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忠权专利>正文

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384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直饮水机,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除湿装置、且能为民众提供消暑服务的小区用直饮水机,包括箱体和设置在该箱体内的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移动风扇;所述箱体底面设置有导轨,所述移动风扇可滑动的设置于导轨上;所述移动风扇上设置有第一定滑轮,所述箱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定滑轮;所述箱体一外侧设置有拉手,相对于拉手位于箱体的另一侧设有开口,与该开口对应的箱体外侧有升降门;所述直饮水机还包括牵引绳,一端连接拉手,另一端通过箱体上的通孔贯穿该箱体并与升降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除湿模式和风扇模式之间进行转换,风扇模式能提供消暑或吹风服务,做到了一机多用,为人们带来的方便。

Direct drinking water machine for residential area with dehumidif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rinking water machine,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dehumidifying device, and can provide a service for the public district with direct drink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the box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dehumidifying device; the dehumidifying device comprises a moving fa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guide rail, the mobile fan sliding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rail; the mobile fan is arranged on the pulley,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fixed pulleys; the box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handle, the handle is positioned at another side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a lifting door with the opening corresponding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x body; the direct drinking water the machine also comprises a traction rope, one end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handle, the through hole on the box body through the box body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door. The utility model can switch between the dehumidification mode and the fan mode, and the fan mode can provide the service of refreshing or blowing,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multiple functions of one machine and convenience for peo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
本技术涉及饮水机,具体的讲是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
技术介绍
饮水机自从诞生以来,逐渐的在整个社会推广开来。目前在许多小区为了方便民众,开始也在室外、小区内安装直饮水机。现在的小区用直饮水机大都由箱体、设在箱体内的净水装置、与净水装置连通的储水箱、与储水箱连通的接水口和操作界面组成。这种直饮水机结构单一、功能简单,只提供一个净水售水的功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功能单一的直饮水机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了。我们都知道,直饮水机是一个用来净水的装置,主要用来供给人们生活用水,因此,直饮水机的内部环境卫生状况显得尤为重要。而潮湿的环境很容易滋生细菌,所以设计一款带有除湿功能的小区用直饮水机显得很有必要。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份冷凝成水珠,变成干燥的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降低。目前,直饮水机多设置在室外,人们在直饮水机旁接水时,接水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在炎热的夏日,等候的过程也让人十分难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除湿装置、且能为民众提供消暑服务的小区用直饮水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包括箱体,还包括设置在该箱体内的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设置在装置本体外壳上的干燥气体排出口、与该气体排出口对应的移动风扇;所述箱体底面设置有与装置本体连接并延伸至箱体侧壁或箱体外的导轨,所述移动风扇可滑动的设置于导轨上;所述移动风扇上设置有第一定滑轮,所述箱体内壁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定滑轮对应的第二定滑轮;所述箱体一外侧设置有拉手,相对于拉手位于箱体的另一侧设有开口,与该开口对应的箱体外侧有升降门;所述直饮水机还包括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连接拉手,另一端通过箱体上的通孔贯穿该箱体并与升降门连接;所述牵引绳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与升降门的上边沿连接。通过将除湿装置的出风风扇(移动风扇)与除湿装置进行可分离时安装,使本技术的直饮水机能一机多用,使本直饮水机不仅可以保持内部的干燥,还可进行变形转换为风扇模式,为使用者提供消暑服务。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壁上、第二定滑轮上方设置有第三定滑轮;所述牵引绳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与升降门的上边沿连接。通过设置第三定滑轮,使用拉手在操作升降门的时候会更加稳定,也可减少牵引绳与箱体的摩擦,保护牵引绳。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壁、第二定滑轮上方设置有第四定滑轮;所述牵引绳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与升降门的上边沿连接。通过设置第四定滑轮,使牵引绳在转向时能更加稳定,也可减少牵引绳与箱体的摩擦,保护牵引绳。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侧壁上、靠近拉手的通孔上方开有与该通孔连通的空槽,所述空槽内设置有第五定滑轮;所述牵引绳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五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与升降门的上边沿连接。通过设置第五定滑轮,使牵引绳在转向时能更加稳定,也可减少牵引绳与箱体的摩擦,保护牵引绳。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拉手相对应的挂钩。通过设置挂钩,不仅可以为提供放置拉手的位置,主要是使升降门升起后对其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风扇通过车轮设置于导轨上。通过设置车轮,使移动风扇能更方便、顺畅的在导轨上运行。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侧壁上、升降门上方设置有与该升降门对应且适配的收纳外壳。这里的收纳外壳不仅可以收纳升起后的升降门,还能保护裸露在箱体外的牵引绳。进一步的,还包括桌板,所述桌板通过吊绳设置于收纳外壳上。这样,当使用者在接水时或接水后,能为其提供方便,如放置水杯或其他物品。进一步的,还包括顶棚,所述顶棚向设置有桌板的方向延伸,超出箱体边缘0.8-12m。这样,可以为使用者遮挡雨水和提供乘凉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门下部、远离箱体的一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长度大于收纳外壳的在水平方向的长度;所述移动风扇下部通过底板可滑动的设置于导轨上,所述装置本体通过弹簧与移动风扇连接,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收纳底板和弹簧的收纳槽。当升降门升起后需要将其收回时,使拉手处于活动状态后,升降门可依靠重力自动下降,所述移动风扇通过装置本体通过弹簧与移动风扇之间的弹簧回复到直饮水机的除湿状态。当需要将直饮水机转化到风扇状态时,拉动拉手,如果弹簧的回复力较大时,移动风扇暂时不会移动,等到升降门升起、凸起抵触到收纳槽时,拉手继续拉动,克服弹簧的回复力,使移动风扇移动开口处,这样便完成了直饮水机从除湿状态到风扇状态的转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当需要对本技术的直饮水机进行干燥处理时,打开除湿装置,由进风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份冷凝成水珠,变成干燥的空气由出风风扇排出机外,对直饮水机的箱体内部进行干燥;当需要对箱体外进行吹风时,拉动所述拉手,通过牵引绳、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将位于箱体外的升降门升起,将该直饮水机转换到风扇模式,以提供消暑或吹风服务。这样本技术,做到了一机多用,为人们带来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所述的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除湿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所述的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风扇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所述的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正面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为箱体、2为除湿装置本体、3为干燥气体排出口、4为移动风扇、5为导轨、6为第一定滑轮、7为第二定滑轮、8为拉手、9为升降门、10为牵引绳、11为维修门、12为第三定滑轮、13为第四定滑轮、14为空槽、15为第五定滑轮、16为挂钩、17为收纳外壳、18为桌板、19为顶棚、20为凸起、21为底板、22为收纳槽、23为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内容。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中央”、“周向”、“上”、“内侧”、“外侧”、“另一端”、“中部”、“顶部”、“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7所示,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包括箱体1,还包括设置在该箱体1内的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2、设置在装置本体2外壳上的干燥气体排出口3、与该气体排出口3对应的移动风扇4;所述箱体1底面设置有与装置本体2连接并延伸至箱体1侧壁或箱体1外的导轨5,所述移动风扇4可滑动的设置于导轨5上;所述移动风扇4上设置有第一定滑轮6,所述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定滑轮6对应的第二定滑轮7;所述箱体1一外侧设置有拉手8,相对于拉手8位于箱体1另一外侧设置有升降门9;所述直饮水机还包括牵引绳10,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

