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379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属于回转机构技术领域,包括同轴设置的外齿轮和内齿圈,所述线路或管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齿圈;设于所述外齿轮和内齿圈之间的行星架;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外齿轮和内齿圈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行星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安装空间受限的场合,保证内部线缆或管路在旋转运动时不发生缠绕,收放线路或管路的拖动力不会作用到线路或管路上,可延长使用受寿命。

Circuit or pipe slew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ne or line slewing mechanis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tary mechanism, including coaxially disposed external gear and internal gear ring, one end of the line or line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gear, the other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ring gear; planetary gear arranged between the external gear and internal gear ring; planetary gear, the planetary gea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gear and internal gear meshing of the planetary gear rotation is mounted on the planetary fram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installed in the space constrained applications, ensure internal cable or pipeline are not entangled in the rotary motion, dynamic role and will not drag line or line to line or line, ca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回转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电线、电缆、油管、气管、水管等柔性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
技术介绍
机器人关节的运动一般都是由电机、驱动器、编码器等设备共同完成的,这些设备都需要电源线、信号线等若干线路或管路,机器人关节常见的一种运动方式是旋转运动,当运动关节旋转时,相关的线路或管路也会跟着旋转,如果需要的旋转角度较大,例如,需要±360°回转,而线路或管路又没有合适的方法加以引导或限制,就会导致线路或管路发生缠绕,影响关节的正常旋转以及线路或管路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使机器人关节外部整洁美观,通常需要将线路或管路安装在机器人关节的内部。现有技术中回转机构的方案之一是采用滑环电刷的结构,其包括滑环和电刷,旋转的时候,电刷在滑环上滑动,可以实现信号和电源的传送,但是,滑环电刷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在安装空间受限时,这种结构无法使用;同时,由于离心力和不平衡力矩的作用,滑环不可避免地产生抖动,因此这种结构防干扰能力较差,导致信号不稳定。现有技术中回转机构的另一种方案是采用拖链系统,通过拖链系统可以改善电线、电缆、油管、气管、水管等柔性线路或管路分布零乱的状况,使之整齐、规则的排列在一起,不仅美观,而且能够对内置的电线、电缆、油管、气管、水管等柔性线路或管路起到牵引和保护作用。但是,现有的拖链系统的主体构件链条弯曲半径不能过小,因此在狭小的空间内,现有的拖链系统无法使用。因此,如何在安装空间受限的场合,保证内部线路或管路在旋转运动时不发生缠绕,提高线路或管路的使用寿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结构简单,在安装空间受限的场合,保证内部线路或管路在旋转运动时不发生缠绕,提高线路或管路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外齿轮和内齿圈,所述线路或管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齿圈;设于所述外齿轮和内齿圈之间的行星架;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外齿轮和内齿圈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行星架上。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回转机构还包括内托盘和外托盘,所述内托盘上设有外径向凸起,所述外齿轮设于所述外径向凸起的外周;所述外托盘上设有内径向凸起,所述内齿圈设于所述内径向凸起的内周;所述线路或管路的一端通过所述外托盘固定连接所述内齿圈,另一端通过所述内托盘固定连接所述外齿轮。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行星架包括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一行星架体和第二行星架体,所述第一行星架体和第二行星架体的内侧分别位于所述外径向凸起的两端面;所述第一行星架体和第二行星架体的外侧分别位于所述内径向凸起的两端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托盘固定于第一单元上,所述外托盘固定于第二单元上,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可相对转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行星齿轮有多个,多个所述行星齿轮相对所述外齿轮的回转轴线环形阵列分布。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线路或管路有多个,多个所述线路或管路沿所述外齿轮的回转轴线并列布置成一排。