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成鹏专利>正文

气流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37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流蝶阀,包括管道、把手、中心杆和阀板,中心杆两端连接阀板和把手,中心杆连接阀板和把手并垂直于管道上下移动;中心杆外壁设有挡环,挡环和固定块之间设有复位用的弹性件,所述管道包括入流管,所述入流管内壁固定有挡流板,挡流板中部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通孔,挡流板紧贴于阀板表面。通过把手的转动可以控制阀门的启闭,实现持续性流体供给;而采用摁压的方式也可控制阀门的启闭,实现高频通断供给。

Pneumatic butterfly valv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as flow valve, including pipeline, handle, center rod and the valve plate, the center rod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valve plate and the valv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handle, the center plate and a handle and moves vertically on the pipe; the center rod is provided with a retaining ring, the retaining ring and an elastic me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block between the reset. The pipeline includes inflow pipe, the inflow pipe inner wall is fixed with a baffle, the baffle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a hole for fluid through the baffle plate close to the surface of the valve plate.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handle, you can control the valve opening and closing, to achieve continuous fluid supply; and press the way can also control the valve opening and closing, to achieve high frequency on-off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流蝶阀针对申请日为2015年11月09日,申请号为201510756825.0;名称为气流蝶阀;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进行分案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阀门设备
,它是一种气流蝶阀。
技术介绍
目前,阀门的结构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内安装有阀芯,阀芯上连接有阀杆。在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的阀门,然而,具有多种控制流体流动的方法的阀体较少,不能够满足需要。在工业生产中,阀门用于控制气流的通断,既需要源源不断的持续性供给气体,同时也要满足一定生产条件所需的较高频率通断性供给。有些生产制造场合往往需要阀门进行频繁的启闭,达到气体间断性的输送目的。但是现有的蝶阀需不断的进行转动以实现启闭功能,速度较慢,且转动的力度较大,因此难以实现高频启闭通断流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蝶阀难以高频启闭的问题,提供一种气流蝶阀,可以高速的启闭作业,实现流体的高速通断流,同时亦可持续通流。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气流蝶阀,包括管道、可转动的把手、中心杆和转动以控制启闭的阀板,中心杆两端连接阀板和把手,所述阀板位于管道内,所述把手位于管道外壁,所述管道与中心杆之间还设有固定块和密封圈,中心杆穿设于固定块和密封圈,所述中心杆与管道、固定块滑动连接,中心杆连接阀板和把手并垂直于管道上下移动;所述管道包括入流管,所述入流管内壁固定有挡流板,挡流板中部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通孔,挡流板紧贴于阀板表面;所述位于固定块上方的中心杆外壁设有挡环,中心杆上套设有将中心杆向上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挡环和固定块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挡流板呈“◎”形,阀板和通孔均为圆形,所述通孔与阀板的直径差小于中心杆上下移动的最大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上方还设有阀盖,所述阀盖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管道外壁上方,所述固定块、密封圈和挡环均位于阀盖内,固定块与阀盖内壁相固定,挡环通过中心杆带动往复移动于固定块和阀盖顶壁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阀板下方的管道内设有供阀板上下移动的附腔,所述附腔的形状与阀板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呈柱状,把手顶部为圆顶,把手的侧壁上还设有片状或条状的握柄。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气流蝶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气流蝶阀,首先可以实现管道内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的通断,可以持续的为生产环节提供所需的流体,通过转动把手用于控制蝶阀阀芯部分的启闭,达到持续通流及关闭的目的。二、其次,把手可带动中心杆的阀板进行上下移动,弹性件可为中心杆提供恢复原位的常力,使阀门处于常闭状态。通过向下摁压把手,挡流板中部的通孔与阀板间断性的产生间隙,流体可通过通孔和间隙进行流通,由于弹性件的作用,可实现把手的快速摁压及回弹,达到高频启闭阀芯的目的,实现流体于阀门内的高速通断流供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气流蝶阀的结构示意图(关闭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气流蝶阀的结构示意图(高频启闭状态);图3为本专利技术气流蝶阀的结构示意图(持续开启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挡流板及阀板的工作示意图。附图标记:1、中心杆;10、挡环;2、阀板;3、管道;31、入流管;32、出流管;4、阀盖;40、紧固件;5、固定块;6、密封圈;7、弹簧;8、把手;80、握柄;9、附腔;90、挡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3所示的气流蝶阀,包括管道3、阀盖4、阀板2、中心杆1、把手8、固定块5和密封圈6。阀盖4位于管道3上方,固定块5固定于阀盖4内壁,中心杆1穿过固定块5,固定块5可使中心杆1更为稳定,中心杆1两端分别连接把手和阀板2,阀板2位于管道内部,把手位于阀盖4上方。阀盖通过紧固件40(如螺栓螺钉等)固定于管道上方,方便阀盖的拆卸和安装,当阀门内部出现损坏后,可以通过紧固件40将阀壳4拿掉,从而对管道内的组件进行检修,大大增加了阀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本实施例中的阀板2为圆形的片状金属阀芯,通过转动把手带动阀板2转动,实现管道内气体的通断。中心杆1与阀盖、固定块5滑动连接,中心杆1可带动把手和阀板上下移动。中心杆1的外壁还固定有挡环10,挡环10与固定块5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套设于中心杆1外壁,阀板2朝向入水口31一侧的管道内设有挡流板90(挡流板由弹性橡胶等不透气的材料制成),挡流板90呈“◎”形,,其截面呈弧形并与阀板2外壁紧密贴合,环形的挡流板90与阀板2更易贴合,密封性能更为良好。挡流板90设置于阀板2的入流管一侧,当阀板2关闭时,入流管内的压强高于出流管处,因此挡流板90将被压强紧紧的压住并紧贴阀板2表面,增加气密性。如图4所示,阀板2和通孔均为圆形,所述通孔与阀板2的直径差小于中心杆上下移动的最大距离。阀板2移动间距的最大值减去通孔与阀板2二者的直径差,即为阀板2下压时产生的间隙大小,间隙的大小决定了气流流速。摁压式把手的侧壁设有握柄80,方便使用者对把手进行转动,其次也可用于分辨阀芯的启闭状态。阀板2下方的管道设有附腔9,附腔9可增加阀板2进行上下移动的距离,若缺少附腔9,则需将管道的内壁直径进行较大幅度的增加,以供阀板2进行上下移动,因此增设附腔9后,可以大幅降低管道的直径。本实施例的气流蝶阀共有2种使用方式:高频通断流方式和持续通流方式。持续通流方式:如图1所示,蝶阀处于关闭的状态,在弹簧的作用下,弹簧抵触挡环10和固定块5,由于固定块5固定于阀盖内壁,挡环10被弹簧抵押,阀板2将挡流板90上的通孔完全遮蔽,在气压的作用下,挡流板90紧紧的贴合于阀板2的表面,气密性强,不易漏气。如图3所示,通过旋转把手8,将阀板2转动至图3中的角度,阀芯打开,气体可顺利通过。高频通断流方式:如图1所示,将把手转动至图2位置,阀芯处于关闭状态,流体无法通过。如图2所示,此时通过摁压把手8,将中心杆1带动阀板2和挡环10向下压,阀板2与挡流板90之间产生间隙(如图4所示),同时挡环10压缩弹簧,此时阀板2和挡流板90上方产生一定的缝隙,管道内的流体通过缝隙流动,气体从蝶阀内流出。当手不再摁压把手时,挡环10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恢复原位,并带动中心杆1、阀板2和把手一同向上移动,阀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封闭挡流板90上的通孔,此时阀门再次处于关闭状态,阀门停止通气。本实施例中的气流蝶阀,除了可以通断气体外,亦可以对液体流体进行通断和控制,本实施例并不进行过多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流蝶阀

