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皮山核桃的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352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山核桃的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薄皮山核桃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扦插枝条,并对其进行处理,使扦插切口快速逆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在育苗基质下进一步分化成输导组织、形成层与生长点,在适宜温度下形成根原基,最后萌发形成不定根;(2)配制合适的育苗基质是扦插育苗的关键,育苗基质中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养分的分解与释放,其中泥炭与其它成分的配比关系十分微妙,把握好最佳配比,就能够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以及生长状态,加快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形成;(3)扦插时机以及扦插后的管理也十分重要,在扦插成活前未使用过多的养分,是为了避免插穗根部对于环境的不适应性,从而出现死亡率高的现象。

Method for raising seedlings of thin skinned Hickory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alnut planting technology field, discloses a method of thin skinned walnut seedling,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choose the cutting branches, and carries on the processing, the fast cutting incision to form callus dedifferentiation, in Seedling under further differentiate into formation and growth point of conducting tissue. The formation of root primordia at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the final germination of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2) making substrates suitable is the key to cutting seedling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nents in seedling substrate and nutrient release affect decomposition, including carbon mud and other components were very subtle, a good grasp of the best proportion, can increase the speed of growth of seedlings and growth,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photosynthesis and organic matter; (3) the cutting time and the management after cutting is also very important in cutting Not too much nutrients are used before the survival, so as to avoid the environmental incompatibility of the cuttings at the root of the cuttings, so as to lead to a high mortality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皮山核桃的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山核桃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薄皮山核桃的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薄壳山核桃,正名为美国山核桃。树干端直,树冠近广卵形,根系发达,耐水湿,可孤植、丛植于湖畔、草坪等,宜作庭荫树,行道树,亦适于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区绿化造林,为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和果材兼用树种,江苏省长江两岸可大片营造经济林。核仁可食,味美榨油供食用,材质坚韧,为优良的军工用材。种仁含油量达70%以上。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树种之一。薄壳山核桃坚果壳薄,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品质优于本地核桃。仁除直接食用外还是榨取高级食用油和制作冰淇淋等的原料。种壳粉末是高级的抛光材料,在美国售价很高。木材材质优良,可作家具贴面板等。薄壳山核桃1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盛果期长达50~70年。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有播种育苗、嫁接育苗和扦插育苗,硬枝扦插育苗具有选材方便、缩短成苗周期,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和提早开花、结果等优点。但薄壳山核桃的硬枝扦插试验研究较少,对于薄壳山核桃的硬枝扦插育苗基质对于根系生长、成活率、新梢生长量、果实含糖量、蛋白含量的关系报道也未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薄皮山核桃的育苗方法,使用特殊的扦插处理方法,得到的薄壳山核桃根系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新梢生长量多,果实营养价值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薄皮山核桃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着两年生实生苗木质化新梢作为扦插枝条,剪成长13-15厘米的插穗,插穗下端修剪成长为2-3厘米的马耳形,放入生根激素中速蘸15-20秒,重复2-3次,该生根激素由质量浓度为500-600mg/kg的吲哚乙酸和400-500mg/kg的萘乙酸组成,使用生根激素处理后的插穗在0-5℃下贮藏6-8小时;(2)按照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育苗基质:泥炭65-75份、黄泥土50-60份、蛭石45-55份、珍珠岩40-45份、硅石20-25份、椰糠15-20份、腐殖质10-15份、中药液5-10份,原料混合后的育苗基质使用质量浓度为0.1-0.2%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用量为10-15毫升/立方米,消毒后使用薄膜覆盖5-7天,扦插前1-2天浇灌至含水量为70-80%;(3)在基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2-3℃时即可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8-10厘米,白天气温达到25℃以上时,使用遮阴棚覆盖,使光透过率为40-50%,扦插成活后,追施腐熟有机肥,每亩用量为300-350千克,并使用液态速效氮磷钾混合肥灌溉,使用量为40-50千克/亩,待幼苗长高10-15厘米后,进行覆土,根部周围基质加固2-3厘米,待幼苗长至50-60厘米高时即可移栽山林种植。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插穗保留3-5个芽,切口上部距芽1-2厘米,浸入生根激素中的部分为插穗下端7-8厘米长。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的中药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银杏叶18-22份、槐枝15-17份、桑叶13-15份、金银花11-14份、茶叶渣8-10份、鸡蛋壳6-9份、水400-450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扦插中切口朝向南方,向另一端涂抹一层含有质量分数为0.1-0.2%淀粉的琼脂。