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4424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冻装置,即使在过负荷条件时,也能够减小冷冻机出口压力,进行中间冷却器中的制冷剂的液化,能够增大冷冻能力。控制装置(60)进行如下控制:当冷冻机(2)的出口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使中间冷却器(30)的上游侧的减压电动阀(31)的开度减小。由此,在中间冷却器(30)中,通过制冷剂的气液分离来进行制冷剂的液化,因此能够使冷冻机出口压力低于临界压力,能够将液体制冷剂输送到陈列柜(3)。其结果是,陈列柜(3)的主节流单元(41)的入口侧的制冷剂的比焓下降,能够增大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冻装置,特别涉及制冷剂回路由压缩机、气体冷却器、中间热交换器以及蒸发器构成且高压侧成为超临界压力的冷冻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例如在超市等大型店铺中,广泛使用了冷冻装置,所述冷冻装置设置有多个冷冻陈列柜或冷藏陈列柜,且利用冷冻机使这些陈列柜运转。作为这样的冷冻装置,以往,例如公开了以下这样的技术。即,冷冻装置具有:与处于气体冷却器的下游侧且处于主节流单元的上游侧的制冷剂回路相连接的压力调整用节流单元;以及与处于压力调整用节流单元的下游侧且处于主节流单元的上游侧的制冷剂回路相连接的中间冷却器,通过控制单元对压力调整用节流单元的开度进行控制,由此将流入主节流单元的制冷剂的压力调整为预定的规定值(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4/068967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即使将辅助节流单元的开度设为最大,也存在出口压力无法降低到规定压力的情况。尤其是,例如在盛夏的白天等过负荷条件下,有时出口压力会成为比临界压力7.3Mpa高的压力,此时,由于在中间冷却器内无法进行液化,无法利用液化来增大冷却效果,因此存在冷却性能下降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过负荷条件时,也能够降低冷冻机出口压力,能够进行中间冷却器中的制冷剂的液化而增大冷冻能力的冷冻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是以下这样的冷冻装置,其由冷冻机和陈列柜构成,所述冷冻机具有两级压缩的压缩机、中冷器、气体冷却器、减压电动阀、中间冷却器以及回气用电动阀,所述陈列柜具有主节流单元和蒸发器,该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冷冻装置具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当所述冷冻机的出口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使所述中间冷却器的上游侧的所述减压电动阀的开度减小。由此,在中间冷却器中,通过制冷剂的气液分离来进行制冷剂的液化,由此能够使冷冻机出口压力低于临界压力,能够将液体制冷剂输送到陈列柜。由此,陈列柜的主节流单元的入口侧的制冷剂的比焓下降,能够增大冷却效果。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当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高压压力与设计压力之差小于1MPa时,使所述压缩机的旋转量下降。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当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高压压力与设计压力之差小于1MPa时,使所述压缩机的旋转量下降而确保了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高压压力与设计压力之差后,减小所述减压电动阀的开度。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冷冻机出口压力低于临界压力,能够将液体制冷剂输送到陈列柜。由此,陈列柜的主节流单元的入口侧的制冷剂的比焓下降,能够增大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的回路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框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图4是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和现有技术的控制的p-h线图。标号说明1:冷冻装置;2:冷冻机;3:陈列柜;10:压缩机;11:冷冻用热交换器;13:气体冷却器;14:中冷器;15:油冷却器;16:送风风扇;26:油管;28:油调整电动阀;30:中间热交换器;31:减压电动阀;32:分离式热交换器;33:分支配管;34:回液膨胀阀;35:回气电动阀;40:蒸发器;41:主节流单元;50:高压压力传感器;51:低压压力传感器;52:中压压力传感器;53:冷冻机出口压力传感器;54:冷冻机入口温度传感器;55:冷冻机出口温度传感器;56:排出温度传感器;57: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传感器;58:外气温度传感器;59:分流出口温度传感器;60: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第1专利技术是以下这样的冷冻装置,其由冷冻机和陈列柜构成,该冷冻机具有两级压缩的压缩机、中冷器、气体冷却器、减压电动阀、中间冷却器以及回气用电动阀,该陈列柜具有主节流单元和蒸发器,该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冷冻装置具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当所述冷冻机的出口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使所述中间冷却器的上游侧的所述减压电动阀的开度减小。