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行星齿轮上固定安装有导向轮,所述线路或管路绕过所述导向轮。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向轮的外径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径相同。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设计了外齿轮、内齿圈、行星架和行星齿轮,因而若外齿轮为主动齿轮,动力经外齿轮和行星齿轮传递给内齿圈,从而使得外齿轮和内齿圈能够相对回转,此时线路或管路分别在外齿轮和内齿圈上同步进行收线和放线过程,保证内部线路或管路在旋转运动时不发生缠绕;反之,若内齿圈为主动齿圈,动力经内齿圈和行星齿轮传递给外齿轮,从而使得外齿轮和内齿圈能够相对回转,此时线路或管路分别在外齿轮和内齿圈上同步进行收线和放线过程,保证内部线路或管路在旋转运动时不发生缠绕,提高了线路或管路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结构简单,在安装空间受限的场合,保证内部线路或管路在旋转运动时不发生缠绕,且收放线路或管路的拖动力不会作用到线路或管路上,可延长使用受寿命。由于所述内托盘固定于第一单元上,所述外托盘固定于第二单元上,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可相对转动,因而通过第一单元可将动力传递给外齿轮,或者通过第二单元将动力传递给内齿圈。由于所述行星齿轮有多个,多个所述行星齿轮相对所述外齿轮的回转轴线环形阵列分布,使得动力传递更加平稳。由于所述线路或管路有多个,多个所述线路或管路沿所述外齿轮的回转轴线并列布置成一排,当线路或管路数量较多时,将其设计成一整体,方便了其与外齿轮和内齿圈的连接。由于所述行星齿轮上固定安装有导向轮,在使用时,导向轮随行星齿轮同步正反转动,可对线路或管路起导向作用。由于所述导向轮的外径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径相同,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线路的松紧度和不会缠绕,实现内齿圈和外齿轮放线和收线的同步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安装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安装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图中:1-外齿轮,2-内齿圈,3-线路或管路,4-行星架,41-第一行星架体,42-第二行星架体,43-螺钉,5-行星齿轮,6-内托盘,61-外径向凸起,7-外托盘,71-内径向凸起,8-第一单元,9-第二单元,10-导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一种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外齿轮1和内齿圈2,线路或管路3的一端固定连接外齿轮1,另一端固定连接内齿圈2;设于外齿轮1和内齿圈2之间的行星架4;行星齿轮5,行星齿轮5分别与外齿轮1和内齿圈2相啮合,行星齿轮5转动安装于行星架4上。优选的,该回转机构还包括内托盘6和外托盘7,内托盘6上设有外径向凸起61,外齿轮1设于外径向凸起61的外周;外托盘7上设有内径向凸起71,内齿圈2设于内径向凸起71的内周;线路或管路3的一端通过外托盘7固定连接内齿圈2,另一端通过内托盘6固定连接外齿轮1。优选的,行星架4包括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一行星架体41和第二行星架体42,紧固件优选为螺钉43,第一行星架体41和第二行星架体42的内侧分别位于外径向凸起61的两端面;第一行星架体41和第二行星架体42的外侧分别位于内径向凸起71的两端面。在本实施例中,内托盘6固定于第一单元8上,外托盘7固定于第二单元9上,第一单元8和第二单元9可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线路或管路3有多个,多个线路或管路3沿外齿轮1的回转轴线并列布置成一排,这样,当线路或管路3数量较多时,将其设计成一整体,方便了其与外齿轮1和内齿圈2的连接。当然,线路或管路3也可根据需要沿径向布置多排线路或管路。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单元8在转动时,可将动力传递给外齿轮1,外齿轮1为主动齿轮,动力经外齿轮1和行星齿轮5传递给内齿圈2,从而使得内托盘6和外托盘7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

【技术保护点】
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外齿轮和内齿圈,所述线路或管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齿圈;设于所述外齿轮和内齿圈之间的行星架;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外齿轮和内齿圈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行星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外齿轮和内齿圈,所述线路或管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齿圈;设于所述外齿轮和内齿圈之间的行星架;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外齿轮和内齿圈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行星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还包括内托盘和外托盘,所述内托盘上设有外径向凸起,所述外齿轮设于所述外径向凸起的外周;所述外托盘上设有内径向凸起,所述内齿圈设于所述内径向凸起的内周;所述线路或管路的一端通过所述外托盘固定连接所述内齿圈,另一端通过所述内托盘固定连接所述外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或管路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包括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一行星架体和第二行星架体,所述第一行星架体和第二行星架体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明乾
申请(专利权)人:高密宏泰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