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薄皮山核桃育苗速度慢,所得种苗生长状况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皮山核桃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扦插枝条,并对其进行处理,使扦插切口快速逆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在育苗基质下进一步分化成输导组织、形成层与生长点,在适宜温度下形成根原基,最后萌发形成不定根;(2)配制合适的育苗基质是扦插育苗的关键,育苗基质中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养分的分解与释放,其中泥炭与其它成分的配比关系十分微妙,把握好最佳配比,就能够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以及生长状态,加快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形成;(3)扦插时机以及扦插后的管理也十分重要,在扦插成活前未使用过多的养分,是为了避免插穗根部对于环境的不适应性,从而出现死亡率高的现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薄皮山核桃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着两年生实生苗木质化新梢作为扦插枝条,剪成长13厘米的插穗,插穗下端修剪成长为2厘米的马耳形,放入生根激素中速蘸15秒,重复2次,该生根激素由质量浓度为500mg/kg的吲哚乙酸和400mg/kg的萘乙酸组成,使用生根激素处理后的插穗在0℃下贮藏6小时;(2)按照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育苗基质:泥炭65份、黄泥土50份、蛭石45份、珍珠岩40份、硅石20份、椰糠15份、腐殖质10份、中药液5份,原料混合后的育苗基质使用质量浓度为0.1%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用量为10毫升/立方米,消毒后使用薄膜覆盖5天,扦插前1天浇灌至含水量为70%;(3)在基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2℃时即可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8厘米,白天气温达到25℃以上时,使用遮阴棚覆盖,使光透过率为40%,扦插成活后,追施腐熟有机肥,每亩用量为300千克,并使用液态速效氮磷钾混合肥灌溉,使用量为40千克/亩,待幼苗长高10厘米后,进行覆土,根部周围基质加固2厘米,待幼苗长至50厘米高时即可移栽山林种植。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插穗保留3个芽,切口上部距芽1厘米,浸入生根激素中的部分为插穗下端7厘米长。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的中药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银杏叶18份、槐枝15份、桑叶13份、金银花11份、茶叶渣8份、鸡蛋壳6份、水400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扦插中切口朝向南方,向另一端涂抹一层含有质量分数为0.1%淀粉的琼脂。实施例2一种薄皮山核桃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着两年生实生苗木质化新梢作为扦插枝条,剪成长14厘米的插穗,插穗下端修剪成长为2.5厘米的马耳形,放入生根激素中速蘸17秒,重复2次,该生根激素由质量浓度为550mg/kg的吲哚乙酸和450mg/kg的萘乙酸组成,使用生根激素处理后的插穗在2℃下贮藏7小时;(2)按照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育苗基质:泥炭70份、黄泥土55份、蛭石50份、珍珠岩43份、硅石23份、椰糠17份、腐殖质12份、中药液7份,原料混合后的育苗基质使用质量浓度为0.1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用量为12毫升/立方米,消毒后使用薄膜覆盖6天,扦插前1天浇灌至含水量为75%;(3)在基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2℃时即可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9厘米,白天气温达到25℃以上时,使用遮阴棚覆盖,使光透过率为45%,扦插成活后,追施腐熟有机肥,每亩用量为325千克,并使用液态速效氮磷钾混合肥灌溉,使用量为45千克/亩,待幼苗长高12厘米后,进行覆土,根部周围基质加固2厘米,待幼苗长至55厘米高时即可移栽山林种植。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插穗保留4个芽,切口上部距芽1.5厘米,浸入生根激素中的部分为插穗下端7.5厘米长。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的中药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银杏叶20份、槐枝16份、桑叶14份、金银花12份、茶叶渣9份、鸡蛋壳7份、水420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扦插中切口朝向南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皮山核桃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着两年生实生苗木质化新梢作为扦插枝条,剪成长13‑15厘米的插穗,插穗下端修剪成长为2‑3厘米的马耳形,放入生根激素中速蘸15‑20秒,重复2‑3次,该生根激素由质量浓度为500‑600mg/kg的吲哚乙酸和400‑500mg/kg的萘乙酸组成,使用生根激素处理后的插穗在0‑5℃下贮藏6‑8小时;(2)按照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育苗基质:泥炭65‑75份、黄泥土50‑60份、蛭石45‑55份、珍珠岩40‑45份、硅石20‑25份、椰糠15‑20份、腐殖质10‑15份、中药液5‑10份,原料混合后的育苗基质使用质量浓度为0.1‑0.2%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用量为10‑15毫升/立方米,消毒后使用薄膜覆盖5‑7天,扦插前1‑2天浇灌至含水量为70‑80%;(3)在基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2‑3℃时即可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8‑10厘米,白天气温达到25℃以上时,使用遮阴棚覆盖,使光透过率为40‑50%,扦插成活后,追施腐熟有机肥,每亩用量为300‑350千克,并使用液态速效氮磷钾混合肥灌溉,使用量为40‑50千克/亩,待幼苗长高10‑15厘米后,进行覆土,根部周围基质加固2‑3厘米,待幼苗长至50‑60厘米高时即可移栽山林种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皮山核桃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着两年生实生苗木质化新梢作为扦插枝条,剪成长13-15厘米的插穗,插穗下端修剪成长为2-3厘米的马耳形,放入生根激素中速蘸15-20秒,重复2-3次,该生根激素由质量浓度为500-600mg/kg的吲哚乙酸和400-500mg/kg的萘乙酸组成,使用生根激素处理后的插穗在0-5℃下贮藏6-8小时;(2)按照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育苗基质:泥炭65-75份、黄泥土50-60份、蛭石45-55份、珍珠岩40-45份、硅石20-25份、椰糠15-20份、腐殖质10-15份、中药液5-10份,原料混合后的育苗基质使用质量浓度为0.1-0.2%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用量为10-15毫升/立方米,消毒后使用薄膜覆盖5-7天,扦插前1-2天浇灌至含水量为70-80%;(3)在基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2-3℃时即可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8-10厘米,白天气温达到25℃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绿营林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