离相等,第六空腔倾斜设置,第六空腔与电池包下壳体垂直方向的夹角为a,80°<a<90°,第六空腔内设有冷却板,冷却板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位于冷却板的同一侧,冷却板内部设有若干冷却管单元,冷却管单元为正六角形结构,冷却管单元为矩形阵列分布,相邻冷却管单元之间通过冷却管相连通,进液口、出液口与冷却管单元均通过冷却管相连通;所述电池模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为长方形,若干第一凹槽等距排列,顶板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截面为长方形,若干第二凹槽等距排列,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开口相对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大小相同,顶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位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之间,第一散热区、第三散热区对称设置,第一散热区包括若干第一散热板,若干第一散热板等距排列,第一散热板包括第一主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主板的截面为长方形,第一主板上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为长方形,第一主板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截面均为L形结构,第三散热区与第一散热区结构相同,第二散热区位于第一散热区、第三散热区之间,第二散热区包括若干第二散热板,若干第二散热板等距排列,第二散热板包括第二主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二主板的截面为长方形,第二主板上设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内设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数量为3个,相邻第三连接板的距离相等,第二主板的上表面设有2个第四连接板,2个第四连接板对称设置,第四连接板的截面为U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封性能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壳体、以及设置于电池包壳体内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壳体包括底板、侧板、顶板,电池模组为长方体结构,电池模组位于电池包壳体的中间位置,电池模组与电池包壳体之间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第四空腔,第一空腔、第三空腔对称分布,第二空腔、第四空腔对称分布,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三空腔内设有第三支撑板,第四空腔内设有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数量均为2个,第二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的数量均为4个,相邻第二支撑板等距排列,相邻第四支撑板等距排列;电池模组内设有若干电芯,电芯为圆柱形结构,若干电芯成矩形阵列分布,电芯的底部设有导线槽,导线槽的截面为长方形,导线槽与电芯之间通过第五空腔相连通,第五空腔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电池模组的下方设有导热硅胶垫片、散热铝板,散热铝板位于导热硅胶垫片的下方,散热铝板下方为底板,底板内设有第六空腔、若干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散热铝板相垂直,第一通道的上端与散热铝板的下表面相接触,第一通道的下端与第六空腔相连通,若干第一通道的长度自左往右依次均匀增加,第一通道为长方体结构,相邻第一通道之间的距离相等,第六空腔倾斜设置,第六空腔与电池包下壳体垂直方向的夹角为a,80°<a<90°,第六空腔内设有冷却板,冷却板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位于冷却板的同一侧,冷却板内部设有若干冷却管单元,冷却管单元为正六角形结构,冷却管单元为矩形阵列分布,相邻冷却管单元之间通过冷却管相连通,进液口、出液口与冷却管单元均通过冷却管相连通;所述电池模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为长方形,若干第一凹槽等距排列,顶板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截面为长方形,若干第二凹槽等距排列,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开口相对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大小相同,顶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挡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纯麟
申请(专利权)人: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