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407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主体为箱体,箱体内腔沿水平方向设置竖向的隔板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处理腔,首端处理腔为进水腔,末端处理腔为排水腔。隔板的上半部均布设有通水孔,除排水腔以外的其它处理腔内均设有用于吸水过滤的海绵,以及用于固定海绵的压板,各处理腔内的压板均固定连接同一轴杆,轴杆一端从进水腔端部伸出,并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气缸,轴杆另一端从排水腔端部伸出,并传动连接摆动电机;海绵海绵一端面与压板端面固定,另一端面朝向对应的隔板,且海绵的一半遮盖对应隔板上半部的通水孔,海绵的另一半浸入所在处理腔的水位以下。上述结构,依靠海绵的吸水过滤并配合压板的挤压和轴杆的旋转,实现由进水腔至排水腔的污水过滤。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the main body, diaphragm cavity of the box body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set vertical separated form at least two processing chamber, head end cavity inlet cavity, cavity cavity drainage treatment. The upper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in addition to other processing chamber outside the drainage cavity are provided for water filtration sponge, as well as for fixed sponge, the cavity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haft, the shaft end extends out from the inlet end of the cavity, and through the coupling driv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the other one end extends from the end of the drainage cavity, and the transmiss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oscillating motor; one end of the plate and sponge fixed end, another end towards the corresponding partition, half and cover the water h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clapboard sponge on the half of the other half of the sponge, immersed in the processing chamber below the water level. The structure, rely on water absorption and filter sponge plate extrusion and shaft rotation, achieved by the sewage filtration water chamber to the drainage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用于水质净化过滤的装置,根据所要处理的污水污染程度,选择相适应的污水处理装置。现有污水处理装置较多采用多级沉淀及过滤网的结构,且配合水流的势能,以溢流的方式逐级实现沉淀和过滤。这样的结构虽然能实现沉淀和过滤操作,但沉淀和过滤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溢流的方式较难控制水流的速度,水流过大、过快都将不利于沉淀和过滤操作,而水流过慢,又容易导致沉淀物聚积过滤网严重,同样影响过滤效果。为此,有待对现有的污水过滤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使其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装置污水沉淀过滤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主体为箱体,箱体内腔沿水平方向设置竖向的隔板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处理腔,首端处理腔为进水腔,末端处理腔为排水腔,进水腔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排水腔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隔板的上半部均布设有通水孔,除排水腔以外的其它处理腔内均设有用于吸水过滤的海绵,以及用于固定海绵的压板,各处理腔内的压板均固定连接同一轴杆,轴杆一端从进水腔端部伸出,并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气缸的活塞杆,轴杆另一端从排水腔端部伸出,并通过传动轮、传动带传动连接摆动电机,其中传动轮与轴杆之间为相对滑动的多边形孔轴配合,且该传动轮旋转定位于箱体;所述海绵呈圆饼状,海绵一端面与所述压板端面固定,海绵另一端面朝向对应的所述隔板,且海绵的一半遮盖对应隔板上半部的通水孔,海绵的另一半浸入所在处理腔的水位以下;初始状态下,所述海绵端面与隔板端面贴合接触,相互间无挤压;当所述气缸带动轴杆由进水腔朝排水腔方向运动时,所述压板和隔板挤压海绵;当所述气缸带动轴杆反向运动至初始状态时,所述摆动电机带动所述轴杆旋转半圈,即所述海绵旋转半圈。