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卫生间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30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沉式卫生间施工工艺,通过可溶于酸的填充物对排水汇集器上的漏水孔进行填充,在进行找平层的浇筑以及豆石混凝土回填时不会有杂质进入到漏水孔中,在楼板层浇筑完成后,通过橡胶塞将排水汇集器的下端堵塞,然后向排水汇集器内灌注酸性溶解剂,酸性溶解剂会与填充物发生反应,填充物消失,不再对漏水孔进行填充,即能进行排液功能,然后通过顶杆由上至下顶出橡胶塞,将液体排出即可。

Sinking toilet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bmerged toilet construc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acid soluble filler of the drainage hole on the collection of Water Leakage are filled in the leveling layer pouring and pisolite concrete backfill will not have impurities into the Water Leakage hole in the floor, pouring is completed, will b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water collector by blocking the rubber plug, and then to the drainage aggregator instillation of acidic dissolving agent, acid dissolving agent and filler filler reaction disappeared, no longer on the Water Leakage pore filling, that can make the drainage function, and then through the push rod from top to bottom top rubber plug, the liquid is dischar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沉式卫生间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下沉式卫生间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沉箱式卫生间即下沉式卫生间。指在主体建造时将卫生间结构层局部或整体下沉离相应楼面一定高度(一般30厘米),以使卫生间的水平排水管道埋入其中,然后用轻质材料回填,结构构面只须设一个洞口作排水立管通过使用。公告号为CN101806157B的中国专利一种卫生间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卫生间防水结构的卫生间沉箱内由下而上包括第一防水层、陶粒过滤层、第一砂浆找平层和第二防水层,陶粒过滤层中设有二次排水口,在第一防水层和陶粒过滤层之间由下而上依次设有类混凝土骨架层、第二砂浆找平层和第三防水层。上述专利技术所述卫生间防水结构,增加卫生间防水结构的使用寿命,彻底解决卫生间渗水漏水的问题。该卫生间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但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陶粒过滤层中的颗粒易进入到二次排水口中,导致二次排水口的堵塞,而陶粒过滤层中的水分均汇集到一起,需要通过二次排水口排出,二次排水口被堵塞会影响水流的通过,导致排水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沉式卫生间施工工艺,能够稳定地实现沉箱排水,降低积水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下沉式卫生间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结构层部分敲除,形成沉箱,结构层内安装排水汇集器,排水汇集器的上端与沉箱底部平齐,排水汇集器上端的周侧有漏水孔,漏水孔中填充有可溶于酸的填充物,排水汇集器上方连接地漏管道;步骤二:沉箱的阴角处安装防水绷带,防水绷带上涂刷环氧树脂,将防水绷带粘合固定;步骤三:沉箱下部浇筑找平层,找平层的最低点位于排水汇集器周边;步骤四:找平层上方进行豆石混凝土回填;步骤五:豆石混凝土上方浇筑楼板;步骤六:排水汇集器下端通过橡胶塞堵塞,向排水汇集器内灌注酸性溶解剂,使酸性溶解剂与可溶于酸的填充物反应,漏水孔不再被堵塞,再取下橡胶塞,收集反应完成后的液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汇集器安装在设置有沉箱的结构层内,并且在排水汇集器的周侧通过可溶于酸的填充物进行填充,在填充豆石混凝土时,不会有杂质进入到漏水孔中,豆石混凝土上方浇筑楼板,用于提升结构强度,进行稳定的支撑作用。通过橡胶塞将排水汇集器的下端堵塞并且向内部灌注栓性溶解剂,能够将可溶于酸的填充物溶解,不再对漏水孔进行堵塞,能够将水分排出,避免沉箱积水。在沉箱阴角处安装防水绷带,并且在环氧树脂的作用下进行粘合固定,实现对沉箱阴角处的防水,从而提升防水效果,不易产生的渗漏现象。环氧树脂不溶于水,当沉箱的阴角处有水分时,不会对环氧树脂造成影响,能够稳定地实现对防水绷带的粘合作用,保持良好的防水性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水孔上端的周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填充物延伸至所述限位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水孔上端设置的限位槽使得填充物可以延伸至限位槽中,实现对填充物的限定作用,填充物不会从漏水孔中脱落,能够保持稳定的填充功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汇集器外侧套设有遇水膨胀橡胶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汇集器外侧套设遇水膨胀橡胶环,当排水汇集器与结构层之间产生缝隙而渗漏时,遇水膨胀橡胶环遇到水分会发生膨胀,对排水汇集器与结构层之间进行填充,保持良好的防水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进行豆石混凝土回填之前,先在找平层上设置分隔墙,将沉箱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空间,分隔墙由多孔砖堆砌而成,多孔砖上孔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墙的设置用于将豆石混凝土进行隔离,减小豆石混凝土的运动范围,保持稳定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保持良好的支撑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防水绷带安装完成后,进行24小时养水试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水绷带安装完成后进行24小时养水试验,能够对沉箱的防水效果进行检测,能够方便地检查出是否存在间隙,降低漏水现象的发生概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物为碳酸钙,所述酸性溶解剂为醋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酸钙作为填充物,醋酸作为酸性溶解剂,两者之间能够快速进行反应,生成浑浊液并伴随大量气泡,填充物消失不再对漏水孔进行填充,能够进行进行漏水。