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药追踪评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463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药追踪评分方法,包括在录入模块输入患者需要遵从的服药医嘱,患者实际服药情况录入用户实际服药信息;计算模块根据储存模块中实际服用药品名称、实际用药时间、实际用药量、实际服药方式分别与医嘱医药名称、医嘱用药时间、医嘱用品药量、医嘱服药方式作比较,并根据所述药品权重比计算出患者一个用药周期内的评分,并将漏服或过量服药的信息反馈给储存模块;判断模块根据评分和合格阈值进行比较,对患者给出合理化建议。还公布了基于本方法的一种用药追踪评分系统。该方法有利于采集并实时跟踪患者用药情况,按设定的周期对患者进行监测并及时提醒患者按医嘱用药,且实现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药追踪评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健康领域,尤其涉及患者对其用药方案的依从性的评分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尚未有专门针对患者用药情况所做的追踪服务(评分系统)。就目前的医疗体系,患者在医院就诊后医生会对其所患疾病确定一种药物治疗方案,而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病人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即病人的依从性)。病人不依从普遍分为以下几类:1.不按医嘱用药(漏服、错服);2.提前终止用药;3.不当的自行用药;病人不依从的后果是直接导致医生在监测治疗结果时作出错误判断,而这一后果则取决于患者不依从的程度。因此,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助于对患者的疾病治疗。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CN104784051A中公开了一种用药追踪装置及追踪方法,该专利主要用于对患者按时用药进行提醒,而对患者在用药周期内的药品使用情况缺乏综合评估,没有为医生在后续的监测治疗结果提供可靠的数据记录及分析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用药追踪评分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为医生在后续的监测治疗结果提供可靠的数据记录及分析结果的问题。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药追踪评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在录入模块输入患者需要遵从的服药医嘱,所述服药医嘱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组合:医嘱药品名称、医嘱用药时间段、医嘱单次用药量、药品权重比、合格阈值X,所述合格阈值X为正数,录入后将所述服药医嘱保存在存储模块;S2、患者手工录入或者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服药情况录入用户实际服药信息,所述实际服药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组合:实际服用药品名称、实际用药时间、实际单次用药量、实际服药方式,录入后将所属实际服药信息保存在储存模块;S3、计算模块根据储存模块中以下任意一对或一对以上组合进行比较,包括:所述实际服用药品名称与所述医嘱医药名称、所述实际用药时间与所述医嘱用药时间、所述实际用药量与所述医嘱用品药量,并根据所述药品权重比计算出患者一个用药周期内的评分S,并将漏服或过量服药的信息反馈给储存模块;S4、评判模块根据步骤S3中计算模块计算的评分S和所述合格阈值X做比较,将比较结果以及漏服或过量服药的信息输出至输出模块。该方法实现了对患者在用药期间对每一种用药的追踪,且根据采集的数据有量化的评分标准,为医生在后续的评估和诊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药品权重比为每一种药品在该患者需服用的所有药品中占据的权重比,各药品的权重比总计为百分之百。该方式对患者用药的评分标准做了归一化处理,使评分结果便于医生理解,减少了繁琐的推理分析过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计算模块的计算方法具体为:医嘱服每种药的总次数分别为B1、B2、B3……BN,实际服每种药的总次数分别为A1、A2、A3……AN,每种药品医嘱单次用药量分别为D1、D2、D3……DN,每种药品实际单次用药量分别为d1、d2、d3……dN,每种药品医嘱用药时间段分别为T1、T2、T3……TN,,每种药品实际用药时间段分别为t1、t2、t3……tN,种药品在该患者医嘱用药中的权重系数C1、C2、C3……CN,其中N为正整数,实际服药方式与医嘱服药方式修正值为M,所述修正值M大于或等于0;当患者服用一种药品的实际用药时间落入相应药品医嘱用药时间段内,且药品医嘱单次用药和实际单次用药之差为0,则该种药品实际按医嘱服用的次数加1,患者的评分:该方案细化了该方法进行评分的依据以及归一化流程,提供了具体的算法,且该方法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简单易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若患者同服Y种药,所述Y为正整数;若Y种药同等重要,则Y种药的权重比例为C1:C2……Cn=1:1:……:1;若Y种药中有一种药重要,则Y种药中重要与不重要的药的权重比例为C1:C2……Cn=(11-X):1:……:1;若Y种药中有两种药重要,则Y种药中重要与不重要的药的权重比例为C1:C2:C3……Cn=(12-X)/2:(12-X)/2:1:……:1;若X种药中有三种药重要,则X种药中重要与不重要的药的权重比例为C1:C2:C3……Cn=(13-X)/3:(13-X)/3:(13-X)/3:1:……:1;若Y种药中有p种药重要,则Y种药中重要与不重要的药的权重比例为C1:C2:C3……Cn=(10+p-Y)/p:(10+p-Y)/p:(10+p-Y)/p:1:……:1;其中,p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X的正整数。该方式为药的权重系数如何量化提供了算法依据,减少了在权重系数填写时凭纯主观想法进行任意数值录入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还包括提醒患者用药的步骤,具体为,在每种药品医嘱用药时间起始时间到来前△T时刻通过评判模块输出指令到输出模块中的告警单元对患者进行服药提醒;当每种药品医嘱用药时间结束前△t时刻,储存模块中还未有本次实际服药信息,则评判模块再次输出指令到输出模块中的告警单元对患者进行服药提醒。该方法增加了患者服药提醒步骤,且分为提前预约提醒和截止时间前二次提醒,为提高患者服药效率提高治疗效果增加了保障。