上述结构,依靠海绵吸水过滤的特性,并结合气缸带动压板对海绵挤压和放松,同时结合摆动电机带动压板及海绵按需摆转,从而使海绵能够将前一处理腔的污水吸入后,被挤压排入后一处理腔内,该过程中实现对污水的有效过滤处理,不仅处理效率高,效果好,且采用主动式过滤操作,海绵不断收缩膨胀,并控制收缩膨胀的速率,不易发生堵塞等问题。上述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海绵的底部不接触所在处理腔的底部。通过该结构,防止处理腔因底部沉淀杂质过多而影响海绵的吸水过滤效果。上述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箱体顶部对应海绵的位置设有翻盖,所述海绵由两半组合而成,且各半块海绵的端面均集成设有扣体,所述压板端面设有与对应扣体形成可卸式连接的扣部。通过该结构,方便对海绵进行拆卸清洗或更换。上述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箱体内除排水腔以外的其它处理腔底部均设有呈倒锥形的底部,且底部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连接排污阀。通过该结构,方便处理腔内底部的沉淀物排出。上述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轴杆传动连接摆动电机和气缸的结构替换为:轴杆仅一端伸出所述进水腔的端部,该端传动连接摆动电机,摆动电机固定于电机支架,所述箱体外部固定设有适配电机支架滑动的导轨,电机支架滑动限位于导轨内,且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气缸相对于箱体位置固定。该结构是通过气缸带动摆动电机和轴杆一并运动,摆动电机带动轴杆直接摆转,同样能实现对海绵挤压、旋转的操作。上述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箱体的进水腔内设有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与所述气缸、摆动电机构成控制回路,即当水位感应器感应到指定水位时,气缸、摆动电机开始工作,反之气缸、摆动电机停止工作。通过该结构,使该污水处理装置能实现自动作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了主动式的过滤,不受水流速度的影响,过滤效果稳定,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状态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状态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及名称为:1、箱体,101、进水腔,102、进水口,103、排水腔,104、排水口,105、隔板,106、排污口,2、海绵,3、压板,4、轴杆,5、气缸,6、摆动电机,7、传动带,8、传动轮,9、排污阀。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如下描述。如图1、2所示,该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为箱体1,箱体1内腔沿水平方向设置四块竖向的隔板105分隔形成五个处理腔,首端处理腔为进水腔101,末端处理腔为排水腔103,进水腔10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102,排水腔103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04。隔板105的上半部均布设有通水孔,除排水腔103以外的其它处理腔内均设有用于吸水过滤的海绵2,以及用于固定海绵2的压板3,各处理腔内的压板3均固定连接同一轴杆4,轴杆4一端从进水腔101端部伸出,并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气缸5,轴杆4另一端从排水腔103端部伸出,并通过传动轮8、传动带7传动连接摆动电机6,其中传动轮8与轴杆4之间为相对滑动的多边形孔轴配合,且该传动轮8旋转定位于箱体1端部的支架内。海绵2呈圆饼状,海绵2一端面与压板3端面固定,海绵2另一端面朝向对应的隔板105,且海绵2的一半遮盖对应隔板105上半部的通水孔,海绵2的另一半浸入所在处理腔的水位以下。初始状态下,海绵2端面与隔板105端面贴合接触,相互间无挤压。当气缸5带动轴杆4由进水腔101朝排水腔103方向运动时,压板3和隔板105挤压海绵2;当气缸5带动轴杆4反向运动至初始状态时,摆动电机6带动轴杆4旋转半圈,即海绵2旋转半圈。为了方便处理腔内沉淀物的排放,以及减少处理腔内沉淀物对海绵2的影响,箱体1内除排水腔103以外的其它处理腔底部均设有呈倒锥形的底部,且底部设有排污口106,排污口106连接排污阀9。且海绵2的底部不接触所在处理腔的底部。