当不再有气泡出现时,即表示反应完成,将排水汇集器内的液体排出即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物为碳酸钡,所述酸性溶解剂为稀盐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酸钙作为填充物,醋酸作为酸性溶解剂,两者之间能够快速进行反应,生成大量气泡,填充物消失,不再对漏水孔进行填充,能够进行进行漏水。当不再有气泡出现时,即表示反应完成,将排水汇集器内的液体排出即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塞过盈卡设在所述排水汇集器中,当需要取出橡胶塞时,通过顶杆经地漏管道进入到排水汇集器中,由上至下顶出橡胶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塞过盈卡设在排水汇集器中,能够稳定地进行支撑作用,使酸性溶解剂能够稳定地与填充物进行反应,不易发生渗漏,在需要取出橡胶塞时,在顶杆的作用下能够方便地由上至下将橡胶塞顶出,将排水汇集器中的液体排出,能够进行排水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可溶于酸的填充物对排水汇集器上的漏水孔进行填充,在进行找平层的浇筑以及豆石混凝土回填时不会有杂质进入到漏水孔中,在楼板层浇筑完成后,通过橡胶塞将排水汇集器的下端堵塞,然后向排水汇集器内灌注酸性溶解剂,酸性溶解剂会与填充物发生反应,填充物消失,不再对漏水孔进行填充,即能进行排液功能,然后通过顶杆由上至下顶出橡胶塞,将液体排出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排水汇集器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结构层阴角处的示意图;图4是分隔墙与结构层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1、结构层;2、排水汇集器;3、漏水孔;4、填充物;5、地漏管道;6、防水绷带;7、找平层;8、豆石混凝土;9、楼板;10、橡胶塞;11、酸性溶解剂;12、限位槽;13、遇水膨胀橡胶环;14、分隔墙;15、顶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下沉式卫生间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结构层1上进行沉箱设置,并且在结构层1上安装排水汇集器2,再在沉箱内浇筑找平层7以及填充豆石混凝土8,用于实现沉箱排水的功能,不易产生积水的现象。步骤一:如图1所示,结构层1部分敲除,形成沉箱,然后安装排水汇集器2,使排水汇集器2穿设在结构层1中,并且排水汇集器2的上端与沉箱的底部保持平齐,如图2所示,在排水汇集器2的周侧设置有漏水孔3,漏水孔3中填充有可溶于酸的填充物4,本实施例中的填充物4为碳酸钙,实现对漏水孔3的封堵,在排水汇集器2的上方连接地漏管道5,用于进行正常的漏水作用。如图2所示,在漏水孔3上端的周侧设置有限位槽12,填充物4延伸至限位槽12内,实现对填充物4的位置限定,填充物4不会从排水汇集器2上脱落。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水汇集器2外侧还套设有遇水膨胀橡胶环13,实现对排水汇集器2和结构层1之间的密封作用,当有水分从排水汇集器2和结构层1之间渗漏时,吸水喷张橡胶环遇水会发生膨胀,将排水汇集器2和结构层1之间的间隙填满,从而不会有水分渗漏,进行良好的防水作用。步骤二:结合图1和图3所示,沉箱的阴角处安装防水绷带6,并且在防水绷带6上涂刷环氧树脂,将防水绷带6粘合在阴角处,保持良好的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下沉式卫生间施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沉式卫生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结构层(1)部分敲除,形成沉箱,结构层(1)内安装排水汇集器(2),排水汇集器(2)的上端与沉箱底部平齐,排水汇集器(2)上端的周侧有漏水孔(3),漏水孔(3)中填充有可溶于酸的填充物(4),排水汇集器(2)上方连接地漏管道(5);步骤二:沉箱的阴角处安装防水绷带(6),防水绷带(6)上涂刷环氧树脂,将防水绷带(6)粘合固定;步骤三:沉箱下部浇筑找平层(7),找平层(7)的最低点位于排水汇集器(2)周边;步骤四:找平层(7)上方进行豆石混凝土(8)回填;步骤五:豆石混凝土(8)上方浇筑楼板(9);步骤六:排水汇集器(2)下端通过橡胶塞(10)堵塞,向排水汇集器(2)内灌注酸性溶解剂(11),使酸性溶解剂(11)与可溶于酸的填充物(4)反应,漏水孔(3)不再被堵塞,再取下橡胶塞(10),收集反应完成后的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沉式卫生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结构层(1)部分敲除,形成沉箱,结构层(1)内安装排水汇集器(2),排水汇集器(2)的上端与沉箱底部平齐,排水汇集器(2)上端的周侧有漏水孔(3),漏水孔(3)中填充有可溶于酸的填充物(4),排水汇集器(2)上方连接地漏管道(5);步骤二:沉箱的阴角处安装防水绷带(6),防水绷带(6)上涂刷环氧树脂,将防水绷带(6)粘合固定;步骤三:沉箱下部浇筑找平层(7),找平层(7)的最低点位于排水汇集器(2)周边;步骤四:找平层(7)上方进行豆石混凝土(8)回填;步骤五:豆石混凝土(8)上方浇筑楼板(9);步骤六:排水汇集器(2)下端通过橡胶塞(10)堵塞,向排水汇集器(2)内灌注酸性溶解剂(11),使酸性溶解剂(11)与可溶于酸的填充物(4)反应,漏水孔(3)不再被堵塞,再取下橡胶塞(10),收集反应完成后的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沉式卫生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孔(3)上端的周侧设置有限位槽(12),所述填充物(4)延伸至所述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刘同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星杰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