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4127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温控装置,包括模具、加热箱、冷却器、空气压缩机、过渡箱和控制单元,模具内设置有热水循环通道和冷水循环通道,过渡水箱包括一体的上部的进水箱和下部的储水箱,储水箱分别通过进水管与加热箱和冷却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加热箱通过热水出水管、第一三通阀和循环水泵与热水循环通道的热水进口相连;冷却器通过冷水出水管、转换构件和流量计的与冷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相连,热水循环通道的热水出口和冷水循环通道的冷水出口分别与第二三通阀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与进水箱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控制单元将高温水和冷却水循环交替引入模具的内部管路,实现模具的快速加热和冷却,保证各管道都具有相同的传热效率。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of injection mold, mold, heating box, cooler, air compressor, the transition box and a control unit, the mold is arranged in the hot water circulation channel and water circulation channel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water tank water tank comprises one of the transition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water inlet is connected respectively.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the heating box and the cooler, the heating box is connected with a hot water outlet pipe, a first three-way valve and the circulating pump and hot water circulating hot water inlet channel; the cooler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water inlet outlet pipe, cold water conversion component and flowmeter with cold water circulation, cooling water outlet hot water circulation channel hot water outlet and a cooling water circulation channel and respectively. The two or three way valve is connected, the two or three way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tank.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control unit to alternately introduce the high temperature water and the cooling water cycle into the inner pipeline of the mold, so as to realize the rapid heating and cooling of the mould, and ensure that each pipe has the sam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的温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在塑料注射成型过程中,模具温度对于制品质量和生产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注塑模具的温度控制装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注塑过程中容易受热不均,从而导致塑件局部变形或者缺料;若在注塑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造成温度过高,将导致塑料降解裂化,从而影响塑件的质量;传统模具采用水道冷却,水道冷却将会造成传热不均从而产生残余应力,对薄壁型塑件的品质具有破坏性;另一方面,使用传统模具,技术工人无法及时了解塑件成型过程中注塑型腔的温度变化,而温度是影响塑件品质的重要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温控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的温控装置,包括模具、加热箱、冷却器、空气压缩机、过渡箱和控制单元,所述模具内设置有热水循环通道和冷水循环通道,所述过渡水箱包括一体的上部的进水箱和下部的储水箱,所述进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储水箱分别通过进水管与加热箱和冷却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加热箱通过热水出水管与第一三通阀的直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直出水口分别与两个相并联的循环水泵的一端相连,所述两个相并联的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热水循环通道的热水进口相连;所述冷却器通过冷水出水管与转换构件相连,所述转换构件上设有温度计和压力表,所述转换构件通过管路与流量计的进口相连,所述流量计的出口用过管路与冷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热水循环通道的热水出口和冷水循环通道的冷水出口分别通过出水管与第二三通阀的直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直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水箱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的支出水口与第三三通阀的直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直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冷却器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的支出水口与第一三通阀的支入水口相连;所述加热箱、冷却器和储水箱内分布设有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高压气体排残管与热水循环通道的热水进口相连,所送高压气体排残管上设有空气进电磁阀;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回水电磁阀,所述回水电磁阀、空气进电磁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水箱的顶部设有总水进水管。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箱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与上进水箱相连,所述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控制单元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控制单元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热水出水管上设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通过继电器与控制单元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冷水循环通道呈倒U形形状。进一步的,所述模具的型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设电热元件,所述的电热元件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和冷却器的溢流口分别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控制单元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加热箱、冷却器和过渡水箱组成的冷热交替循环吸引,利用控制单元将高温水和冷却水循环交替引入模具的内部管路,实现模具的快速加热和冷却,保证各管道都具有相同的传热效率,实现快速准确而又均匀传热;(2)通过控制单元很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调节三个三通阀的入水口和出水口阀门的开启幅度以及循环水泵的常开状态,使热水在循环水泵的带动下混合配兑为所需要温度的水,提高了模具控温速度,降低了温度差,减少了能耗;(3)通过流量计、温度计和压力表的结合,对冷却回路的压力、温度、流量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对流量进行调节,使冷却回路的温度达到所需要的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模具,2、加热箱,3、过渡水箱,4、冷却器,5、控制单元,6、空气压缩机,7、显示屏,8、热水循环通道,9、冷水循环通道,10、凹槽,11、电热元件,12、进水箱,13、储水箱,14、进水管,15、流量控制阀,16、热水出水管,17、第一三通阀,18、循环水泵,19、冷水出水管,20、转换构件,21、流量计,22、压力表,23、温度计,24、出水管,25、回水电磁阀,26、第二三通阀,27、第三三通阀,28、水位传感器,29、热电偶,30、总水进水管,31、高压气体排残管,32、空气进电磁阀,33、溢流管,34、溢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注塑模具的温控装置,包括模具1、加热箱2、冷却器4、空气压缩机6、过渡水箱3和控制单元5。