为了方便对海绵2进行拆卸清洗或更换,箱体1顶部对应海绵2的位置设有翻盖,海绵2由两半组合而成,且各半块海绵2的端面均集成设有扣体,压板3端面设有与对应扣体形成可卸式连接的扣部。上述污水处理装置中,轴杆4传动连接摆动电机6和气缸5的结构亦可替换为:轴杆4仅一端伸出进水腔101的端部,该端传动连接摆动电机6,摆动电机6固定于电机支架,箱体1外部固定设有适配电机支架滑动的导轨,电机支架滑动限位于导轨内,且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气缸5的活塞杆,气缸5相对于箱体1位置固定。即由气缸5带动摆动电机6和轴杆4一同运动,由摆动电机6直接控制轴杆4摆转。为了方便该污水处理装置自动作业,箱体1的进水腔101内设有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与气缸5、摆动电机6构成控制回路,即当水位感应器感应到指定水位时,气缸5、摆动电机6开始工作,反之气缸5、摆动电机6停止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方法为:通过挤压海绵2,海绵2形成吸力,放松海绵2时,浸入处理腔内的海绵2将污水吸入并进行过滤,通过摆动电机6控制轴杆4摆转半圈,海绵2随之旋转半圈,吸入污水的海绵2朝向隔板105上半部,再次控制气缸5带动轴杆4和压板3,对海绵2进行挤压,海绵2将吸入并过滤后的水沿隔板105的通水孔压入后一处理腔内。以该方式逐次进行,实现对污水的有效过滤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主体为箱体(1),箱体(1)内腔沿水平方向设置竖向的隔板(105)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处理腔,首端处理腔为进水腔(101),末端处理腔为排水腔(103),进水腔(10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102),排水腔(103)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0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5)的上半部均布设有通水孔,除排水腔(103)以外的其它处理腔内均设有用于吸水过滤的海绵(2),以及用于固定海绵(2)的压板(3),各处理腔内的压板(3)均固定连接同一轴杆(4),轴杆(4)一端从进水腔(101)端部伸出,并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气缸(5),轴杆(4)另一端从排水腔(103)端部伸出,并通过传动轮(8)、传动带(7)传动连接摆动电机(6),其中传动轮(8)与轴杆(4)之间为相对滑动的多边形孔轴配合,且该传动轮(8)旋转定位于箱体(1);所述海绵(2)呈圆饼状,海绵(2)一端面与所述压板(3)端面固定,海绵(2)另一端面朝向对应的所述隔板(105),且海绵(2)的一半遮盖对应隔板(105)上半部的通水孔,海绵(2)的另一半浸入所在处理腔的水位以下;初始状态下,所述海绵(2)端面与隔板(105)端面贴合接触,相互间无挤压;当所述气缸(5)带动轴杆(4)由进水腔(101)朝排水腔(103)方向运动时,所述压板(3)和隔板(105)挤压海绵(2);当所述气缸(5)带动轴杆(4)反向运动至初始状态时,所述摆动电机(6)带动所述轴杆(4)旋转半圈,即所述海绵(2)旋转半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主体为箱体(1),箱体(1)内腔沿水平方向设置竖向的隔板(105)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处理腔,首端处理腔为进水腔(101),末端处理腔为排水腔(103),进水腔(10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102),排水腔(103)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0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5)的上半部均布设有通水孔,除排水腔(103)以外的其它处理腔内均设有用于吸水过滤的海绵(2),以及用于固定海绵(2)的压板(3),各处理腔内的压板(3)均固定连接同一轴杆(4),轴杆(4)一端从进水腔(101)端部伸出,并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气缸(5),轴杆(4)另一端从排水腔(103)端部伸出,并通过传动轮(8)、传动带(7)传动连接摆动电机(6),其中传动轮(8)与轴杆(4)之间为相对滑动的多边形孔轴配合,且该传动轮(8)旋转定位于箱体(1);所述海绵(2)呈圆饼状,海绵(2)一端面与所述压板(3)端面固定,海绵(2)另一端面朝向对应的所述隔板(105),且海绵(2)的一半遮盖对应隔板(105)上半部的通水孔,海绵(2)的另一半浸入所在处理腔的水位以下;初始状态下,所述海绵(2)端面与隔板(105)端面贴合接触,相互间无挤压;当所述气缸(5)带动轴杆(4)由进水腔(101)朝排水腔(103)方向运动时,所述压板(3)和隔板(105)挤压海绵(2);当所述气缸(5)带动轴杆(4)反向运动至初始状态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了一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水一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