由此,在中间冷却器中,能够使冷冻机出口压力低于临界压力,因此能够通过制冷剂的气液分离来进行制冷剂的液化,能够将液体制冷剂输送到陈列柜。由此,陈列柜的主节流单元的入口侧的制冷剂的比焓下降,能够增大冷却效果。第2专利技术是以下这样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当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高压压力与设计压力之差小于1MPa时,使压缩机的旋转量下降。由此,通过使压缩机的旋转量下降,能够使得冷冻机出口压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压缩机的旋转量下降,制冷剂的循环量减少,但由于能够使制冷剂的比焓下降,因此冷却效果增大,能够增大冷却能力。第3专利技术是以下这样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当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高压压力与设计压力之差小于1MPa时,使压缩机的旋转量下降而确保了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高压压力与设计压力之差后,减小减压电动阀的开度。由此,在确保了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高压压力与设计压力之差后,减压电动阀的开度减小,由此能够使冷冻机出口压力下降。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的回路图。如图1所示,冷冻装置1具有:对制冷剂进行冷却的冷冻机2以及通过从冷冻机2输送的制冷剂来进行冷却的陈列柜3。陈列柜3例如设置于便利店或超市等设施中,用于对所陈列的冷藏/冷冻商品进行冷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冻装置1使用了高压侧的制冷剂压力(高压压力)达到其临界压力以上(超临界)的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该二氧化碳制冷剂是有益于地球环境的考虑了可燃性和毒性等的自然制冷剂。另外,冷冻机2具有分两级进行压缩动作的压缩机10。在压缩机10上经由制冷剂配管12连接有冷冻用热交换器11,冷冻用热交换器11由气体冷却器13、中冷器14、油冷却器15以及送风风扇16构成。在压缩机10中设置有第一级的压缩机构中的第1吸入口20和第1排出口21,并且设置有第二级的压缩机构中的第2吸入口22和第2排出口23。压缩机10的第2排出口23经由制冷剂配管12与分油器24相连接,分油器24经由制冷剂配管12与气体冷却器13相连接。在与压缩机10的第2排出口23相连的制冷剂配管12的中途部设置有止回阀25。分油器24分离制冷剂中的油,分油器24构成为:经由油管26被连接至油冷却器15的入口侧,将被分油器24分离出的油提供给油冷却器15。另外,油冷却器15的出口侧经由油管26被连接至压缩机10的中间级。在油管26的中途部设置有由三向阀构成的油辅助阀27和油调整电动阀28。构成为:压缩机10的第1吸入口20吸入从陈列柜3输送的制冷剂,利用第一级的压缩机构压缩为中压而从第1排出口21排出。另外,压缩机10的第1排出口21经由制冷剂配管12被连接至中冷器14的入口侧,中冷器14的出口侧经由制冷剂配管12被连接至压缩机10的第2吸入口22。并且构成为:被压缩为中压而从压缩机10的第1排出口21排出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12流入中冷器14,在中冷器14中,通过送风风扇16的动作与外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后,返回到压缩机10的第2吸入口22。并且构成为:在压缩机10中利用第二级的压缩机构将制冷剂压缩为所需的压力并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冻装置,其由冷冻机和陈列柜构成,该冷冻机具有两级压缩的压缩机、中冷器、气体冷却器、减压电动阀、中间冷却器以及回气用电动阀,该陈列柜具有主节流单元和蒸发器,该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冷冻装置具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当所述冷冻机的出口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使所述中间冷却器的上游侧的所述减压电动阀的开度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5 JP 2016-0616161.一种冷冻装置,其由冷冻机和陈列柜构成,该冷冻机具有两级压缩的压缩机、中冷器、气体冷却器、减压电动阀、中间冷却器以及回气用电动阀,该陈列柜具有主节流单元和蒸发器,该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冷冻装置具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当所述冷冻机的出口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使所述中间冷却器的上游侧的所述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田裕辅三原一彦伊泽雄一桑原修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