所述控制单元5连接有显示屏7,所述控制单元5选用PLC。所述模具1内设置有热水循环通道8和倒U形形状的冷水循环通道9,所述模具的型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模具内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内安设电热元件11,所述的电热元件11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5相连。所述过渡水箱3包括一体的上部的进水箱12和下部的储水箱13,所述进水箱的底部设有电磁阀,所述过渡水箱3的顶部设有总水进水管30;储水箱13分别通过进水管14与加热箱2和冷却器3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水管14上设有流量控制阀15;所述加热箱2通过热水出水管16与第一三通阀17的直入水口相连,热水出水管16上分别设有热电偶29,所述热电偶29通过继电器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17的直出水口与两个相并联的循环水泵18的一端相连,所述两个相并联的循环水泵18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热水循环通道8的热水进口相连;所述冷却器4通过冷水出水管19与转换构件20相连,所述转换构件20上设有温度计23和压力表22,所述转换构件20通过管路与流量计21的进口相连,所述流量计21的出口用过管路与冷水循环通道9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热水循环通道8的热水出口和冷水循环通道9的冷水出口分别通过出水管24与第二三通阀26的直入水口相连,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回水电磁阀25;所述第二三通阀26的直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水箱12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26的支出水口与第三三通阀27的直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27的直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冷却器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27的支出水口与第一三通阀的支入水口相连;所述加热箱2、冷却器4和储水箱3内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28,所述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5相连;所述空气压缩机6通过高压气体排残管31与热水循环通道的热水进口相连,所送高压气体排残管31上设有空气进电磁阀32;所述回水电磁阀25、空气进电磁阀32、第一三通阀17、第二三通阀26和第三三通阀27分别与控制单元5相连;所述加热箱2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33与上进水箱12相连,所述溢流管33上设有溢流阀34,所述溢流阀34与控制单元5相连,所述储水箱和冷却器的溢流口分别接有溢流管33,所述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控制单元相连。其具体实施方式为:将模具的热水循环通道通过循环水泵和第一三通阀与加热箱相连进行加热,将模具的冷水循环通道通过流量计和转换构件与冷却器相连进行冷却,并设置有过渡水箱,将模具1中出来的热水或冷水即可先进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注塑模具的温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的温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模具、加热箱、冷却器、空气压缩机、过渡箱和控制单元,所述模具内设置有热水循环通道和冷水循环通道,所述过渡水箱包括一体的上部的进水箱和下部的储水箱,所述进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储水箱分别通过进水管与加热箱和冷却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加热箱通过热水出水管与第一三通阀的直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直出水口分别与两个相并联的循环水泵的一端相连,所述两个相并联的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热水循环通道的热水进口相连;所述冷却器通过冷水出水管与转换构件相连,所述转换构件上设有温度计和压力表,所述转换构件通过管路与流量计的进口相连,所述流量计的出口用过管路与冷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热水循环通道的热水出口和冷水循环通道的冷水出口分别通过出水管与第二三通阀的直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直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水箱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的支出水口与第三三通阀的直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直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冷却器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的支出水口与第一三通阀的支入水口相连;所述加热箱、冷却器和储水箱内分布设有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高压气体排残管与热水循环通道的热水进口相连,所送高压气体排残管上设有空气进电磁阀;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回水电磁阀,所述回水电磁阀、空气进电磁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温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模具、加热箱、冷却器、空气压缩机、过渡箱和控制单元,所述模具内设置有热水循环通道和冷水循环通道,所述过渡水箱包括一体的上部的进水箱和下部的储水箱,所述进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储水箱分别通过进水管与加热箱和冷却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加热箱通过热水出水管与第一三通阀的直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直出水口分别与两个相并联的循环水泵的一端相连,所述两个相并联的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热水循环通道的热水进口相连;所述冷却器通过冷水出水管与转换构件相连,所述转换构件上设有温度计和压力表,所述转换构件通过管路与流量计的进口相连,所述流量计的出口用过管路与冷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热水循环通道的热水出口和冷水循环通道的冷水出口分别通过出水管与第二三通阀的直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直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水箱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的支出水口与第三三通阀的直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直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冷却器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的支出水口与第一三通阀的支入水口相连;所述加热箱、冷却器和储水箱内分布设有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高压气体排残管与热水循环通道的热水进口相连,所送高压气体排残管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中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科精密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