【技术保护点】
气流蝶阀,包括管道(3)、可转动的把手(8)、中心杆(1)和转动以控制启闭的阀板(2),中心杆(1)两端连接阀板(2)和把手(8),所述阀板(2)位于管道(3)内,所述把手(8)位于管道(3)外壁,所述管道(3)与中心杆(1)之间还设有固定块(5)和密封圈(6),中心杆(1)穿设于固定块(5)和密封圈(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1)与管道(3)、固定块(5)滑动连接,中心杆(1)连接阀板(2)和把手(8)并垂直于管道(3)上下移动;所述管道(3)包括入流管(31),所述入流管(31)内壁固定有挡流板(90),挡流板(90)中部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通孔,挡流板(90)紧贴于阀板(2)表面;所述位于固定块(5)上方的中心杆(1)外壁设有挡环(10),中心杆(1)上套设有将中心杆(1)向上复位的弹性件(7),所述弹性件(7)位于挡环(10)和固定块(5)之间。所述挡流板(90)呈“◎”形,阀板(2)和通孔均为圆形,所述通孔与阀板(2)的直径差小于中心杆(1)上下移动的最大距离;所述阀板(2)下方的管道(3)内设有供阀板(2)上下移动的附腔(9),所述附腔的形状与阀板(2)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流蝶阀,包括管道(3)、可转动的把手(8)、中心杆(1)和转动以控制启闭的阀板(2),中心杆(1)两端连接阀板(2)和把手(8),所述阀板(2)位于管道(3)内,所述把手(8)位于管道(3)外壁,所述管道(3)与中心杆(1)之间还设有固定块(5)和密封圈(6),中心杆(1)穿设于固定块(5)和密封圈(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1)与管道(3)、固定块(5)滑动连接,中心杆(1)连接阀板(2)和把手(8)并垂直于管道(3)上下移动;所述管道(3)包括入流管(31),所述入流管(31)内壁固定有挡流板(90),挡流板(90)中部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通孔,挡流板(90)紧贴于阀板(2)表面;所述位于固定块(5)上方的中心杆(1)外壁设有挡环(10),中心杆(1)上套设有将中心杆(1)向上复位的弹性件(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成鹏
申请(专利权)人:余成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