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注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308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1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注胶机,它包括机架(1)、设于该机架(1)上用于注胶的喷嘴(2)以及通过管道与喷嘴(2)相连通的胶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注胶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缸(4)、驱使喷嘴(2)压住倒数第二个工件的第二驱动缸(5)、倾斜的进料槽道(6)和用于挡住进料槽道(6)上最后一个工件的挡板(7),该挡板(7)与第一驱动缸(4)的活塞杆固定,该喷嘴(2)与第二驱动缸(5)的活塞杆固定,所述第一驱动缸(4)、第二驱动缸(5)和进料槽道(6)均各自与机架(1)固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无需人工进行注胶操作从而避免由于人员操作失误产生遗漏,且注胶的效率高、一致性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utomatic glue fil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glue injection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1),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1) for injecting nozzle (2) and (2) through the pipeline and the nozzle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glue tank (3),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automatic glue injection machine also comprises a first the driving cylinder (4), (2) press the nozzle driven second from workpiece second driving cylinder (5), the feed channel tilt (6) and for blocking the feed channel (6) on the baffle plate of the last job (7), the baffle plate (7) and the first drive (cylinder 4) the piston rod is fixed, the nozzle (2) and second (5) of the drive cylinder piston rod is fixed, the first driving cylinder (4), second (5) and a driving cylinder feeding groove (6) respectively and the frame (1) fixed.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glue filling operation is not needed, thereby avoiding omission due to the misoperation of the personnel, and 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consistency of the glue inj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胶设备,具体地为一种自动注胶机
技术介绍
在塑料制件加工领域中,特别对于一些软管软轴,往往需要通过管帽对软管进行粘接密封,而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人工方式对管帽进行手动的注胶,这种注胶方式不仅注胶效率低、一致性差,而且操作员工在重复上料注胶的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遗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进行注胶操作从而避免人员遗漏注胶的生产效率高且一致性好的自动注胶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自动注胶机:它包括机架、设于该机架上用于注胶的喷嘴以及通过管道与喷嘴2相连通的胶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注胶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缸、驱使喷嘴压住倒数第二个工件的第二驱动缸、倾斜的进料槽道和用于挡住进料槽道上最后一个工件的挡板,该挡板与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固定,该喷嘴与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固定,所述第一驱动缸4、第二驱动缸5和进料槽道6均各自与机架1固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首先通过进料槽道连续输送待加工的工件,当第一个待注胶工件输送到倒数第二个位置时,由于挡板挡住最后一个已注胶完成的工件,从而使第一个待注胶工件停留在倒数第二个位置,当感应器感应到第一个待注胶工件已经就位,随后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二驱动缸工作,带动喷嘴下行压住工件并进行注胶。与此同时第一驱动缸工作带动挡板缩回,由于倒数第二工位的工件被压住,因此只有最后一个位置的已注胶完成的工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桶内,随后第一驱动缸再次工作,使挡板复位。再然后第一驱动缸带动喷嘴上升复位,由此,已注胶完成的第一个工件前行到最后一个位置,后续未注胶的第二待注胶工件前行到倒数第二个注胶的工位,依次顺序完成自动注胶过程。采用以上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由于是进料槽道的连续进料,前后工件均依次紧挨着,因此避免了对个别工件遗漏注胶的情况。其次,由驱动缸带动喷嘴工作,使注胶的位置、一次注胶量均高度一致,因此各个工件之间的注胶一致性好。最后,避免了人员长时间接触化学制剂的胶水,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机架包括平板和设于平板上的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设有横梁,所述第一驱动缸水平固定在立柱上,第二驱动缸竖直固定在横梁上。第二驱动缸竖直设置,从而带动喷嘴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完成注胶,可以使胶水在重力作用下准确的对准工件,并且机架的受力更均匀,避免了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扭矩,从而在长时间工作时损伤用于固定连接的部件。