基于该用药追踪评分方法,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药追踪系统,其包括录入模块、储存模块、计算模块、评判模块、输出模块依次相连;所述录入模块用来录入患者需要遵从的服药医嘱,所述服药医嘱包括医嘱药品名称、医嘱用药时间段、医嘱单次用药量、药品权重比、评分周期、合格阈值X,所述合格阈值X为正数;还用来录入用户实际服药信息,所述实际服药信息包括实际服用药品名称、实际用药时间、实际单次用药量;所述存储模块包括服药医嘱储存单元、实际服药储存单元、建议信息单元;所述服药医嘱储存单元用来存储医嘱药品名称、医嘱用药时间、医嘱用药量、药品权重比、合格阈值;所述实际服药储存单元用来存储实际服用药品名称、实际用药时间、实际用药量;所述建议信息单元中含有,包括一个用药周期内未按医嘱用药时间段服药的次数、每一次医嘱单次用药量与实际单次用药量不为0的差值、对该种药品用量不足或服药过量的后果;所述计算模块根据储存模块中相应信息计算患者的用药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传递给评判模块,并将将患者未按医嘱服药的信息传递给存储模块的建议信息单元,所述未按医嘱服药的信息包括医嘱药品名称、一个用药周期内未按医嘱用药时间段服药的次数、实际服用药品名称、每一次医嘱单次用药量与实际单次用药量不为0的差值;所述评判模块根据计算模块的评分根据计算模块计算的评分S和所述合格阈值X做比较,将比较结果以及储存模块中的建议信息输出至输出模块。该系统只需简单的模块,无需特别复杂的设备或特殊硬件即可实现用药追踪及评分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患者服药环节缺乏有效监测和量化数据分析的缺陷。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药追踪评分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药追踪评分系统的数据传输路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药追踪评分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药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录入模块输入患者需要遵从的服药医嘱,所述服药医嘱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组合:医嘱药品名称、医嘱用药时间段、医嘱单次用药量、医嘱服药方式、药品权重比、评分周期、合格阈值X,所述合格阈值X为正数,录入后将所述服药医嘱保存在存储模块;S2、患者手工录入或者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服药情况录入用户实际服药信息,所述实际服药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组合:实际服用药品名称、实际用药时间、实际单次用药量、实际服药方式,录入后将所属实际服药信息保存在储存模块;S3、计算模块根据储存模块中以下任意一对或一对以上组合进行比较,包括:所述实际服用药品名称与所述医嘱医药名称、所述实际用药时间与所述医嘱用药时间、所述实际用药量与所述医嘱用品药量、所述实际服药方式与所述医嘱服药方式,并根据所述药品权重比计算出患者一个用药周期内的评分S,并将漏服或过量服药的建议信息反馈给储存模块;S4、评判模块根据步骤S3中计算模块计算的评分S和所述合格阈值X做比较,将比较结果以及漏服或过量服药的建议信息输出至输出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药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录入模块输入患者需要遵从的服药医嘱,所述服药医嘱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组合:医嘱药品名称、医嘱用药时间段、医嘱单次用药量、医嘱服药方式、药品权重比、评分周期、合格阈值X,所述合格阈值X为正数,录入后将所述服药医嘱保存在存储模块;S2、患者手工录入或者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服药情况录入用户实际服药信息,所述实际服药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组合:实际服用药品名称、实际用药时间、实际单次用药量、实际服药方式,录入后将所属实际服药信息保存在储存模块;S3、计算模块根据储存模块中以下任意一对或一对以上组合进行比较,包括:所述实际服用药品名称与所述医嘱医药名称、所述实际用药时间与所述医嘱用药时间、所述实际用药量与所述医嘱用品药量、所述实际服药方式与所述医嘱服药方式,并根据所述药品权重比计算出患者一个用药周期内的评分S,并将漏服或过量服药的建议信息反馈给储存模块;S4、评判模块根据步骤S3中计算模块计算的评分S和所述合格阈值X做比较,将比较结果以及漏服或过量服药的建议信息输出至输出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药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药品权重比为每一种药品在该患者需服用的所有药品中占据的权重比,各药品的权重系数为C1、C2、C3......CN,其中N为正整数,C1+C2+C3+......+CN=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追踪评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计算模块的计算方法具体为:医嘱服每种药的总次数分别为B1、B2、B3......BN;实际服每种药的总次数分别为A1、A2、A3......AN;每种药品医嘱单次用药量分别为D1、D2、D3......DN;每种药品实际单次用药量分别为d1、d2、d3......dN;每种药品医嘱用药时间段分别为T1、T2、T3......TN,;每种药品实际用药时间段分别为t1、t2、t3......tN,;每种药品在该患者医嘱用药中的权重系数C1、C2、C3......CN,其中N为正整数;实际服药方式与医嘱服药方式修正值为M,所述M大于或等于0;当患者服用一种药品的实际用药时间落入相应药品医嘱用药时间段内,且药品医嘱单次用药和实际单次用药之差为0,则该种药品实际按医嘱服用的次数加1,患者的评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药追踪评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还包括提醒患者用药的步骤,具体为,在每种药品医嘱用药时间起始时间到来前△T时刻通过评判模块输出指令到输出模块中的告警单元对患者进行服药提醒;当每种药品医嘱用药时间结束前△t时刻,储存模块中还未有本次实际服药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李光明李瀚陈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三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