【技术保护点】
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包括箱体(1),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该箱体(1)内的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2)、设置在装置本体(2)外壳上的干燥气体排出口(3)、与该气体排出口(3)对应的移动风扇(4);所述箱体(1)底面设置有与装置本体(2)连接并延伸至箱体(1)侧壁或箱体(1)外的导轨(5),所述移动风扇(4)可滑动的设置于导轨(5)上;所述移动风扇(4)上设置有第一定滑轮(6),所述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定滑轮(6)对应的第二定滑轮(7);所述箱体(1)一外侧设置有拉手(8),相对于拉手(8)位于箱体(1)的另一侧设有开口,与该开口对应的箱体(1)外侧有升降门(9);所述直饮水机还包括牵引绳(10),所述牵引绳(10)一端连接拉手(8),另一端通过箱体(1)上的通孔贯穿该箱体(1)并与升降门(9)连接;所述牵引绳(10)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7)和第一定滑轮(6)与升降门(9)的上边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包括箱体(1),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该箱体(1)内的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2)、设置在装置本体(2)外壳上的干燥气体排出口(3)、与该气体排出口(3)对应的移动风扇(4);所述箱体(1)底面设置有与装置本体(2)连接并延伸至箱体(1)侧壁或箱体(1)外的导轨(5),所述移动风扇(4)可滑动的设置于导轨(5)上;所述移动风扇(4)上设置有第一定滑轮(6),所述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定滑轮(6)对应的第二定滑轮(7);所述箱体(1)一外侧设置有拉手(8),相对于拉手(8)位于箱体(1)的另一侧设有开口,与该开口对应的箱体(1)外侧有升降门(9);所述直饮水机还包括牵引绳(10),所述牵引绳(10)一端连接拉手(8),另一端通过箱体(1)上的通孔贯穿该箱体(1)并与升降门(9)连接;所述牵引绳(10)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7)和第一定滑轮(6)与升降门(9)的上边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外壁上、第二定滑轮(7)上方设置有第三定滑轮(12);所述牵引绳(10)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7)、第一定滑轮(6)和第三定滑轮(12)与升降门(9)的上边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湿装置的小区用直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第二定滑轮(7)上方设置有第四定滑轮(13);所述牵引绳(10)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7)、第一定滑轮(6)和第四定滑轮(13)与升降门(9)的上边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权
申请(专利权)人:张忠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