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倾斜的进料槽道6是指所述进料槽道由水平部分6.1和倾斜部分6.2组成,所述倾斜部分6.2的上端与振动盘的出料端连接,其倾斜部分6.2的下端与水平部分6.1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部分6.1的另一端延伸至喷嘴2下方。在注胶位置时,当喷嘴为最佳的竖直设置的时候,为了使工件的待注胶位置与喷嘴相对应,因此需要使注胶工位的槽道水平,而同时为了使全部工件前行,在不增加驱动装置的前提下,需要依靠工件自身的重力前行,因此当进料槽道上设置一个倾斜部分的时候,可以使后续的工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带动全部工件前行。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槽道上设有用于推动工件沿进料槽道前进的气嘴。增设气嘴可以有效的推动工件前行,防止由于工件与进料槽道之间的摩擦力而产生的卡料现象。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挡板7上与最后一个工件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用于顶住工件的螺杆7.1,所述螺杆与挡板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螺杆与挡板之间的螺纹旋合程度,可以一定程度上使螺杆垂直于挡板方向运动,由此可以调节螺杆与进料导轨最后工位的距离,最终调节到最佳位置挡住最后一个工件,在本技术长时间工作后产生一定的误差时可以时实的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注胶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侧视图。图4为舍去部分机架和接料桶的侧视图。图5为舍去部分机架和接料桶的主视图图中所示:1、机架,1.1、平板,1.2、立柱,1.3、横梁,2、喷嘴,3、胶罐,4、第一驱动缸,5、第二驱动缸,6、进料槽道,6.1、水平部分,6.2、倾斜部分,7、挡板,7.1、螺杆,8、振动盘,9、接料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中所指的最后一个工件均指进料槽道6的末端,即图4中的右端。如图所示,本技术的自动注胶机,包括机架1、设于该机架1上用于注胶的喷嘴2以及通过管道与喷嘴2相连通的胶罐3。具体地,所述机架包括平板1.1和设于平板1.1上的两根立柱1.2,两根立柱1.2之间设有横梁1.3,所述第一驱动缸4水平固定在右侧的立柱1.2上,第二驱动缸5竖直固定在横梁1.3上。所述胶罐3与喷嘴2通过管道相连通,即可以通过软管相连通,为了便于图上各零部件清晰所述软管在图中未示出。本技术的自动注胶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缸4、驱使喷嘴2压住倒数第二个待注胶工件的第二驱动缸5、倾斜的进料槽道6和用于挡住进料槽道6上最后一个工件的挡板7,该挡板7与第一驱动缸4的活塞杆固定,该喷嘴2与第二驱动缸5的活塞杆固定。上述的驱使喷嘴2压住倒数第二个待注胶工件的第二驱动缸5具体地是指,当喷嘴2固定在第二驱动缸5的活塞杆上,当该活塞杆伸长时带动喷嘴2朝向待注胶工件运动,即图中所示的喷嘴2竖直朝下运动到工件上,由此通过喷嘴2压住待注胶工件,并同时对其进行注胶。当然所述第一驱动缸4、第二驱动缸5和进料槽道6均需要各自与机架1固定。另外本技术中要完成喷嘴的自动喷出胶水必然需要通过定量泵使喷嘴2按节拍出胶,此现有技术已经在市面上存在,在此就不详细进行阐述。另外,倾斜的进料槽道6由水平部分6.1和倾斜部分6.2组成,所述倾斜部分6.2的上端与振动盘的出料端连接,其倾斜部分6.2的下端与水平部分6.1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部分6.1的另一端延伸至喷嘴2下方。更可以在该进料槽道6上装设若干个用于推动工件沿进料槽道6前进的气嘴。通过倾斜部分6.2的工件的自身重力带动整个进料槽道6内工件前行,并且通过气嘴的高压空气的作用,使工件拥有一个前行的力,更便于进料。当然,该气嘴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通,另外,为了能控制气嘴吹气的大小,可以在该气管上装上一个调节阀门。作为一种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挡板7上与最后一个工件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用于顶住工件的螺杆7.1,所述螺杆7.1与挡板7螺纹连接。如图2所示,该挡板7为一个L型的折弯件,即其一边固定在第一驱动缸4的活塞杆上,其90°折弯的一边延伸至进料滑槽6的水平部分6.1的末端,从而使该挡板挡住最后一个工件,使其不掉落下来。当然,为了更好的调节该挡板7与最后一个工件的相对距离使其处于最佳的位置,可以在该挡板7上与最后一个工件对应的位置增设一个螺杆7.1,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当旋转该螺杆7时由于螺纹线的作用,因此可以使螺杆7.1沿垂直于挡板的折弯部分的方向上移动,即调节螺杆7的端面到进料槽道6的距离,由此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调整由于设备安装误差产生的位置偏移,更可以在型号和尺寸的工件之间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注胶机,它包括机架(1)、设于该机架(1)上用于注胶的喷嘴(2)以及通过管道与喷嘴(2)相连通的胶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注胶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缸(4)、驱使喷嘴(2)压住倒数第二个工件的第二驱动缸(5)、倾斜的进料槽道(6)和用于挡住进料槽道(6)上最后一个工件的挡板(7),该挡板(7)与第一驱动缸(4)的活塞杆固定,该喷嘴(2)与第二驱动缸(5)的活塞杆固定,所述第一驱动缸(4)、第二驱动缸(5)和进料槽道(6)均各自与机架(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注胶机,它包括机架(1)、设于该机架(1)上用于注胶的喷嘴(2)以及通
过管道与喷嘴(2)相连通的胶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注胶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缸(4)、
驱使喷嘴(2)压住倒数第二个工件的第二驱动缸(5)、倾斜的进料槽道(6)和用于挡住进
料槽道(6)上最后一个工件的挡板(7),该挡板(7)与第一驱动缸(4)的活塞杆固定,该
喷嘴(2)与第二驱动缸(5)的活塞杆固定,所述第一驱动缸(4)、第二驱动缸(5)和进料
槽道(6)均各自与机架(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平板(1.1)和
设于平板(1.1)上的两根立柱(1.2),两根立柱(1.2)之间设有横梁(1.3),所述第一驱
动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海涛马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